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服务业成为四平经济发展新引擎——“十八大”以来四平市服务业发展综述

“十八大”以来,四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紧紧围绕“美丽四平,幸福家园”建设,出台一系列发展服务业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快服务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服务业跃升攻坚战,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优化环境等有力举措层层深入推进,在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成为拉动四平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新引擎。一、服务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引擎作用凸显五年来,四平市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规模持续增大,占据国民经济的比例显著提高,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快速成长,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结构进一步优化,四平服务业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服务业新一轮全面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发生了新变化。(一)服务业总量持续扩张,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十八大”以来,四平市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325.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2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五年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6.8%。其中: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年均递增7.1%;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79.3亿元,年均递增7.1%。(二)服务业引领产业增长,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五年来,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切实加大推进力度,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优化环境等有力举措,促进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2年、2014年和2016年服务业分别增长15.1%、8.0%和11.0%,分别高于GDP增幅2.3、1.6和7.9个百分点,2016年,服务业增速达到近年来最佳值,拉动经济增长4.7百分点。(三)服务业比重大幅提高,国民经济贡献率进一步增强。“十八大”以来,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逐年提高,2012-2014年,第三产业所占比较分别达到28.9%、29.2%、29.7%和30.9%,到2016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最高值,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3.4亿元,增长10.2%,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快7.9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二位。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比重连续五年跃升,在三次产业占比中,由2012年的28.9提高到2016年的35.2,提高了6.3个百分点,充分说明服务业跃升攻坚战役成效显著。2016年,四平市的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0:39.8:35.2,比上年提升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提升。二、新兴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有机融合,实现持续稳健发展 “十八大”以来,四平市在新常态下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创新理念、找准定位,加快新兴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融合发展,把新兴服务业摆在振兴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改革创新、主动作为,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打好服务业跃升发展攻坚战。(一)四平市金融服务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金融市场稳健运行。五年来,在创新金融服务业上,四平市将优化金融业发展空间布局,以四平金融一条街为载体,加快构建产品齐全、人才密集、市场活跃、机制灵活、服务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融资服务和产业发展平台。2012年,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736.9亿元。其中:单位存款190.1亿元,个人储蓄存款537.6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442.7亿元。2016年,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1241.9亿元;是2012年的1.7倍,年均递增14.2%,其中:单位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分别为326.6亿元和889.2亿元,年均递增均为14.2%。2016年人民币各项贷款1086.2亿元,是2012年的2.5倍,年均递增25.7%。(二)四平市邮政快递业稳中有进,邮政快递业持续平稳发展。五年来,四平市邮政快速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市邮政快速业经济稳中向好,实现邮政快递事业持续稳定发展。2016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40亿元(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比2014年增长81.1%,年均递增16.0%;快递业务快速发展。2016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572.02万件,比2014年增长144.4.%,年均递增20.6%;快递业务收入0.95亿元,比2014年增长79.2%,年均递增15.7%。(三)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四平市正在利用丰厚的旅游资源和大好的时机,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用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吸引广大游客。近年来,四平市新开发建设了北方巴厘岛水上乐园、大孤山、绿色山庄、牧情谷、环碧山庄等风景区。续建的项目有伊通县大孤山火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等,拟新开工的项目有万兴百花欢乐大世界、双辽一马树沙地欢乐谷、中国叶赫四平城区(满族)文化园等。2016年,四平市国内旅游人数达343.5万人次,较2012年的168.7万人次增加174.8万人次,年均递增19.5%;国内旅游收入实现49.3亿元,是2012年19.7亿元的2.5倍,年均递增25.8%。进入“十三五”时期,四平市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把“旅游城”建设实施方案真正落实到位,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强化旅游业综合协调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建设,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开发,积极创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旅游创新转型示范区。三、服务业产业发展动力不断积聚四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把环境作为服务业经济发展要素流入的第一竞争力,改革管理体制,完善长效机制,建设区域一流软环境,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汇聚四平,全面提高开放型服务业经济水平,打造四平服务业发展新优势。(一)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规模持续扩大,法人单位快速增长。四平市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服务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迅速扩大,领域日益拓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四平市纳入规模以上服务业调查314户,比2012年的100户增加了214户,是2012年的2.14倍,年均递增33.1%。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19.6%,比2012年增长70.4%,年均递增14.3%。(二)服务业从业人员稳步增加,成为吸纳就业的主阵地。随着经济稳步发展,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服务业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彰显“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五年来,四平市深入实施人才攻坚计划,建立引才“绿色通道”,解决引进人才任职、社会保障、户籍、子女教育等问题。全力引进硕博人才,共引进500余名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增强了人才支撑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举办了两期院士专家四平行活动。中科院院士任露泉等5名专家到东风收割机进行技术指导与合作交流活动,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将致力于新型收割机的研发,争取共同建立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夏照帆等3名专家到烧伤整形医院举办了专题讲座,并为四平市烧伤整形医院吉林省院士工作站揭牌。去年7月份,举办了首届中国·四平科技成果展洽会,47项合作协议集中签约,4名国家级专家学者受聘成为四平市政府高级顾问,天津大学智能制造创新四平中心、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四平中心等科研机构在四平揭牌成立。近年来,四平市从业人员一直稳定在20万人上下,2016年从业人员19.2万人。五年来,全市就业结构不断改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比由2012年的4.8:33.0:62.2调整为2016年的4.1:26.1:69.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增加。(三)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成为服务业攻坚发展主动力。四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促发展、增后劲的第一引擎,采取深度谋划、领导包保、高位运作、服务调度等强有力的措施,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开展“下沉式”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加快建设、达产达效。近年来,全市先后引入了万达广场、欧亚综合体、红星美凯龙、宝泰金店、万嘉购物广场等大型商贸项目,其中万达广场、宝泰金店已投入使用;浪潮四平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交易所、东南生态城金融街、亿赞普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国际内陆港等新兴服务业项目进展良好,二龙湖生态旅游、“六馆一院”等文化旅游项目火热推进中。通过项目建设的持续发力,为服务业的全面跃升奠定基础。五年间,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8.2亿元,年均递增18.9%。“十八大”以来,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四平市紧跟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遵循“五大发展”理念,以服务业跃升式发展为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为核心,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内涵丰富、结构优化、比重增大、水平提高,打造具有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四平、幸福家园”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