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通化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质量和效益得到巩固和提升。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积极向好趋势有所显现。2017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408.1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4%,增速位于全省第五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56.3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34.6亿元,增长8.3%。总体上看,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从产业看,农村经济发展平稳、工业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第三产业较快发展1.农村经济发展平稳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18.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其中,农业增加值2.99亿元,增长3.6%;林业增加值实现1.55亿元,增长5.6%;畜牧业增加值12.13亿元,增长2.5%;渔业增加值0.37亿元,增长8.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72亿元,增长1.6%。2.工业经济实现“稳中有进”,增速小幅回升上半年,受主导产品价格继续大幅回升等因素影响,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向好趋势增强,增速小幅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8户,实现产值1071.2亿元,同比增长3.3%,比一季度提升3.1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八位;实现增加值301.1亿元,同比增长4.5%,比一季度提升2.2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四位。从重点行业看,医药工业完成产值578.0亿元,同比增长7.9%;冶金工业完成产值70.0亿元,同比增长16.0%;食品工业完成产值184.5亿元,同比下降4.2%;能源工业完成产值23.4亿元,同比下降14.3%;建材工业完成产值59.0亿元,同比增长1.2%;机械制造工业完成产值43.5亿元,同比下降6.6%;化工工业完成产值36.1亿元,同比增长37.7%。重点行业中,冶金工业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上半年钢材价格大幅增长,其中3月份钢材价格达到每吨3204元,比同期增长1倍多。主要产品产量:中成药增长1.8%;葡萄酒下降19.7%;水泥下降16.3%;钢材增长4.1%;原煤下降73.4%;发电量下降5.0%。产品价格: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9%。工业用电量:全市工业用电量自2014年6月份以来首次实现累计正增长(0.7%),反映出通化市工业稳中有升、稳中向好。6月份当月工业用电量2.4亿千瓦时,增长6.5%,1-6月份累计工业用电量15.1亿千瓦时,增长0.7%。3.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3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3%。同时第三产业领跑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6%,比上年提高20.8个百分点。1-5月份全市187户规模以上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9.2%,77户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6.9%。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55.1亿元,比年初增加60.1亿元;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50.5亿元,比年初减少36.5亿元。在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中,住户贷款215.3亿元,比年初增加8.4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39.8亿元,比年初增加51.7亿元。(二)从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发展、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发展,商品房销售略有下降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75.3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一季度提升1.6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五位。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36.7亿元,同比增长6%;房地产开发投资29.1亿元,同比增长146.1%。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0.1亿元,同比增长26.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58.7亿元,同比下降8.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86.5亿元,同比增长32.7%,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1.2个百分点,成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支撑。房地产市场由于去年同期火爆销售,造成同期基数过大,今年销售略有下降。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额实现16.4亿元,同比下降6.9%;商品房销售面积4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5%;商品房待售面积195.5万平方米,待售面积减少1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去库存效果有所显现。2.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3.1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位于全省第五位。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238.2亿元,同比增长7.8%;乡村实现零售额25.7亿元,同比增长16.8%。按消费形态分,其中:餐饮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2.5%;商品零售242.4亿元,同比增长8.2%。由于电子商务以及地域同城化等因素,不断挤压通化市传统零售业的销售空间,导致全市实际购买力下降以及消费外流。在23类主要商品中,只有11类商品销售实现增长,其他12类商品,如汽车、粮油、家电等销售均呈现负增长。(三)从运行效益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4.7%。地方级收入完成“双过半”目标,即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且收入增幅不低于全省3%平均水平的目标任务。二、全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1.受基期数据影响,主要经济指标仍未能有效反映实际经济运行从全市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来看,前述指标因受基期数据“水分”影响仍将大部分处于低速增长状态。2.工业运行仍不平稳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不平稳,部分工业企业开工不足或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影响全市整体工业经济的发展。从半年实有数据分析来看,在全市61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生产同比下降的企业有196户,占比达31.7%;当月停产的企业70户,占比达11.3%。3.消费能力不足、消费环境欠佳,直接影响通化市消费品市场近年来通化市人口持续减少,2016年全市户籍人口已不足219.9万人,常住人口也在减少,而且人口老龄化加剧,难以形成强劲的购买力。另外,消费外流也是对通化市消费品市场形成巨大影响。到沈阳、长春等周边城市消费、网络消费对实体经济形成巨大压力。从目前掌握情况来看,上半年,通化市零售额排名靠前的批发零售业企业有4家增速下降,作为通化市消费市场的龙头企业中石油仅增长1.1%。三、几点建议(一)提升全市工业运行质量,依托支柱产业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趋稳回升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抓好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提升全市工业运行质量,依托支柱重点产业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趋稳回升。充分发挥医药的龙头优势,积极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优化生产环境,促进全市工业企业协调发展。重点帮扶停产和生产下降的工业企业,把地方工业的生产力充分发挥出来,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全面趋稳回升。(二)抓好项目开复工建设,增加投资项目数量一是要围绕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加大跟踪监督工作力度,所有项目落实前期工作、开复工条件。抓紧抓好重点建设项目,力争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二是加大当年引进、当年开工项目的考核力度。三是仍要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引进大项目和好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投资项目储备工作。同时,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更多采用PPP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参与到环保、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等相关领域中来,力争做到当年引进项目,当年开工建设。(三)多措并举增加收入,积极开发和培育消费热点在完成全市多措并举增加收入,积极开发和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居民收入。要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社会总体消费能力显著提升。要积极培育全市新的消费热点,大力推动健康服务消费,重点是发展高端健康消费和养生养老消费。着力发展旅游文化消费,重点是旅游、健身以及各种文化休闲娱乐消费。加大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务型消费成本,引导全市居民扩大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 提升消费层次,改善消费结构,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全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