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辽源:经济增幅平稳回落民生就业保持稳定

前三季度,辽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5.21亿元,增长3.3%。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0.1亿元、303.2亿元和161.9亿元,分别增长3.3%、3.0%和4.0%。经济总体呈现出平稳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增长区间。一、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特点(一)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截至9月末,辽源市“四上”企业发展到626户,总户数比上年同期增加22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9户,房地产企业62户,建筑企业105户,批零贸易企业70户,住宿餐饮企业15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5户。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前三季度GDP同比净增加25.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净增加67.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净增加24.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净增加13.38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净增加0.27亿元,经济规模逐步壮大。(二)主要经济指标所处位次明显提高前三季度,辽源市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省处于中游偏上水平。我们监测的12个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呈5升5平2降态势。其中排前三位的有4项,第四位的有3项,第六位的有2项,第七位的有3项。位次的前移说明了辽源在各市州积极发展的态势中竞争力在增强。另外,虽然辽源市的经济总量不大,但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0.2和0.4个百分点,说明辽源对全省工业经济的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工业经济趋势放缓辽源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经济,占比近60%。目前看,工业经济呈放缓态势。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虽然工业经济增速放缓,但支撑工业经济运行的要素相对稳定。一是先行指标平稳。1-10月份,辽源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9.1%,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6%,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今年一、二季度提高6.9个百分点、2.0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今年一、二季度提高8.7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二是优势主导产业增长较快。从行业看,全市33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25个行业呈上涨态势,增长面达75.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六成的“两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2.8亿元,同比增长6.4%,对辽源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5%,拉动工业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三是增长方向发生变化。1-10月份,制造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上年同期下降9.4个百分点。采矿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上年同期提升8.8个百分点;四是特色引领作用增强。1-10月份,袜业所在的纺织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0%,增速高于全市14.1个百分点。高精铝业所在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2%,增速高于全市6.3个百分点。(四)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一是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1-10月份,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6.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20.9个百分点。二是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了54.9%,高于全部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50.4个百分点。三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健康发展。前三季度,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完成4.10亿元,比二季度增加了1.81亿元。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广泛渗透,新的服务业形态正在逐步涌现。(五)就业、价格和收入保持稳定截至9月末,辽源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46万人,同比增长16.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1%,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前10个月,辽源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始终在2.0%左右区间平稳运行,低水平基础上的小幅增长有利于经济发展;前三季度辽源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74.05元,同比增长7.2%,高于同期经济增幅3.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辽源市“四上”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25870元,同比增长7.6%。就业的稳定,工资的增加说明辽源市经济运行平稳,对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二、全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关注经济增长压力逐步加大的问题。今年以来,全省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辽源市GDP连续七个季度呈波动下行态势,增幅从2016年一季度的6.8%逐期下降到6.7%、6.6%、6.4%,再到今年的3.4%、4.0%、3.3%,与2016年一季度相比,七个季度回落了3.5个百分点。1-9月份的其他经济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也呈回落态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级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总值分别回落12.4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5.2个百分点、5.4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二)关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问题。前三季度三次产业比重为6.1:61.2:32.7,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比上半年提升了0.2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3.1个百分点。从贡献情况看,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56.4%和37.1%,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虽然总体结构有所调整,但内部结构依然不优,工业经济内部结构中“两高一资”行业占比较大,达到29.8%。服务业投资回落明显。前三季度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10.5:73.5:16.0,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8.8个百分点和下降1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41.5个百分点。供给侧改革中补服务业短板这一任务依然艰巨。(三)关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地问题。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受部分医药工业企业关闭停产的影响,1-10月份,辽源市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4%,增速同比回落13.0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水平8.3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二是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加重。1-9月份,辽源市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共计111.9亿元,同比增长21.9%,两项资金占全部流动资产的28.9%,分别比今年一、二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经营成本增加。1-9月份,辽源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530.9亿元,同比增长10.5%,比上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合计84.9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利息支出9.6亿元,同比增长24.2%。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7.19元,同比增加0.63元。(四)关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不足。1-10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2%,低于上年同期19.3个百分点。全市亿元以上项目个数比上年同期下降11.5%,已开工建设项目比上年同期下降21.1%,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比上年同期下降38.2%,仅占全部投资比重18.1%。受房地产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1-10月份房地产投资额同比下降24.8%,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均有所下降,仍有近9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待消化。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于上年同期1.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依然较低,22.6%的限额以上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5%,增幅低于上年同期6.5个百分点,增速回落且体量较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有限。三、对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建议(一)提升工业运行质量,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一是关注重点企业生产形势。目前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是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所以要加强对这些产业的调度,加强调研分析,让主导和特色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可以分梯队、分批次做好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摸底排查,帮助有潜力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积极开拓市场,树立产品品牌,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三是及时为规模企业“换血”。优胜劣汰、新老更替是经济的客观规律,我们要动态了解企业状况,将不符合标准的工业企业及时剔除,把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企业吸纳入库,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二)增强需求动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一是努力加大投资力度。要优化投资环境,加大信息产业与技术创新产业、金融、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二是努力增加有效需求。积极扶持中小商贸服务企业加快发展。一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拉动城乡消费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二是针对目前农村市场相对活跃这一契机,鼓励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向农村延伸,建立连锁超市;三是壮大限额以上企业规模。鼓励、引导够条件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增加限额以上企业的比重。三是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外贸进出口的国际经济运行通道,加大铝业、袜业、果仁加工等诸多强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大全市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