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珲春市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探索发展思路

近年来,珲春市全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七彩”的农业产业之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绿色农产品,打造绿色有机品牌。

以前村民以种植玉米为主,但近年来玉米价格一降再降,大家的日子并不富裕。为调整村里的产业和种植结构,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2016年,在哈达门乡项目基金的扶持下,胜利村新建了5栋蔬菜大棚,为村民们打通了一条转型致富路。

珲春市的有机蔬菜大棚主要集中在哈达门乡、三家子乡、英安镇等城区周边乡镇,各乡镇利用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品牌,促进农户增收致富。

敬信镇湖泡众多、湿地连片,是当地养鸭户心中的“天然养殖场”。近年来,珲春市敬信镇凭借丰富的水域资源,大力发展蛋鸭养殖产业,推动咸鸭蛋生产,通过注册品牌、设计包装,拓展“绿色、无添加”的品牌形象,使敬信鸭蛋享誉州内。目前,敬信镇鸭蛋年产量达800余吨。

二、红色农产品,拓展致富新出路。

珲春市的苹果种植面积达730公顷,年生产苹果达8600吨,产值在6000万元以上。主要分布在板石镇、敬信镇、英安镇等地。其中,板石镇孟岭村的富硒苹果凭借其优良的品质、独特的口感远销国内外各大城市,孟岭村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苹果村。

1992年,珲春市正式立项“沿江苹果基地项目”,随后邀请吉林省果树研究所、延边农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对珲春苹果项目进行论证,确定珲春的图们江沿岸适合发展苹果产业,并在国内外引进32个苹果品种,建立了新品种试验基地,开始对新品种的引种试验,经过多年的考察和筛选,在板石镇孟岭村大面积推广栽种。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14年,孟岭村苹果种植面积达500公顷。同时,珲春市其他村屯在“退耕还林”等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也开始积极摸索发展苹果种植产业。

除苹果外,近年来,珲春市的草莓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珲春草莓年产量达108吨,产值在78万元以上。同时,犹如少女腮红般的苹果梨也是珲春市特色产业之一,珲春苹果梨种植面积约为850公顷,主要集中在英安镇、哈达门乡,年产量达9000余吨,产值在980万元以上。

三、黄色农产品,实现规模化发展。

2013年,依力村通过申请兴边富民资金成立了益农种植养殖合作社,通过饲养延边黄牛,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已有延边黄牛110余头,资产达到300多万元,依力村也成了乡内知名的富裕村。

近年来,珲春市大力发展延边黄牛养殖产业,让众多农户走上了致富路。截至目前,珲春延边黄牛存栏4.2万头,拥有2家省级大型养牛龙头企业,16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其中,成立于2005年的珲春市吉兴牧业有限公司是珲春知名的养牛企业,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该公司依托珲春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黄牛资源,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了“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农户”的新型合作关系,使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黄牛养殖的行业中。

四、白色农产品,铸就城市闪亮名片。

“中国金奖大米”“中国优质品牌粳米”“中国国际博览会金奖”“国家驻外使馆专用大米”……珲春大米凭借其优良的品质“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了珲春的一张闪亮名牌。

多年来,珲春市优化布局,在密江乡建立了富硒水稻基地,在英安镇建立了绿色稻米基地,在哈达门乡建立了有机水稻基地,在马川子乡建立了优质稻米基地,由政府牵头成立“珲春大米”产业联盟,吸收种植大户、加工企业、龙头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可溯体系建设企业、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企业,遵循联盟准则,形成利益共同体,实行线上线下多头并进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珲春大米”品牌宣传方案,有效提升了“珲春大米”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目前,珲春水稻种植面积达9200公顷,产量6万吨,雪岱山米业公司、田野粮米加工厂等企业在长春、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销售公司,让珲春大米远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出口朝鲜、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成为珲春农作物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五、黑色农产品,推动产业结构快速转型。

珲春市春化镇兰家村村成立了木耳种植合作社,目前种植木耳100余万袋,年产量60余吨,产值可达100余万元,木耳种植让村民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珲春的木耳种植主要分布在春化镇、英安镇、哈达门乡、马川子乡等地,种植规模已达4510万袋,产量可达225550吨(鲜货),产值达13530万元。近年来,珲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立足实际,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村民增收致富途径,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最终把发展黑木耳作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并通过乡镇政府鼓励成立种植合作社,聘请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购置所需材料、器具,进行黑木耳规模性种植。尝到甜头的村民,纷纷加大投资和种植规模,为珲春做强做大黑木耳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木耳种植外,密江乡、英安镇还积极探索香菇种植。目前,珲春香菇种植达500万袋,年产量在660吨左右(鲜菇),产值在5040万元以上。并通过相关企业形成了集科研、种植、销售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香菇种植产业链条,先后研发了含人参皂甙和含高钙的香菇品种,助推了香菇种植企业的迅速发展。

同时,一些农户还另辟蹊径,发展黑猪养殖、森林猪养殖。经过多年摸索,黑猪、森林猪养殖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项目。

六、蓝色农产品,大力发展“旅游+”模式。

位于松林村沙金沟的蓝莓基地栽培蓝莓35公顷,年产蓝莓鲜果55吨,是目前延边州最大的蓝莓栽培基地。基地由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裕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是集蓝莓种植、加工、销售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高科技、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化项目。目前已举办两届蓝莓采摘节。

近年来,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蓝莓在珲春培育成功,并得以不断发展,目前,珲春市共种植蓝莓70公顷,年创产值250余万元。依托蓝莓产业等优势,杨泡满族乡努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强乡”,大力发展“旅游+”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倾斜、技术支持等举措,鼓励各村突破发展,不断壮大农业特色产业规模,走出了一条立足边境区位、生态环境、外向型资源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了全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七、粉色农产品,在探索中前行。

今年54岁的崔贞姬是土生土长的密江乡农民,从开始尝试种植至今,经过5年多的不断努力,她种植的波斯菊已达120余亩,年产花籽100余吨,产值达400余万元。崔贞姬说,波斯菊也叫作格桑花,它的幼花和花籽在韩国十分紧俏,她每年收获的花籽都销往韩国,虽几次扩大种植规模,但仍供不应求。考虑到种植成本等问题,崔贞姬还先后在黑龙江等地开辟了种植基地,种植规模逐步增大。

近年来,崔贞姬注册了公司和种植合作社,尝试种植其它种类的花卉和中药材,在提升回报率的同时,还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与村民签订订单,为村民提供种子和种植技术,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随着珲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一些农户把目光盯上了发展鲜花产业上。通过“互联网+”等产业平台,积极发展花卉产业,走出了一条色彩斑斓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