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我州大力推进边境地区返乡创业

针对边境地区人口大量外流,边境村屯出现严重“空心”化、老龄化、贫困化问题,我州扎实推进边境村返乡创业工作,通过采取政策引导、三级包保服务、提供创业项目扶持等有效措施,切实把人才引回来、留下来、发展好、成长快,为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增进社会和谐安定、民族团结和强基固边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精准施策掀起返乡创业高潮

我州是朝鲜族聚居地,与韩国地缘相近、语言与习俗相通。改革开放和中韩建交后,我州边境地区朝鲜族群众纷纷赴韩国务工、留学、经商或定居,人口大量外流造成劳动力和人才流失,随之带来的边境村屯“三化”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在我州75个边境村中,有3万余人常年在韩国和其他地区求学、务工、创业,占户籍总人口的58.7%,直接影响了边境村的产业发展。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州通过“亲情呼唤”等方式,吸引年轻的外出人员陆续返乡,与亲人团聚,创业就业。近年来,随着我州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返乡人员逐渐增多,外出人口日渐减少,即将到达人口外流的拐点。2015年9月,我州启动实施了返乡创业工程,并将其作为促进全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破解边境村“三化”问题的重要抓手和战略途径。我州站在实现政治安定、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高度,科学制定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建立全州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才库、项目库、专家库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政策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商务联络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下发了《延边州返乡创业工程“万人计划”实施意见》,研究起草了《延边州返乡创业工程“边境一线计划”实施意见》,提出在全面抓好返乡创业工程的基础上,突出抓好返乡创业工程“万人计划”和返乡创业工程“边境一线计划”,力争利用5年左右时间,使边境村返乡人员达到8000人以上,返乡创业人员达到1500人以上。

2016年2月29日,省委常委、州委书记庄严到任后第二天,就主持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随后赴全州8个县市开展调研。先后6次就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亲自主持召开1次汇报会、2次领导小组会,并针对我州边境脱贫工作,提出了“扶人又扶业,穷村变富村,人走人又回,空心变实心”的攻坚目标,从而在我州再度掀起返乡创业的热潮。

精准服务助推返乡人员创业

按照“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全”的要求,边境县市通过党组织关系排查、公安出入境、人口普查、大中专升学等各类信息资源,共统计边境村在外求学、务工、创业等各类人员信息3万余条,并建立详实的台账。确定县级干部联系2至3名创业型人员,科级干部联系3至5名返乡人员,城市党员干部联系2至3名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外出务工人员,每个边境村党组织重点联系2至3名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外出务工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外出人员的信息和变动情况,切实提升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外出及返乡人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截至目前,全州已经取得联系的外出务工人员83543人,已经返乡的11576人,有返乡意愿的17058人,返乡已创业的9583人。返乡人员创办各类经济实体3117个,提供稳定就业岗位6723人,带动就业25183人。其中,边境村已取得联系的外出务工人员11451人,已经返乡的1061人,有返乡意愿的452人,返乡已经创业的126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02个,带动1254人致富。

同时,加大政策帮扶力度,组织州直相关部门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进行梳理汇总,制作并向返乡创业人员发放《返乡创业实用指南》,将已返乡人员划分为企业家、大学生、农民工等,分类施策。对返乡创业的企业家,梳理出涉及“土地、缴费、技能、贷款”等4项12条优惠政策,在工商登记注册、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或减免。龙井市编制了《返乡创业项目手册》,重点谋划包装80个适合返乡人员创业的项目,依托项目找人,以项目促返乡。开山屯镇依托地域资源,成功吸引返乡人员创办黄牛养殖、农业产业化等9个项目。目前,龙井市边境村已返乡创业23人,创办经营实体16个,带动就业573人。图们市实行返乡创业“阳光代办”政策,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零收费”服务,为18名边境村返乡创业人员代办创业手续,节省创业成本1万余元。珲春市安排农业技术、法律咨询、政策指导等领域的27名专家,为边境村返乡大学生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期,培训300余人次。整合使用政策性扶持资金,对返乡创业人员进行金融支持,目前已累计为35名边境村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各类创业扶持资金652万元。

精准培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在实施返乡创业工程中,我州始终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首位,深入实施“边陲党旗红”工程,不断赋予“军警地同心筑堡垒”新内涵。

各边境乡镇注重在返乡创业人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夯实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对群众基础好、创业能力强、带富作用明显的人员,让其在村任职或乡镇挂职,符合条件的积极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提高返乡创业人员的政治地位。龙井市利用去年村班子换届时机,将17名返乡创业人员纳入边境村“两委”班子,12名纳入村级组织后备,4名返乡创业人员受到市、州表彰,6名返乡创业人员加入党组织,有6名大学生村官到边境村工作。珲春市在53名边境村返乡创业人员中,发展党员33名。积极鼓励返乡创业典型和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参与“两委”竞选,并注重从中培养和选拔党组织书记,充实基层政权力量,调动回引人员的创业热情。

2016年,在全州“两委”班子换届中,共有90人成功当选60个行政村“两委”班子成员。其中,有21人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10人当选村委会主任,有效破解了“空心村”基层组织后继乏人问题。很多返乡人员担任村干部后,已经成为边境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主心骨”。

1985年出生的龙井市开山屯镇船口村主任玄熙楠,2004年高中毕业后,先后到沿海一带城市打工。2008年,选择回家乡发展。先是在延吉市创办一家贸易公司,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得知龙井市积极鼓励支持返乡创业,他毅然放弃公司经营,回到村里承包67公顷耕地,成立专业农场,走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种植之路。镇政府帮助他解决10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农机具,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土地流转和册外地发包,使农场耕地发展到200公顷。2015年,玄熙楠的专业农场销售额130万元,纯收入60多万元。随着专业农场走上正轨,有3名在外打工的朋友回到家乡,加入专业农场。为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和种植户走共同致富之路,玄熙楠让他们以土地入股,自己替他们统一管理经营,目前他的专业农场已带动周边50多户村民增收。2016年,在村“两委”班子换届时,村民一致推选他当村主任。村民说,有这样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掌舵,我们心里踏实。

精准帮扶改善边境村屯面貌

为全面改善和提升边境贫困乡村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断拓宽边民增收渠道,我州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扶贫攻坚项目投资的有利契机,从解决边境贫困地区水、电、路、房、通信等薄弱环节入手,吸引更多的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截至目前,全州5个边境县市共争取到位各类基础设施专项资金5.7亿元,组织实施项目556个,新建乡村公路349公里,桥梁54座,新建各类水利基础设施工程99处,治理流域面积373平方公里,解决了4万人出行难和3.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户改造1459户,改造面积7.24万平方米,改造乡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校舍3.5万平方米,极大地提升了边境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保障水平。

同时,按照市场需求,因需施业。鼓励边境贫困地区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重点发展“一村一品”等特色产业,推动种养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贫困群众更多分享农业产业化增值收益。截至目前,全州5个边境县市共组织实施富民产业项目359个,落实各项涉农资金3.6亿元,其中中央和省专项扶贫资金2.8亿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8115万元,建设各类特色种养殖产业园区89个,建设各类绿色有机水稻、棚膜蔬菜、中药材等生产基地192个,食用菌生产达到1亿袋,边境贫困地区近2万贫困人口受益。建立州级贷款承接平台,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81万元,建设14个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72户、684人。成功争取和龙、安图两个边境贫困县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行列,已建成2个县域服务中心,1个“村淘”服务中心,158个村级服务站,开展农民专业培训1.5万余人。将“光伏暖民”工程重点向边境贫困村倾斜,争取三年内,对2000家贫困户实施光伏扶贫,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

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织牢织密社会兜底安全网,全面提高边境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我州5个边境县市除龙井农村最低保障略低于3200元,其他4个边境县市的农村保障标准均超过3300元,同时将边境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做到应救尽救。稳步开展边民补贴试点,我州去年在和龙市南坪、崇善两镇实行边民补贴,效果良好,先后回引人口近500人。加大对边境地区教育和医疗保障扶持力度,制定教师、医生轮岗支边制度,对边境中小学教师和医疗人员发放特岗津贴。全面改善提高卫生院医疗水平,对常住边民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和医疗报销比例,为全州边境村人才回引、返乡创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获取方案
  • 扫码联系
    扫一扫关注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400-6666-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