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长岭:精准施策 合力攻坚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省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在省委组织部、省人大和松原市委、市政府等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长岭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聚焦“六个精准”要求,以72个贫困村为主战场,以三个“突出”为抓手,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实现36个贫困村摘帽、近3万贫困人口脱贫。

一、突出领导重视这个关键,注重形成帮扶合力

长岭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副县级领导干部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长岭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阶段性脱贫攻坚任务。各乡镇、各部门也都按照县里要求,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全县上下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细化到点的脱贫攻坚领导体系。制定了“5321”包保帮扶工作机制,组建了26名县级领导牵头的包片联村专项推进组,向72个贫困村全部派驻第一书记,实施“百千万”帮扶工程,按照1名乡村干部、1名县直机关干部共同包联1个社的方式,组建了1625个“1+1”联心牵手扶贫组,帮助研究脱贫规划,制定脱贫措施,落实脱贫项目,全县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乡镇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和衷共济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为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突出精准扶贫这个重点,注重取得帮扶实效

一是精准确定脱贫对象。坚持聚焦识别、动态管理,按照“八进八不进”标准,组成184个工作组逐村挨户排查摸底、张榜公示、核实认定,最终核定72个贫困村、26389户贫困户、55317名贫困人口。对贫困户、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推行实名制管理,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真实情况和准确依据。

二是精准制定脱贫举措。长岭县把产业项目扶贫、技能扶贫和金融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全面推进。在产业项目扶贫方面,该县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入股合作社以获取分红收入,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以获取土地租金收入,到合作社打工以获取工资性收入。比如太平川农业园区新风村马场屯74户311口人全部加入兴源合作社,打工加上土地租金,3口人家庭年收入可达5万元,迅速实现脱贫。依托吉林省秋林集团、世景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光牧互补”集中式光伏电站,平均每个贫困户每年可获得3267元补贴,连续发放20年。在技能扶贫方面,长岭县在省人社厅的大力帮助下,选送496名贫困家庭青年分别赴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和吉林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学习,实行订单式培养,毕业后直接签订就业合同,就业后这496个家庭将全部实现永久脱贫。在金融扶贫方面,长岭县物权担保公司与长岭县农村信用联社合作,利用县财政注入的690万元担保金,为贫困户和合作社累计发放贷款3527万元,有效缓解了脱贫攻坚资金不足问题。

三是精准资金投入。整合交通、水利、电网改造、千亿斤粮食、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资金4.3亿元,集中投向贫困村,共打井1325眼,修路325公里,架设输电线路107公里,改造线路858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通过引导和鼓励域内有能力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履行社会责任等途径,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仅秋林集团、世景新能源等2家民营企业就筹集资金近1.7亿元,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是精准退出贫困人口。按照《关于建立贫困对象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中“八步”退出程序,我们通过帮助群众算收入账以及聘请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照贫困户退出要求和具体标准,积极开展预退出的贫困户收入调查核实、评估确认工作,让群众认账接受,确保实现精准有序退出。

三、突出组织建设这个根本,注重夯实帮扶基础

一是突出作风建设。深化村组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活动,用严肃的工作纪律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有效服务群众和教育群众、切实增强服务功能和政治功能。二是突出“主力军”队伍建设。加强以党员队伍为骨干的村级队伍建设,在思想上充分激发困难群众的致富愿望,鼓励群众依靠惠民政策和富民产业,自力更生、科学致富。三是发挥“带头人”引领作用。激励党员干部在发展种养项目、农特产品开发上下功夫,以产业发展和创业致富的生动实践,增强困难群众摆脱贫困的决心和信心,通过项目带动、生产帮助等方式,带领贫困农户搭上“致富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