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宁江城郊农业徜徉在“春天里”

明媚的春日里,行走在宁江区的各个乡镇,亮丽的农业美景随处可见:或许是郁郁葱葱的棚膜蔬菜,或许是肥头大耳的猪崽成群;或许是小家小户的庭院经济,或许是声名远播的龙头企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在建设绿色农业城的进程中,宁江区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把金钥匙,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郊区高效农业为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了绿色农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大洼镇民乐村,鳞次栉比的温室大棚蔚为壮观。据了解,该村从事棚膜蔬菜种植的农户有300多户,温室和大棚达到了657栋,生产面积达800亩,年产值1300万元,年人均增收4000元。棚膜蔬菜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就像当地流传的顺口溜说的那样:“一栋温室几亩田,一年四季都出钱。棚膜产业连成片,家家户户把钱赚。”

窥一斑而知全貌。民乐村棚膜蔬菜发展不过是宁江区发展绿色农业的一个缩影。去年,全区蔬菜大棚达到5200栋,面积7200亩。今年,还将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大棚320栋、暖棚180栋。

除了棚膜蔬菜,宁江区还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粮食、蔬菜、畜牧、特色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在粮食生产上,调优粮食种植结构,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马铃薯、大蒜、食葵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50万吨。

在发展畜牧业上,重点推广齐全“四六开”零风险生猪养殖模式,即齐全公司将仔猪下放给养殖户代养,仔猪、饲料、兽药疫苗等代养期间不收费,待生猪出栏时一并扣回;育肥猪保底价为每公斤3.8元,超出部分,按“四六”分成,公司得四,养殖户得六;齐全公司负责饲养、防疫、治疗等技术保障;每平方米新建、改建猪舍,齐全公司补贴100元。该模式能降低农户养殖成本和市场风险,从根本上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2014年与齐全公司签订了3年生猪托养协议的养殖户王福春,三年来共有5批2647头生猪出栏,实现纯利润70多万元。截至目前,合作签约养殖户发展到99户,有意向合作的达到200户。今年,预计年出栏生猪达到20万头以上,实现农户增收4000余万元。

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坚持“点、线、面”结合,重点发展水浇麦、中药材、杂粮杂豆等特色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逐步上规模提档次,把地方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加快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今年,特色种植面积达到34.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0.6%。

创新经营体制——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

在德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大院里,一排大型农机赫然排列:免耕播种机、自走式喷雾机、自动喷灌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气息扑面而来。

该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让农民以土地入股,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实行“全程托管”经营。在具体运作方式上,实现“六统一”,即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统一结算。销售后扣除正常生产和田间管理费用,将全部收益按农户土地入股份额进行分配。

大洼镇房山村依托该合作社使全村80%的土地实现了流转。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文介绍说,“全程托管”不需要支付土地流转资金,减轻了合作社的资金压力。

合作社承担了农业生产的全部风险,分散了入社农户的经营风险;既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也没有改变土地用途,没有改变土地承包关系。

村民徐国庆家里有1.7公顷土地,四年前,他加入了合作社,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利润,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赚钱,每年增收10000多元钱。

宁江区鼓励引导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创办这种模式的合作社,实现“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提高了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今年,全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计划达到523个,创建区级示范社20家。

此外,宁江区还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引导农业企业整合资源、规模升级,鼓励企业在延长产业链条上寻求创新,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切实发挥龙头企业对基地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农民得到更大实惠。今年,重点打造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8户。

在风华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新引进的面粉、小米加工生产线格外引人注目。据合作社负责人于长喜介绍,该生产线是国内顶级设备,他们生产的富硒农产品在全国是第二家。由于富硒农产品价格好,需求也旺盛,入社社员每公顷年增收3000元至5000元。今年,面对玉米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合作社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了富硒小米、面粉加工厂房,购置了设备,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准备发展订单面积1800公顷。

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善友镇林家村的绿色瓜菜生产基地里,每逢双休日都会挤满驱车从城里赶来的人,他们的目标就是林家村的“开心农场”。市民只要花2000多元钱,就可以在农场里挑选一块属于自己的农场,由这里的农民负责种植和日常管理,市民闲暇时可以前去观看和采摘。由于全程不施化肥、不洒农药,纯绿色的“开心农场”很受欢迎。

林家村距离城区仅有10公里,以前一直是把蔬菜运到城区售卖,但是传统的销售模式没有构成规模,农民获益不大。2014年,善友镇汇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不仅实现了蔬菜的产供销一体化,还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把园区建设成绿色无公害蔬菜瓜果科技园、示范园,打造了绿色无公害蔬菜瓜果品牌,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加值,实现农产品由“量”向“质”的转变,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宁江区积极鼓励支持经营主体申报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提高“三品一标”产品比重。目前,无公害蔬菜有39个,绿色食品8个,有机食品9个,地理标志商标1个,市级绿色生产基地2个。今年,计划新增“三品”46个,绿色生产基地8个,“三品”基地面积增加4000亩。

与此同时,该区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注册原产地标识、品牌整合等手段,打绿色旗,举优质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品牌推广,组织企业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长春农博会等各类展销会,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达到“注册一件商标、塑造一个品牌、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经济”的目的。截至目前,全区农业产品商标已注册56件,其中吉林省著名商标3件。

该区还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落实生产、储存、加工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将“宁江造”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民餐桌,确保餐桌上的农产品安全可靠。

“生产农产品光靠量不行,还得提高品质,只有好的产品才能站稳市场。”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文有着朴素却实质性的认识。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把最优质、最安全的农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这是宁江的选择,也是市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