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过去五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回首过去的五年,延边各族儿女脚步铿锵,砥砺前行;长白大地硕果累累,再谱新篇。

五年来,我们前行有指针: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写好“中国梦”的延边篇章;

五年来,我们心底有定力: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深入实施“开放先导、项目带动、城乡统筹、文化引领、民生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服务业发展攻坚、开发开放攻坚等“三大攻坚战”,绘就了一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固、人民幸福的壮美画卷;

五年来,我们干事有办法:主动适应新常态,突出“提速、攻坚、转型、进位”,以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发展税源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千方百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走出了一条具有延边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服务项目建设助推跨越赶超

发展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一马平川。

这五年,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我州也面临着困境,经历着大考。

作为老少边穷地区,延边人均经济指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差距大、要素保障能力差、发展制约性因素增多等问题和矛盾,一度成为发展桎梏。

“产业兴则州兴,产业强则州强。”2016年4月18日,全州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抓项目建设,既能解决“近忧”,更能解决“远虑”;既管当下,又管长远,这是延边发展打牢基础、谋篇布局的迫切需要。

善弈先谋势,落子新棋局。

五年来,延边州委以时不我待的担当,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紧扣中央政策导向,抢抓东北振兴、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机遇,积极围绕林产、能源矿产、医药、旅游等八大百亿级产业,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促跨越,全力以赴抓投资拉动。

——为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我州围绕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先后实施了长珲城际铁路吉图珲段、延吉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延吉至龙井段、鹤大高速公路(敦化段)、省道东宁至东清公路汪清镇北绕越线工程等项目;全力推进延吉机场迁建工程、延吉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龙井至大蒲柴河段、敦化至白河铁路客运专线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敦化抽水蓄能电站、龙源和龙甄峰风电、嘎呀河治理工程、敦化香水水利枢纽工程、珲春低阶煤洁净能源、敦化市光伏发电场、汪清西大坡水利枢纽、安图县长兴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加快实施棚改配套工程、边境县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及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工程。仅2016年,我州共竣工投产500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类项目38个,累计完成投资171.8亿元。

——为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开发,我州围绕支柱优势产业、绿色转型建设一批成长性强的税源项目,加快推进四环澳康药业有限公司中成药生产线、汪清科创健康产业园、安图恒大长白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年产600万吨矿泉饮品项目、延边农心矿泉饮品有限公司长白山天然矿泉水项目、延边金洋实业有限公司安瓶生产线等项目建设。今年,我州共竣工投产产业类项目42个,累计完成投资138亿元。

……

穿过塔吊林立的项目现场,透过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我州在项目建设中挺起了跨越发展的脊梁。据统计,五年间,我州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46亿元,年均投资749.2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43.5亿元。仅今年前9个月,我州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2.9亿元,同比增长10.6%,位居全省第二。

着力产业提升加快转型发展

走进延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朝鲜族特色食品产业园,延吉卷烟厂、延吉秀爱、延边豆香园、延边丰义土特产等食品龙头企业星罗棋布。五年来,我州强化园区集聚,实现了食品加工行业的整体提升。今年前9个月,朝鲜族特色食品产业园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0亿元,上缴税金26.4亿元。

朝鲜族特色食品工业园仅仅是我州着力产业提升、加快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五年来,我州把加快推进绿色转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突出抓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服务业提升、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使产业结构变优、发展模式变绿、生态环境变美,五年来,我州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致力完善园区产业规划和配套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上、中、下游产业链,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发展平台,持续巩固医药、食品、林产、能源矿产支柱产业地位,培育壮大矿泉水、医药健康、人参加工、海产品加工、生态林业等绿色产业,在做大总量中优化结构,在引进增量中盘活存量,促进产业向高端、产品向终端发展。五年间,从城市到山乡,人参、矿泉水、海产品加工等一批新兴产业园区竞相崛起,以绿色食品、矿泉水、人参和医药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和高附加值行业正成为延边经济新的增长点。

产业总量扩张的同时,质的增长也齐头并进。五年来,我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质量兴州”战略,全州累计开发新产品250多种,延边科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2kW凹形气隙发电机等13种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的参泽舒肝胶囊等36项新产品列入省百种重大新产品规模化生产计划,吉林敖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8家企业技术中心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目前,全州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依托延边大学的吉林省朝医药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和吉林省朝鲜族食品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及依托州质监局国家参茸检测中心的吉林省参茸检测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分别通过吉林省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认定,有效提高我州产业公共技术服务能力。我州还先后获批国家级“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宽带、光网普及率居全省首位。“互联网+制造”取得新进展,新元木业实施企业管理自动化生产,和龙双昊实现车用零部件装备制造智能化管理。信息服务呈现新模式,“微农场”、“韩范商城”、“丝路购”等生产性服务平台初具规模。

量扩张、质增长,我州经济迅猛发展令人注目,一串串攀升的数据,勾勒出我州经济逆势上扬的发展势头。据统计,五年来,全州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由2011年底的419户增长到现在的480户,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由2011年底的746.6亿元、266.2亿元增长到现在的1450亿元、450亿元,分别增长94.2%和69.1%,年均增长11.7%和9.1%。工业占全州GDp比重由2011年的42.8%增加至51.2%。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由2011年的95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00亿元,增长5.3%,年均增长2.4%。其中,工业上缴税金达到60亿元,利润达到40亿元。

结构调整取得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9.3:50.0:40.7调整到2015年底的8.5:49.9:41.6。工业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一极,延边经济进入了工业、服务业双轴驱动的新格局。

惠民之举联动幸福指数攀升

一条条宽阔平整的公路通往山村,一间间标准的卫生室拔地而起,一股股甘甜的自来水引进农家……五年来,我州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拉动了全州经济增长,扩大了区域就业,群众获得了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

——这五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州进入高铁时代。“东北最美高铁”长珲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开通运营,不仅方便了人们出行,而且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推动了我州对外开放进程。仅高铁开通之后的第一个国庆节,就有数十万人乘坐高铁赴我州旅游,出现了宾馆爆满、酒店爆满的喜人场景。特别是高铁快运业务的开通,更是“鲜活”了延边经济。据统计,自今年5月17日高铁快运业务开办以来,延边特产外销量累计达1084件、10.48吨;

——这五年,伴随着产业项目数量不断增长,我州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州财政收入连年跃上新台阶,五年来,全州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收入累计达721.8亿元。仅今年前9个月,全州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收入就达119.8亿元,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这五年,随着公共财政支出更多投入民生领域,越来越多的群众在社保、教育、安居、卫生等方面增强了获得感,生活品质大幅提升。据统计,我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15744元增加到2015年的21734元,年均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年6250元增加到2015年8965元,年均增长9.4%。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五年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征程上,我州迈出了坚实步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共创全州各族优秀儿女的美好未来!(冯树伟 邓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