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白城市洮北区 “三三四”措施深入推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白城市洮北区在“精”字上做文章,在“准”字上下功夫,采取“三着实、三突出、四强化”“三三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是“三个着实”赢先机。即着实任务目标、着实精准识别、着实精准施策。按照省委、省政府“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总体目标,洮北区自我加压,自我提升,结合实际确立了贫困人口按照5:3:2,贫困村按照4:3:3的比例逐年减贫销号。2016年,洮北区将实现1.5万贫困人口脱贫,超出省定8200人的年度脱贫目标,并完成23个贫困村脱贫整村推进。到2018年底,他们将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的精准识别程序,按照精准扶贫3张图、2本手册、1个平台的“321”标准模式,该区统一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再补课”“再提升”,切实做到应进全进,确保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再精准,最终认定贫困户18335户、贫困人口29831人,并依次划分一、二、三星级贫困等级,将贫困人口统一录入市里建设的扶贫大数据平台,随时了解、掌握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立足精准施策,对症施为,洮北区根据各村的自然禀赋、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致贫原因,按照贫困户分星等级,将所有贫困户对号入座,纳入“自建自营、合作经营、托管经营、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五种模式中,实现精准带动,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对应一个以上脱贫兜底项目。

二是“三个突出”添动力。即突出项目落地、突出资金筹措、突出行业扶贫。按照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村制宜、多点发力的原则,他们大力引导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小、联结紧、见效快、活力强”的种养加销项目群。玉木耳、肉驴养殖、林下鸡等脱贫项目初见规模,呈现出了脱贫项目“多点开花”的良好格局。截至11月中旬,洮北区已开工建设各类扶贫项目146个,累计完成投资3.31亿元,项目涉及12个乡镇92个行政村;项目的实施可带动贫因户7858户、贫困人口14760人实现脱贫。为了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已争取上级扶贫资金9430万元,区本级财政列支近3000万元,乡镇村和各类经营合作组织及村民等自筹资金8852万元,计划融通各类扶贫资金9亿元。同时,洮北区还大力发挥行业部门优势,采取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等扶贫手段,将资源向打造美丽乡村倾斜,演出了脱贫攻坚的“大合唱”。

三是“四个强化”作保障。即强化包保覆盖、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扶持、强化宣传与督查。年初以来,省政协、省编办等省直包保部门及48个市直帮扶部门、25个市直帮扶企业纷纷来到洮北,为洮北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活力。为进一步加强驻村扶贫包保工作管理,洮北区重新调整了全区137个行政村的第一书记,并由26位区级领导、104个区直属部门和43家重点民营企业分别与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帮扶对接,做到了“三级联帮包保”“五个全覆盖”,即全区所有驻村工作队全覆盖,所有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区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区直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重点企业联系重点村全覆盖。洮北区成立了全区脱贫攻坚指挥部,设立11个乡镇作战部,统筹协调推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区级领导全力推动、区直包保部门精心指导、乡镇村组织认真落实、第一书记履职尽责、驻村工作队倾力帮扶、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七位一体”责任体系。他们出台了《洮北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洮北区精准扶贫区级领导包保工作职责》《洮北区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工作职责》等8项工作管理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责任落实。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扶贫政策的撬动作用,研究制定了《洮北区精准脱贫扶持办法》,在项目用地、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为合作组织和贫困户建设扶贫项目提供用地,并完善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这个区卫生、交通等部门出台了12项“1+N”配套政策体系。一系列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扶贫措施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