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长春经开区聚乳酸产业绿色转型引思考

  常能见到大量的塑料垃圾散落在城市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以及道路两侧,这就是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白色污染”。在污染视觉的同时,其难以降解性更是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据测算,一次性发泡塑料垃圾的处理费用是其原产值的10倍以上。向“白色污染”宣战,已经成为舆论的共识。

  与此同时,一个新兴的高科技朝阳产业开始崛起,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及其下游产品日益走入人们的生活。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脂(PHA)、淀粉基塑料、植物秸秆纤维素、甲壳素等一个个新兴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名字开始被人们熟悉。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伴随着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施行的“限塑令”和自今年1月1日起在我省施行的“禁塑令”,作为生物塑料家族当家品种的聚乳酸及下游产品生产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异军突起,形成了产业、形成了规模,产生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成为我省开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成功范例。

  创造绿色GDP的聚乳酸产业

  与作为石油化工产品的塑料制品相比,利用农作物、树木、其他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动物及其残体、微生物等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方法制造的生物基材料,通常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以及生物可降解的特性,目前在人类能源、环境、社会发展、医药保健等方面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产业应用角度来说,目前聚乳酸在现有的生物基材料中居于领先地位。

  聚乳酸,也称为聚丙交酯,是由乳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是本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原料可来源于淀粉糖或秸秆糖,并可在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具有低碳、绿色、安全等特点。因英文缩写PLA,因而也有人戏称其为“人民解放军”。

  据预测,未来全球聚乳酸市场将以年均1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0年,全球聚乳酸需求量将达到百万吨以上,形成一个市场规模巨大的产业。

  长春海正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位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基地,生产可降解的一次性餐盒、托盘、杯具、吸管等生活用品。“从玉米到杯子”,是他们对整个产品工艺流程的概括。用玉米、玉米秸秆等生物质材料生产淀粉糖,然后用淀粉糖生产聚乳酸,再到各种聚乳酸产品,废弃物经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形成一个绿色循环。

  我省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60%以上耕地种植玉米,玉米产量和商品粮率常年位居国内前列。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林业大省,秸秆、稻壳、林业剩余物等生物质资源相当丰富。生物化工产业在我省已有一定基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在聚乳酸方面的研究开发更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聚乳酸等生物质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全国范围的“限塑令”实施了6年之后,从今年1月1日起,我省成为目前国内全面“禁塑”的唯一省份,长春经开区聚乳酸产业发展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

  建设引领转型升级的产业集群

  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长春经开区的聚乳酸产业也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出长春绕城高速公路兴隆山出口不远,就是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的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基地。园区在省经合局的统一协调下,由省发改委与长春经开区共同打造,同时也是省生物质经济和长春经开区百万吨聚乳酸及百万吨下游制品、百万吨生物化工醇产业化的核心区和起步区。

  近年来,省及长春市围绕着发展以聚乳酸为核心的生物质产业开展了全方位招商引资工作,省经合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以赴。早在2013年11月,省发展改革委就与经开区共同组成招商小分队,奔赴江苏南通、常熟、苏州三市,对江苏华盛、长江化纤、坤德、允友成等聚乳酸生物基材料制品领军企业开展叩门招商,并达成了共识。2014年2月我省提出“禁塑”后,在省、市领导支持下,省发展改革委与长春经开区组成的专业招商小分队迅速奔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对先期建立联系的聚乳酸生物基材料企业开展点对点招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粮生化投资8.5亿元的聚乳酸项目在长春经开区落位,江苏华盛集团注册成立了长春盛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生物基全降解塑料制品,目前8条生产线全部投入生产;著名的生物全降解无纺布生产企业——山东必可成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存革将开拓国内市场的第一步放在了长春经开区,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年产1万吨生物全降解制品生产线。

  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基地长春必可成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环保购物袋生产车间,生产线上忙碌的工人们工作服背上绣着的“誓在必成”几个字很是抢眼。目前,在长春经开区的这个创新基地,长春必可成等8户企业已投产,中粮生化等3户落户企业也在加紧建设,项目涉及了从聚乳酸原料、改性料到下游制品生产,具备了比较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上述11户企业全部投产达效后,长春经开区将具备3.6万吨可降解购物袋和餐盒的产能,完全能够满足吉林省现有3.2万吨购物袋和1400吨餐盒的市场需要。

  省及长春市对前来我省投资的聚乳酸企业给予了土地、资金以及市场等方面的支持。投资项目在长春经开区落位以后,经开区管委会采取“一对一贴身服务”的方法,为投资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难题,推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快达产达效。

  记者在长春经开北区现场看到,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基地展示(研发)中心正在积极筹划之中,年底前将投入使用。

  与长春应化所等单位合作,按照国家级研发中心水准积极筹建生物基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中粮集团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企业和研发机构,搭建聚乳酸原料、改性材料及塑料制品研发中心,积累乳酸聚合、聚乳酸合成、聚乳酸改性等技术……积极打造服务平台,长春经开区开足马力。

  一个成功发展案例的示范意义

  作为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环保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长春经开区聚乳酸产业的崛起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各种新型环保购物袋和可降解一次性餐具走入广大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并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购物和快餐饮食习惯的同时,省内各地开发区业界同行在探索各自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的时候也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长春经开区打造聚乳酸产业的成功经验。

  思考一:开发区的成功转型升级,离不开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固然要大力倡导现有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产品上档升级。然而,作为开发区的管理者来说仅仅如此却远远不够,一定要有战略的眼光,结合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和本地的资源特点和优势,高水平规划布局,谋划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长春经开区发展聚乳酸产业是省、市、区领导共同智慧的结果。省政府出台文件积极规划布局设点,长春经开区将聚乳酸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制订了加快推进聚乳酸产业健康发展的工作方案。成立了由管委会全体班子参加的领导小组,针对创新基地建设实施了七大工程、五项重点工作任务。

  思考二:打造新兴高技术产业,离不开政策环境的小气候区建设以及随之而来的“洼地效应”。

  这一两年落户长春经开区的聚乳酸企业与其说是招商“招”来的,不如说是引资“引”来的。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在短时间内集中落户,与我省以及长春经开区积极打造的政策环境氛围是密不可分的。

  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多个与聚乳酸产业发展相关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实施“禁塑令”,设立生物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这一切,激发了国内几乎所有聚乳酸行业大企业的投资热情。

  思考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然而要真正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长春海正”是由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股东共同出资组建的,而“浙江海正生物材料”则是浙江海正集团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合作转化聚乳酸技术的载体。对于当年这项聚乳酸技术未能落户我省,很多人一直引以为憾,因而此次“长春海正”落户经开区,难免给人以燕子飞去又飞回之感。这次“长春海正”看中的也正是长春经开区的投资环境和吉林省内市场。可以说,没有梧桐树金凤凰不但引不来,更是留不住。

  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是相同的,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又会各不相同。借鉴别人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会让我们少走弯路,使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寻求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