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凝心聚力 务求实效 扎实做好珲春“双创活动周”活动助力创新创业工作

吉林省全力推动返乡创业创新工作,珲春市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广泛积极参与,2016年7月22日至28日,以“才聚珲春、创享未来”为主题的珲春市首届返乡创业创新活动周圆满落下帷幕。活动受到社会各界以及相关领导的一致赞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强化保障,务实推动

珲春市助力延边“双创周”主会场持续升温,延伸拓展活动持续发酵,统筹安排两个活动会场,市委、市政府高站位、重协调、广调动,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确保了我市双创周活动高质量完成。

(一)高端站位,全力支撑。珲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首届双创周活动”,高端部署活动任务,通盘统筹活动环节、多方调动优势资源,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许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朴成哲为组长,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20个市直部门和9个乡镇、街道为成员单位的组委会。组委会下设综合组、宣传组等6个工作组,明确了工作职责,细化了任务分工,划定了时间表,坚持“务实、高效、节俭”原则,确保了双创周活动形式新颖,高效运作,万无一失。市委高书记高度关切、多次过问,朴成哲部长多次调度了解活动筹备进展情况并给予指导建议,为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部门联动,协调统一。活动筹备期间,市人社局抽调20余名精干人员综合协调。组委会针对各项目环节,分别制定推进时间表,对各小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职责部门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步调一致,既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又注重紧密团结协作,形成了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充分体现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实干精神和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三)社会广泛参与,活力十足。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引导作用,既注重政府引导又尊重市场主体意愿。双创活动发布以来,各行业、各领域、各层次的企业、个体、返乡创业人员参加活动意愿强烈,踊跃报名。同时,组委会各部门力邀对口企业、联系企业和合作企业参加此次活动,两个会场全市共有70余家企业参加,涉及返乡创业企业40多家。参加企业空前热情,认真配合,积极主动参与展区布置,展现优质产和良好服务,积极开拓发展空间。活动开始后,仍有20余家企业致电预约参展。

二、深度谋划,扎实部署

(一)两个会场同频共振。这次双创周活动,在全州主会场,我市精心设计布展珲春展区,多次优化展区方案,反复推敲细节内容,通宵制作各类展板,力求全面展示珲春特色。在全市返乡创业企业中,优中选优,组织华瑞参业、合大光伏、三疆河米业等9家企业参展。市委组织部安排专门人才全程解说,安排俄罗斯籍人员全程礼仪服务、现场翻译,展区现场吸引了中外友人驻足洽谈,省委常委、副省长、州委书记庄严,州长李景浩等多位州级领导驻足观展,对珲春展厅给予高度评价。在珲春分会场,为凸出珲春特色,延续主会场珲春展区风采,我市挖掘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要,务实设置了7个特色鲜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一是组织开展了以助力返乡创业就业为主题,以返乡人员就业需求为导向,汇聚八方英才的人才招聘会;二是开展了集创业展区、美食展区、创业之星展区、服务展区、微创展区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成果展览会;三是举办了以提升企业从事跨境电商能力,加快电商人才队伍建设的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四是举办了由行业精英和先进典型分享创业经验,讲述创业事迹,为珲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的创新创业经验交流会;五是组织了银企对接会,针对有融资需求的返乡创业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对接交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六是举办了鼓励全民创业,支持草根创业,指导大中专毕业生、待就业人员等群体初始创业的“创客咖啡”活动;七是开展了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成功邀请到省内外专家学者与我市返乡创业企业、农户直接对接,建立合作长效机制。

(二)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攻坚。这次双创周活动组织部强力牵头抓总,针对各项目环节定思路、建方案、立制度。宣传部门切实发挥舆论宣传和引导掌控角色,组织新闻媒体及时发布双创周动态,活动持续升温,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和宣传基础。市科协充分发挥“科技桥梁”作用,联系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赴我市传道授业,增加活动科技含金量。市工信局敢于争先,组织众多企业开展银企对接会暨“助保金池”项目启动仪式,成为全省第11家落地“助保金池”项目的县(市)。团市委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服务活动全程。各乡镇、街道有力组织、推荐参展企业、创业青年积极参与活动。市人社局整合各种资源,畅通人才、技术、产品交流渠道,高标准运作跨境电商培训、经验交流会、人才招聘会、创新成果展览会。全体工作人员为确保活动万无一失,充分发挥了连续作战,不分昼夜,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为活动圆满成功劳心劳力,功不可没。

(三)汇聚返乡能量推动创新发展。这次双创周活动,立足珲春发展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将优质特色的企业、最具潜力发展的项目、最迫切的返乡创业人才融入到活动中来。一是依托珲春市返乡创业“项目库、人才库、专家库”进行筛选;二是在众多报名参展企业中严格把关,由90余家报名企业优选至52家,培训报名人员由500余名精简至300余名;三是依托珲春市返乡创业人员台帐,发动各乡镇、街道联系在外务工、创业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广泛汇聚创新创业能量,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整体质量,为珲春创新创业凝聚发展优势。

三、务求实效,成果丰硕

(一)主题活动高效完成。一是“创客智造”活动中,“东北一鸣”创客团队分享了微商创业故事,讲授了微商知识;优秀创业典型孙宗泉作了关于“微商和创客”的主题演讲,引起大家的共鸣;二是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成功邀请了省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中心主任隋成海等著名专家学者奔赴春化、敬信等乡镇,与农户面对面,从农业产业发展、农业技术应用、农业市场推广等多角度为农户答疑解惑,农户们都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三是跨境电子商务培训邀请到了淘宝大学讲师谭小目和浙江省现代电子商务研究院研究员邹翠莉两位讲师,300余名返乡创业先进代表、网络店主、高校毕业生和青年创业者参加了培训。四是创新创业经验交流会邀请了珲春市两位青年创业典型代表做了经验交流,培训交流内容新颖、独特,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五是银企对接会上,珲春农村商业银行与延边百草药业有限公司、珲春市金马工贸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建设银行珲春市支行与市工信局签署了珲春市助保金池项目合作意向书。共达成合作3000万元。六是在创新创业成果展览会上,参展产品500余件,吸引参展群众3300多人,接待咨询上千余人,产品成交金额接近5万元。七是在双创人才招聘会提供岗位需求730多个,人员需求接近1600多人,60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二)人脉资源广泛凝聚。此次珲春双创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珲春创业创新工作在国内省内的知名度,有力地推介了我市项目成果和大批先进典型企业,两个会场吸引了200多客商、投资者、创业青年关注珲春、推介珲春,凝聚了珲春情感,为今后的合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项目合作达成共识。通过本次活动中的返乡创业成果展示和企业创新项目展示,进一步吸引了广大投资者、创业者和就业者参与其中,特别是具有珲春地域特色的农特产品项目、跨境产品项目,极大的调动了投资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必将进一步树立我市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信心。活动期间,23家金融机构与35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约3.5亿元。

四、再接再厉,持续推进创新创业上台阶

本次“珲春·双创周”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成果丰硕,但我们在组织推动活动上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谋划筹备时间较短,导致媒体的先期预热还不充分;组织的 “高精尖”项目企业和独树一帜的创新创业人员还不够多;珲春地域特色的产品和项目展示不够完全等。当然,珲春的创新创业是系统、长期的工程,任重道远,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拿出具体举措直面解决问题和不足。

(一)着力加快意向项目落地。作为双创周活动的政府举办方,对于在双创周活动中挖掘出的有利于珲春发展的项目,我们不仅要信守承诺确保项目推进落实,而且要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意向项目在珲春市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给项目投资者吃“定心丸”。同时,对本次活动中涌现出的成功典型企业和先进个人,以其成功经验为模板,鼓励引导企业在珲春落户,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宣传推介一批重大优秀成果项目,特别要注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努力为科研成果投资入股创造有利条件。

(二)加快建立健全返乡创业激励机制。俗语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然我们要用健全的返乡创业激励机当作“重赏”,让众多外出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项目人能够“有所触动”,为我市创新创业工程贡献力量。一是对返乡创业人员中的优秀者,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选中给予倾斜。二是每年定期表彰返乡创业典型,并在劳模评选等荣誉上给予更多机会。

(三)立体式、多层面拓展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就业创业对接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谋划启动创业大厦、人才大厦、电商大厦等创新平台建设,搭建众创空间,集聚优势资源,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撑。

(四)持续加强创新创业工作宣传力度。重点加强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典型事迹宣传,采取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手段,扩大宣传声势,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将精选出的、具有本地特色的返乡创业项目进行推介宣传,力争让返乡创业项目家喻户晓、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