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珲春市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就像鱼儿和水,谁也离不开谁。”——基于这样的思想意识和观念,珲春市各族群众同心携手,共同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

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珲春,既是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边疆地区,也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口岸城市。全市近30万人口中,有汉、朝鲜、满、回、蒙古等11个民族成份。近年来,珲春市不断完善民族工作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开发开放暨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强大的正能量。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成为边城的特色品牌和响亮名片。

2016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珲春市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标志着珲春市民族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家亲”缘聚“一家人”

在珲春市新安街道长安社区,有一户五口之家,这个家庭中有满族、汉族、朝鲜族,邻居们称之为“满汉朝全席”家庭。

37年前,珲春市原马滴达乡老龙口村的汉族小伙季凤山经人介绍,结识了比他大两岁的满族教师吴艳华,1979年9月,他们组成了幸福的家庭。虽然两人的民族不同,生活习惯上并没有什么障碍,孩子出生后,夫妻俩给孩子户口落为满族。2002年,他们的儿子季爱宇以优异的成绩被延边大学医学院录取。在校期间,他与同在医学院就读的延吉朝鲜族姑娘孙贞爱相爱,最终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季爱宇继承父亲的衣钵,在珲春市靖和街靖东小区开办了诊所,儿媳孙贞爱也成为珲春市医院的一名医师。2013年,儿媳顺利生下了小宝宝,起名为季钰航,户口落为朝鲜族。

现在,他们家三世同堂的五口人中一个汉族,两个朝鲜族,两个满族,季凤山成为家族中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

近年来,珲春市民宗局积极将“四个认同”和“五个维护”融入到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不断强化基础,创新机制,凝聚共识。三家子满族乡西崴子村村民由汉族、满族、朝鲜族构成,1000多口人亲如一家,生产上互助,生活上互帮,抗洪抢险抱团儿奋战,是远近闻名的幸福村、和谐村。在珲春,从城区到农村,从机关到厂矿,民族团结根植人心,见诸行动。卓有成效的创建活动营造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民族团结花香果硕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维护社区和谐稳定,让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珲春市新安街道团结社区党委书记金英花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认识深刻,不遗余力。

她始终树立“各族人民一家亲”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坚持以“推行亲情化便民服务、创建民族团结型社区”为主线,扎实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不断丰富和拓展各类民族团结特色活动,提高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水平。十几年来,团结社区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州级荣誉,金英花也获得了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为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珲春市民宗局先后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走基层”、“民族团结花正红”、“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系列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设置户外广告、在媒体开辟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提高了覆盖率和各族人民群众对政策法规的知晓率。并通过网络开设《民族团结大讲堂》课程,进一步增强全市干部群众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团结和谐氛围。

随着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珲春市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延边州第五次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珲春市第三中学等3个集体、珲春市第二高级中学李圣杰等5名个人受到表彰;板石镇孟岭村村委会主任李峰杰被评为“吉林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65831部队82分队、靖和街道龙盛社区等5个单位被省、州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英安镇英新村马照麟等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在《民族画报》、《中国民族报》等国家级媒体刊登。

“兴边富民”行动促精准脱贫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

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珲春市民宗局通过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有效措施,结合“资金扶持+项目带动”模式,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该局积极探索兴边富民项目建设新机制新模式,通过设定考核“尺度”,完善监管体系,确保项目扶持和资金落实“双精准”。2016年,珲春市共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257万元,扶持发展9个乡镇和近海街共29个村32个项目的建设。通过入户走访调研,与贫困群众共同研究既可脱贫致富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地栽木耳、蔬菜、无公害葡萄、富硒苹果、延边黄牛等种植、养殖项目基地已达产见效。这些项目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成为了繁荣边境农村经济、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载体。

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珲春市不断加大民贸民品企业扶持力度,统筹制定规划,促进民贸民品产业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40家民贸民品企业,预计全年贴息额度达3290余万元,为民贸民品企业减轻了利息压力。重新审定了45家企业并上报,预计今年初即可获批。确保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让更多实力强、成长性好的民贸民品企业受益,进一步发展壮大。

民族文化凝聚人心彰显活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维系各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珲春市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着力发挥民族文化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凝聚人心、彰显活力、提升形象、积蓄后劲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有关法规,不断加大市面用语物整治力度,全市企事业单位市面用语物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营造了良好的民族特色语言文字环境。

2016年9月,珲春市启动民族团结进步暨朝鲜语言文字宣传活动。洞箫、满族舞蹈、腰鼓、威风锣鼓、朝鲜族舞蹈等民族特色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全市20多个单位分别推出了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果等宣传展板,发放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单,促进规范使用市面用语物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成立不到两年的珲春市艺术团,创作、演出了大量朝鲜族、满族歌舞,饱含地域特色和民族气息的节目深受各族群众喜爱。与此同时,随着该市传统体育教育基地和密江乡朝鲜族洞箫基地的建设,必将为少数民族文化体育传承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让边城各族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其释放的强大动能,正嬗变为一幅加快发展的多彩画卷。沐浴着阳光雨露,开在珲春这块沃土上的民族团结之花,将更加绚丽、更加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