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南昌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能形成优势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南昌县新一届领导班子履职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呈现出经济健康发展、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立足新起点,展现新作为。2017年,南昌县将紧紧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市“八大重点工作”为引领,强攻“四个千亿”,打造“三个引擎”,决战“两个率先”,主抓“一个根本”,不断抢抓发展新机遇、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发展新优势,为实现“全市当龙头、全省树标杆”而努力奋斗。

  强攻“四个千亿”

  突出以集群为引领的产业转型

  当龙头,树标杆,转型升级是核心。南昌县将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一核两重”、三化同步,走集聚、集群、集成、集约发展之路,着力打造汽车、食品医药、建筑、商贸四大千亿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该县将立足汽车、食品饮料、医药医器三大主导产业,通过以商招商、产业招商进行“强链”;立足集成电路、新材料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精准招商、特色招商进行“建链”;大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加快实现产业从“单个”向“集群”转变,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以新洪城大市场、红星美凯龙等开业运营为契机,打造千亿级新洪城商圈;大力推进智慧昌南电商基地等平台和中介机构、服务外包、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打造澄碧湖商圈,做强现代物流,推动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着力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知名度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南新益海嘉里二期等一批农业“接二连三”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延长和拓宽产业链,使农业向“品牌化”升级。此外,该县将迅速“抢滩”装配式建筑市场,构筑“覆盖南昌、服务周边、辐射全省”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格局。

  立足集成电路、新材料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精准招商、特色招商进行“建链”;大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加快实现产业从“单个”向“集群”转变,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以新洪城大市场、红星美凯龙等开业运营为契机,打造千亿级新洪城商圈;大力推进智慧昌南电商基地等平台和中介机构、服务外包、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打造澄碧湖商圈,做强现代物流,推动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着力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知名度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南新益海嘉里二期等一批农业“接二连三”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延长和拓宽产业链,使农业向“品牌化”升级。此外,该县将迅速“抢滩”装配式建筑市场,构筑“覆盖南昌、服务周边、辐射全省”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格局。

  打造“三个引擎”

  突出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创新

  当龙头,树标杆,改革创新是动能。南昌县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改革攻坚中增强动力,在创新突破中积蓄优势,在开放开发中抢占机遇,破解发展中的一切难题和束缚。

  该县将打造改革动力引擎,着力推进县区互融互通发展,建立健全“双向共融、一体发展”的县区协同工作机制,实现无缝对接、同频共振;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按照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程序最优的要求,做到审管分离、权力瘦身、审批提速。

  打造创新活力引擎,进一步强化杠杆作用,健全产业投融资体制,完善企业上市、股权投资等扶持政策,助力汇仁药业等一批企业融资、转型和上市;强化科技引导,深化与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商务、高新技术等特色主题式产业孵化基地;强化人才引进,大力实施引智专项计划,引进一批高端金融人才和创新领军人才,支持科研团队创新,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双创”环境。

  打造开放推力引擎,以抓招商、促集聚、成规模为目标,以产业链整合、壮大、提升为重点,以“3+3”产业为导向,主攻一批龙头型、旗舰型项目引进,确保全年引进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总额超200亿元,并全员招商、专业招商“双轨并行”,强化环境招商、产业招商“双发优势”,不断提升招商质量和实效。

  决战“两个率先”

  突出以统筹为主线的城乡发展

  当龙头,树标杆,城乡统筹是关键。该县将等高对接南昌主城区,用建设铸造品质,用管理提升品位,用文明塑造品牌,确保在全省率先跻身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率先实现全面脱贫。

  围绕打胜文明创建“大会战”,南昌县将启动县城总规修编,统筹推进小蓝、莲塘、昌南新城、向塘等片区规划衔接,加快编制“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专项规划。在建设上跟进,不断完善“九纵九横”路网体系,启动城南路公园、小蓝南路公园等一批景观绿化游园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在管理上看齐,对标文明城和卫生城,大力开展“美丽昌南·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和完善“路长制”;在文明上提升,深入实施“城市文明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温暖友善大行动”等活动,涵养城市文明。

  围绕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南昌县将紧盯12个贫困村、5662名贫困人口这个“关键少数”,在教育、健康、就业和保障等方面攻坚,并找准扶贫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坚决兑现“决不落下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

  围绕打好乡村建设“持久战”,南昌县将加快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推进蒋巷中心公路核心路段综合改造、黄马集镇污水处理站等工程;按照“三个沿线、三个连片、四个做好”的原则,全面启动“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划,全力推进“河湖长制”,纵深推进农村清洁、造林绿化、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程。

  主抓“一个根本”

  突出以幸福为内涵的民生保障

  当龙头,树标杆,民生福祉是根本。南昌县将始终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把温暖留给群众;政策向民生聚焦,把实惠留给群众;服务向民生覆盖,把方便留给群众,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该县将继续把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共筹集财政性资金52.3亿元,用于实施民生项目,保障民生“支点”,重点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急需的十大民生工程。同时,积极推进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资金扶持政策,大力开展企业社保、医保扩面征缴工作,完善特困人员助保贷政策;全面规范城乡低保运行机制,健全完善临时应急补充救助制度,切实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统筹民生“热点”;着力优化网格管理模式,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等犯罪活动,整治“五车六乱”、酒驾毒驾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行天网、地网、街面巡逻网有机对接;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稳固民生“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