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浔阳区做大做强城区 提高城区辐射力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提升中心城区承载力带动力,按照“大山大水大九江”的定位,“揽山入城、拥江抱湖”,推动“新老联建、八赛联接、九沙连体、产城联动”,全面提升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是人口、产业和现代文明的高度聚集地,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当今,中心城区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判断区域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是提高九江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选择。

九江中心城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综合调控能力不足濂溪区以长虹大道南建设为主,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西部城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在工业项目、商贸项目上安排缺乏统一的协调性。旧城区容量超出负荷,城市的商贸及公共服务设施仍集中在浔阳区,新区的配套设施配套能力弱,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造成新区吸引力降低。

市政公共服务设施有待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供水、公交、公共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老城区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突出;新城区公共服务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商业设施发展落后于城市发展。商业还是过度集中于老城区,片区级及居住区级商业中心有待完善。

城市整体风貌特色不突出从城市总体风貌看,九江具备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底蕴,滨江滨湖区域是城市特色风貌的主要展示区。目前,城市总体特色风貌还不够突出,城市公共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滨江沿线的建设开发功能较单一,缺乏具有地标性的建筑。城市特色不突出,标志性景观较缺乏。

城市管理有待加强在城市的管理上中心城区要好于城乡结合部及城中村,主次干道要好于背街小巷,物业小区要好于无物业小区等。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综合协调不够。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如沿街建筑店面偏多,店面功能未能定位,导致管理上造成不便。住宅小区、大型商场没按标准配套建设停车位,油烟、污水排放设施设置不到位,住宅小区立面空调、热水器等外挂设施位置预留不足等。部分道路有待进一步改造。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较严重。前置管理滞后。市区的物流市场分布较乱,没有规范的物流集散中心。

九江中心城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工业强城工业强则城强,工业弱则城弱。要做大做强城区首先要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强市,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依托港口资源,积极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产业外移,加速发展临港工业、推进工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整合工业园区,推动飞地工业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尤其是濂溪区和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充当“新工业十年行动”的排头兵。以项目为王,在现有的工业基础上,城东和城西工业园要发挥各自特点,形成产业互补,并驾齐驱,以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资源集约化、环境生态化为目标,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加快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基地、塑造大品牌。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在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材料与新能源、高端装备、环保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快速消费品、新兴服务业大做文章、做大文章。

濂溪区要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聚力做强优势主导产业集群,主攻绿色食品、化纤纺织、新型建材、机械电子、石油化工五大支柱产业,以掌握产业关键技术、加速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选择具有突破性引领带动作用的重点方向,加强产业引导和政策配套,加强科技重大专项支撑,加快实施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工程,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

积极扶持发展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石油化工、优质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电力、汽车汽配、生物制药等产业基地。

商贸活城浔阳区老商业中心重点是优化和完善,不宜扩大规模,加强特色建设,以市民日常生活服务的服装、副食、家电等批发市场为主;濂溪区万达商业中心是新建的商业、商务中心,重点建设集中的大型购物中心,同时还应注重对特色商业街区的培育。濂溪区以五金、建材、家居等为主的批发市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柴桑大市场物流中心已有雏形,但发展层级较低,要加以完善和提高,重点做强做活九江现代综合大市场。

八里湖新区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打造中央商务区,形成现代服务业集中区。要高起点规划高铁新区建设,打造城市地标。

浔阳区、濂溪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八里湖新区“四轮驱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工业设计、外包服务、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金融业发展;丰富消费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以港口物流为龙头、优势工业品物流和商品配送为支撑、农产品物流为特色,依托港口、铁路和高速公路枢纽,努力把九江建成服务周边的区域性专业物流中心和区域性物流节点。

交通畅城逐步完善城区内道路网建设与改造,消除断头路,努力提升主次干道通行能力,形成功能匹配、层次分明、互补和谐的城区路网体系;通过外围道路逐段的衔接,加速形成环城快速干道,避免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调整城区内各片区间的功能通道,划分货运通道,对于进入城区的客、货运交通实行管制与分流,有效提高城区内物流效率。发展公共交通,倡导合理出行。充分发挥公共交通集约化运输效应和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带动与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努力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

九江新城区要设立公交专用车道,预留城际轨道用地走廊。按照规划部门公交规划和客运枢纽的相关规划做好公交首末站、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土地预留与建设。

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对于老城区采用适量建设停车场、合理开发地下或地上立体停车资源,适度提高停车收费、通过路网容量确定配建指标的上限。城市其他地区适当提高居住区停车配建标准。

生态美城塑造“揽山入城、拥江抱湖”整体城区风貌特色。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景观资源的挖掘利用和景观风貌的梳理,构建人工和自然有机结合的城市景观系统。塑造对人与自然尊重的整体城市意向,通过强化重点地区的形态,增强城市空间的可识别性,展现和突出“适宜居住与生活的园林城市”的景观特色。城市整体上形成“青山环城,碧水驻城,绿意盈城”的城市景观意向,将城市与山水景观有机融合在一起。

做大做强做优做美九江中心城区,是一项伟大工程,以中心城区率先发展、区域城镇群互动发展、重点城镇优化发展、周边地区协调发展为核心战略,形成雁形发展方阵,推进九江市又好又快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