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工业园区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按照“特色、效益、生态、创新”的建园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承接、高强度投入、高效率服务、高效益产出,建设基础设施一流、服务管理规范、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的工业园区。推动园区发展由低成本“要素拉动”向高技术“创新驱动”转变,积极争创“园区制造”与“园区创造”双重优势;推动园区建设由“单一工业制造园区”向“多功能综合性区域”转变,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双向目标;推动园区继续成为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内源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成为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1、建设特色型园区。按照明确功能定位、强化发展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的思路,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在打造特色中彰显优势,从当地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产品优势、核心技术、区位优势、人文特点出发,突出产业特色,明确发展定位,带动和促进上下游企业的聚集与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关联性强、集约水平高的产业集群和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突出园区特色经济概念策划,把握产业特征,突破行业概念,树立国内外知名、体现区域特点的园区品牌,以特色占领竞争市场制高点,逐步在同行业中形成较强的向心力。加强各类特色园区的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功能整合,不断提升园区的发展水平。
2、建设效益型园区。“效益”是工业园区的最终目的,是园区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要树立经营园区的理念。一方面,园区经营要实行企业化运作,而不宜过多采用政府行政的手段。要做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投资管理规模化。另一方面,园区经营在努力促成入园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要实现区内土地增值,创造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围绕效益做文章,既要保持适度超前,又充分考虑具体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实用价值。园区各项工作要体现高效率,保持园区各项工作高效率运转,确保园区建设创造高效益。
3、建设生态型园区。现代工业园区的建设要体现生态特点,环境要优美,是“宜业、宜居、宜游”的三合一载体。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推动园区集群式、循环型、低碳化发展;坚持示范引领,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政策推动、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形成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4、建设创新型园区。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运行模式,激活各方力量,构建创新开放的工作体系。立足“科技强园”,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设置科技创新支撑点,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等“中心”,促进园区科技创新升级。重视产业的内生性技术创新,培育并发展能够高效收获创新价值的企业群体,努力发展紧密关联的产业集群、创新集群,促进产业价值形态向高端转移。
赣州工业园区科学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1、突出创新,跨越发展。坚持以创新促发展,着力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2、突出开放,引领发展。发挥工业园区在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坚持在承接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实现以开发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
3、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引导和支持工业园区发挥比较优势,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培育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实现合理分工、错位发展。
4、突出融合,一体化发展。坚持产城融合,优化空间布局,明确功能分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建设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资源节约集约、环境美好、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实现工业园区与城市一体化发展。
促进赣州工业园区发展升级的对策建议
1、科学编制规划,深化整合提升
“规划先行”、“规划即法”是园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最值得推广的园区发展理念之一。我市工业园区在发展起步阶段,由于边发展边规划,边建设边规范,一些园区内存在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结构的企业交错分布的情况,园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特色型园区相对较少。发展规划重视与否,结果截然不同。要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发展,从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长时限,认真做好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
一是努力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先进规划理念,突出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着重发挥比较优势,注重环境容量,科学确定总体布局、产业导向、功能区块、生态环保和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编制和修订园区规划。把园区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相统一的规划体系。按照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注重顶层设计。建议尽快制定下发《全市工业发展规划》,调整完善《赣州都市区工业发展规划》、《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工业发展规划》和《“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工业发展规划》等3个区域子规划,推动各地完善县域工业规划,尽快形成全市“1+3+19”的工业发展规划体系,引领各县(市、区)工业园区主攻特色、错位发展,破解同质化竞争问题。
二是多措并举深化整合提升。合理推进开发区布局的优化调整,在符合各相关规划的基础上,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深入扎实推进园区整合提升、布局调整和空间优化。支持赣州、瑞金、龙南等3个国家级开发区积极探索跨区域合作开发模式,采取合作共建、整合托管、一区多园等灵活方式,拓展发展空间。鼓励和支持开发区与国内其他先进开发区、大企业(集团)、战略投资者合作共建开发区,开展多层次的产业对接转移。
三是切实加强园区规划管理。严格落实规划管理措施,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园区的规划制定和调整按照有关程序报批。经批准的园区规划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加大对规划执法力度,严格按照批准的园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建设,坚决杜绝规划执行的随意性,保障规划实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
我市园区经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在强调园区经济提速增量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扶持新兴特色产业,推动园区产业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和高产化发展。
一是着力提高招商选资质量。顺应紧紧抓住国际资本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抓住实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投资促进力度,创新招商选资方式,发展壮大园区经济。主动对接国内外500强、跨国公司、央企和大型民企,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有实力的龙头和骨干企业,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集聚效应;围绕园区特色产业,着力引进产业链“链核”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构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诸多“块状经济区”。着力引进产业带动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项目,注重发展与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相关产业,积极争取国家战略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园区布局投资。
二是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根据全省产业集群培育工作的要求,按照国家级开发区和中心城区工业园重点培育2-3个,其他工业园区集中培育1个特色产业集群的原则,制定特色产业集群推进方案和扶持政策。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明确产业链延伸方向和发展重点,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增强集群竞争优势。提高集群企业间配套率,依托龙头企业,按照垂直一体化模式,着力发展专业化优势明显、分工协作紧密的配套中小微型企业。完善集群产品分工体系,推动优强企业剥离非主业生产,鼓励发展针对细分市场的中小微型企业,提高集群整体水平。
三是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发挥园区科技创新的载体作用,围绕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健全公共创新平台,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每个特色产业集群至少对接一所高校、一个科研机构、一个行业协会,积极创建产学研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技术(工程)中心、检验检测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专业化公共平台。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研发机构改组为独立法人实体。推进科技入园和“两化”融合,开展“一企一技”科技创新示范工作,力争每年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优秀新产品。
四是着力创建特色品牌园区。鼓励引导园区特色化发展和差异化竞争,创建具有开放特征、地域特点、产业特色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品牌园区,努力增强园区的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把示范基地和品牌园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集聚效应好,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优、资源消耗少的先行区和样板区,引领和带动全市工业区向专业化、高端化、低碳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3、转变发展方式,高效配置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是园区发展的着力点。要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工作主题和中心任务,努力提高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推进资源高效配置、集约利用,不断提升园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推动土地资源向园区特色产业集聚,向重大项目倾斜。园区新上工业项目建设容积率一般不低于1.0,建筑密度一般不低于40%。国家级、省级园区亩均投资强度分别不低于300万元、200万元。建立入园企业建设规划审查和用地监管制度,实施项目建设双向约束制度。积极发挥土地使用税的杠杆作用,鼓励开发区建设多层厂房,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建立健全园区“腾笼换鸟”倒逼机制,鼓励园区创新闲置土地盘活方式,依法采取协议或定向转让、拍卖等多种方式回收闲置土地;对供而未建的闲置项目,依法征收土地使用税、土地闲置费直至收回土地使用权。
二是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决落实环保优先方针,认真做好环保规划,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建设园区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确保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同步推进。严格执行国家环保产业政策,认真做好事前环保审批、项目环保审核、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鼓励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化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强产业间、企业间循环链建设,推动生产流程再造,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强化节能评估,加大开发区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的“双控”管理力度,引导产业结构向低碳方向发展,确保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
三是不断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将园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功能组团,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共促。坚持产城互动发展,推进国家级、省级园区调区扩区,完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配套,加强园区与城区基础设施对接,实现一体化布局和联动发展。进一步处理好园区与所在地城市的关系,积极发展金融、商贸、物流、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逐步增强园区社区功能,促成园区向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发展。用好保障性住房政策,将园区新市民公寓、人才公寓纳入保障房建设范围,改善园区产业工人和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
四是建好用好各类特殊监管区。着眼于完善政策、理顺机制,建好用好现有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及其他各类特殊监管区,发挥其在开发区建设和区域开放中的独特作用。跟踪国内保税港区等特殊经济区域建设动态,支持有条件的国家级开发区率先探索自由贸易区建设工作。加强开口岸平台建设,推进赣州“无水港”及定南、龙南、瑞金口岸作业区建设,加快启动航空口岸建设。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加强口岸通关协作。
4、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体制机制是园区发展的生命所在。我市工业园区发展必须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手段和方法推动发展的职能作用,构建由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一是创新完善园区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园区管委会,积极探索“大部门制改革、扁平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工业园区更加灵活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相对独立的财政管理权限,建立事权与支出相匹配的制度。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允许园区在控制行政编制总量的基础上,自行确定内部机构设置和聘用人员数量,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和绩效管理。强化园区管委会招商职能,建立激励性较强的招商引资绩效考评制度。鼓励园区创新运行机制,实现与周边区域和经济功能区联动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运营开发机制。可借鉴浙江省的经验,建立完善园区资产运营管理机制,在投融资、土地征供、设施引建、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方面大胆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市场运作,节约开发成本,提高效率。加快园区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外资、民营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探索组建工业园区投资营运公司,重点投资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试行市场化、专业化职业经理制;将工业园区经营性资产进行有效整合,统一划入经营投资公司,增强投融资能力。
三是创新园区高效服务机制。优化整合行政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在工业园区推行“一个窗口受理、内部代办服务、网上并联审批、限时高效完成”的“一站式”服务。推动建立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凡是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执行,收费清单向社会公布,确保涉企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透明,强化社会监督。
5、强化政策扶持,推进跨越发展
优惠政策是园区发展的推动力。要在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支持力度,在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促进园区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积极跟踪国家和省里政策走向,利用赣南苏区振兴、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等战略机遇,加大与国家相关部委的对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在安排重大生产性项目时,采取“同等优先”的原则,尤其是对有条件在赣州加工转化的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力争国家布局建设并优先审批核准,突破长期被束缚在产业链低端的格局。按照国家发改委《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4年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产业导向指南,在不降低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对产业链延伸的配套项目分类指导,放宽产业准入条件,扶持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与此同时,研究制定针对园区特色产业集群的差别化用地、投资、引才、奖励等扶持政策,促进特色产业加速集聚和发展。
二是强化财税扶持。在整合设立的市工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采取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等方式,着重支持园区特色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公共平台建设。市直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园区加大争取中央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的力度,争取更多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技改等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园区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统筹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企业挂牌“新三板”、技术创新、参与标准制定、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积极探索用地优惠转为厂房奖补,鼓励企业建设改造标准厂房。
三是改进金融服务。鼓励各大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发信贷创新产品,实行优惠利率,对园区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和服务。积极推进信用与担保体系建设,改善园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再融资。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园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产业发展基金等,为园区内各类企业提供高效、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进一步促进园区提升实力、跨越发展。
四是强化激励机制。研究制定科学的园区发展考评体系,重点考核园区的规模效益、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资源能源节约、生态建设和服务质量,推动园区做强企业、做大产业,促进企业专业化、产业集群化。加大园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主营业务收入、上缴税金等指标的权重,引导鼓励园区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