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州重点瞄准上海张江高科、未来岛等沪上高科技园区,发挥“南通市+通州区”人才新政叠加优势,推进人才工作全面对接服务上海,促进人才、技术等要素向通州流动。该区还独立实施“510英才计划”,先后资助人才项目159个,资助总额达1.24亿元。
探索“上海孵化,通州转化”人才工作新机制,去年底,该区结合产业、人才实际,出台《关于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人才引进、平台建设、金融扶持等6个方面出实招,形成通州特色“21条人才新政”。林凡是这21条新政受益者之一。
在人才接轨服务上海过程中,通州紧扣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采取“战略合作+项目落户”的方法,引进黄鹰、王用林、曾涛等一批高端人才落户创业,培育了天行健康科技、茵卡动力、派洲电子等一批“双创”人才。
2月中旬,王大庆创办的江苏博悦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和南通阿斯兰电气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以智能家居为主攻方向的创新创业合作平台。5月1日,在安徽合肥,上海绿地集团开发的房产项目样板房开放,其中最关键的卖点就是运用了博悦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
王大庆,东南大学硕士,曾就职于美国英特尔公司,是通州规模引进的首批沪上人才。如今,他创办的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6个。谈及落户通州的理由,这名年轻的CEO坦言,这项创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产业支撑,而通州的建筑业非常发达,有着巨大的客户群。
近年来,通州依托科技镇长团平台,联系上海交通大学等60多名高校专家来通州挂职,着重瞄准校地、校企间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和产学研长效机制的形成,积极走访企业征集技术需求,帮助企业与高校达成合作意向,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
在科技镇长团的牵线搭桥下,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全职引进上海奥威公司技术总监杨恩东博士,出任全资子公司南通江海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公司超级电容器方面的技术、生产、质检等工作,并配合超级电容器的市场开拓,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3月中旬,通州在《对接服务上海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吸引各类科技人才不少于100名,到上海挂职锻炼和培训不少于100人”等7个“100”目标。通州区人才办主任陈超介绍:“今年,通州将设立驻沪人才工作站,加强与上海人才市场、人才中介的业务对接,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同时建立离岸孵化中心,提升人才项目落地转化率,形成‘研发在上海,转化在通州’的态势。”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已经成为通州吸引长三角特别是上海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推动力。目前,通州已与国内外15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涵盖了上海80%以上的高校,落户人才项目211个,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46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