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曹炯芳调研湘潭农业工作激发发展新动能

6月13日,湘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前往多家农业企业和示范基地,调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曹炯芳强调,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市领导赵文彬、陈忠红、向敏参加。

当天上午,曹炯芳来到位于岳塘区的伟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察看了生猪屠宰流水线、冷链物流中心冷库,了解公司生猪精深加工及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情况。随后,曹炯芳前往位于雨湖区的湘潭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湖南菁苹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尚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国家杂交水稻泉塘子中试示范基地,分别考察农产品流通、水生蔬菜种植、设施蔬菜种植及水稻新品种示范情况,并考察了姜畲镇泉塘子村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农口系统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1号文件精神,以“三农”工作10个重大改革项目、10个重大建设项目、10个重大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湘潭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打造长株潭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基地,湘潭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明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逐步提档升级,农业农村项目建设有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优质高效特色正在形成。

在下午召开的全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座谈会上,10名农业企业代表围绕土地流转、科技创新、产业政策等内容建言献策。

曹炯芳指出,湘潭农业具有良好的耕作传统、水利条件、交通条件、市场环境,具备做大做强的优势。同时,湘潭农业的短板明显,规模小、布局分散、层次低、抗风险能力弱。当前,湘潭农业发展面临政策机遇、市场机遇、改革机遇。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激活了生产主体、市场主体的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倒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改进工艺流程、提升技术含量。与此同时,湘潭农业也在体制、组织架构、科技人才三个方面遇到了挑战。他强调,湘潭提出了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有效组织和管理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储存、物流、销售等环节,打造名、优、特、精、专的农产品,走质量农业、效益农业、高效农业路子。

曹炯芳强调,坚持农民增收目标不动摇。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出发点,要通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引领,充分挖掘农民一亩三分地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企业发展也要兼顾农民利益。坚持政策落实引领不走样。要用好政策,将惠民政策毫无保留地送给老百姓、企业,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让民众真正得到实惠。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不偏移。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农民要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农民要树立市场意识,企业要根据市场多样化、多层次、多链条、多形态的需求,配置好要素,生产优质产品,将资源转变为资金和资本,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坚持改革创新推进不懈怠。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以尊重农民自主权为前提,各级党委政府要保持头脑清醒,进行土地制度、经营方式、合作模式、投入机制的改革,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效益。

曹炯芳要求,坚持品牌特色亮点不松劲。农业要以品牌立业,以特色兴业。针对已有的产业、产品,强化设计、加强营销,在包装、宣传、推介上做大文章,使农业企业做得更大、更专、更强、更优。坚持项目载体支撑不放手。注重农业项目化、产业化,坚持农业资源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工业向功能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坚持全党重视不走神。农业关系国计民生,要高度重视,树立党管农业意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提升农业经营层次,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