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统计局农业科发布的一季度农业经济数据显示,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稳步提升,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全市农业生产取得良好开局。
今年以来,我市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努力提升“三农”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一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市共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4亿元,增长1.8%;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40.2亿元,增长7%。在相关项目资金推动下,我市生猪、粮食、竹木加工等几大主导产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很大程度消化了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一定程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春耕生产进展顺利。1-3月,全市供销社系统共完成农资销售4260万元,预计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52.5万亩,早稻播种面积可达150万亩,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节会和休闲农业发展加快,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仅中国第十四届杜鹃花展暨大美湘潭美丽乡村踏春节就吸引游客11万人次。1-3月,全市休闲农业预计实现总收入5.5亿元,增长8.5%;与此同时,我市农产品出口形势喜人。全市农村地区网络购销总额逾17亿元,其中农产品4.8亿元,雨湖区获批2017年“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试点区。
一季度全市农村经济运行态势来势较好,但也存在农村土地流转的瓶颈需突破、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缺口较大等问题,为此,市统计局农业科相关负责人建议,我市要充分利用中央相关涉农政策,加强项目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引导农民合理实行土地流转,不断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形成规模效益;尽快发挥农发基金的投融资功能,抓好企业帮扶,解决发展难题;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伸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确保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