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2014年,株洲十大经济新闻回眸

编者按

2014年,转眼即逝。

这一年,人们认识了一个新名词——“新常态”。在经济生活中,人们隐约感觉到,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在萌生。不论是企业家,还是政府层面,都在变换节奏;农业、工业或服务业领域的经济细胞,都在努力适应这种“新常态”。

这一年,人们发现,以前常说的“高速”增长,渐渐被“中高速”所代替;轨道交通、汽车、信息等产业先后迎来大手笔,株洲的产业蓝图越发清晰;民间资本迎来正名,活力创新成为回荡在株洲大地上的关键词……

2014年,株洲日报报道了许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经济事件。在此,梳理出去年的那些经济大事件,以回味当初的那份变革潮涌。

总结,是为了更好的出发,我们相信,正能量的火炬还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传递。(株洲日报记者涂志佳黄进摄影谭清云)

壹装备“出海”轨道交通迎来跨越

【相关新闻】

《南车株机签下逾20亿美元大单》

《南车株机昨签下超1亿美元海外订单》

《中国首列最高速度米轨动车组昨下线》

【关注理由】

以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为首的轨道交通装备龙头企业表现抢眼。3月,南车株机拿下南非20亿美元订单,是我国目前轨道交通行业拿到的最大订单;6月,南车株机又与埃塞俄比亚敲定了35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合同;12月,我国首款最高速度米轨动车组在南车株机下线,顺利交付马来西亚。

去年,我市轨道交通产业预计可实现总产值760亿元,其中南车株机有望达到250亿元,南车株洲所逾200亿元。今年,整个轨道交通行业目标破千亿,这也将是我市五大产业里,率先突破千亿元的产业。

贰保护“母亲河”,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相关新闻】

《三年计划投入百亿护湘江》

【关注理由】

保护和治理好湘江,既是民生所望,也是转型升级的题中之义。4月,我市通过了株洲市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我市计划用3年时间,总投资101.1亿元,完成895个治理和保护项目,确保湘江株洲段及渌江、洣水等主要支流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Ⅲ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Ⅱ类标准。

问渠哪得清如许,湘江绿波入眼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湘江综合治理次第铺开,一条充满绿意的母亲河,将在不远的将来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