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2014,株洲年度生态热点事件盘点(中) 旗滨玻璃绿色搬迁

【核心阅读】

一个城市的升级,从产业开始;一个产业的升级,从一个个项目开始。

2014年,株洲生态建设、两型产业风生水起,一个个绿色项目遍地开花,以项目为载体,在能源结构、工业生产、体制改革等各个领域,掀起两型之风:清水塘老工业区首个实行的绿色搬迁项目—

—醴陵旗滨玻璃,为清水塘环境整治开了一个好头;长株潭地区首个风电项目——渌鸿风电场并网发电,打破了风电零的记录;株洲市首个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诞生,全省首个光伏蔬菜大棚诞生;

环境整治领域首向社会资本打开大门……

这些项目勾勒出2014年株洲两型建设的新形象。

【产业升级篇】

1、醴陵旗滨玻璃绿色搬迁

作为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首个绿色搬迁项目,自今年8月点火以来,已成功生产合格玻璃47000吨,日产量远超株洲原厂。

搬迁后的醴陵旗滨玻璃,在环保方面投入达2.5亿元,引进了污水处理、脱硫脱硝、余热发电设施等最新生产工艺、环保设备,生产效率提高了20%,污染大大减少。

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醴陵旗滨玻璃4号、5号生产线已进入厂房建设阶段。预计到2015年6月,5条生产线将全部实现投产。届时,企业年销售收入可达50亿元。

2、首个“工业化住宅”项目启动

没有切割机的刺耳噪音,没有漫天飞扬的尘土,没有散落各处的建筑垃圾,工地只需打好地基,楼板、墙板等一系列盖楼所需要的构件,都在工厂里完成预制生产,运到工地后,现场“组装”即可。

今年5月份,首个“工业化住宅”——位于云龙示范区的云龙现代服务业总部园项目和兴隆山公租房项目先后启动。

而根据最新下发的《省政府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省要力争保障性住房、写字楼、酒店等建设项目预制装配化率达80%。对住宅产业化或预制装配化率达到50%且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二星和三星标识的建设项目,给予财政奖励。

3、扩大排污权交易范围

10月起,株洲市所有工业企业排污都要购买“排污指标”,交易内容在原来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污染物基础上,新增氨氮、氮氧化物、铅、镉、砷5项。除此之外,排污费征收标准也作了调整。根据国家相关文件,2015年6月底前,各省要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至不低于每污染当量1.2元,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五项主要重金属(铅、汞、铬、镉、类金属砷)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至不低于每污染当量1.4元。

【能源结构篇】

1、长株潭首个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9月底,株洲县龙潭乡辖区内的渌鸿风电场一期部分并网发电。截至目前,发电量达300万千瓦时。

作为长株潭地区首个大型风力发电场、长株潭十大“两型”项目,渌鸿发电场一期全部并网发电后,预计每年将提供上网电量7147万千瓦时,可满足我市5万多户家庭用电一年,二期工程年发电量达7100万千瓦时。

2、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10月底,我市首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点火试投产。这是长株潭地区首家、全省第二家垃圾焚烧发电厂。据介绍,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占地面积176.7亩,总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年发电量约1.5亿千瓦时,年可节约标煤30多万吨,降低碳排放9万吨。

3、株洲诞生首个家庭光伏发电站

5月,株洲县小伙李游花10万元在自家楼顶安装的光伏电站,顺利并入国家电网。作为我市首个并入国家电网的居民分布式光伏项目,截至目前,该电站总发电量上千度,预计一年可“卖电”赚上万元。

不仅如此,光伏发电对环保、节能降耗意义重大。以李游家为例,其一家每年可节电2000度左右,若有3万户家庭使用,那么每年可节约近6000万度电,相当于节约2亿多吨标准煤。

目前,株洲电力部门已受理18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其中5个已经并网,10多个企业的厂房屋顶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

【改革创新篇】

1、环境治理领域首向民间资本打开大门

10月底,株洲率先在全省推出38个公共领域项目,其中,南州新区供水厂及污水处理厂、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等环境治理工程,更是首次面向民间资本“抛绣球”。据了解,目前前一个项目已接触十几个民间资本;后一个项目已经进入招标公示阶段,深圳一知名餐厨废弃物处理专业公司纳入后备。

2、建立企业环保及诚信信息公开制度

9月,《株洲市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出台,筛选全市153家国控、省控以及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并进行公示,其中4家获评“环境诚信企业”,4家被列为“环境风险企业”,2家为“环境不良企业”,其他的为环境合格企业。

【生态快评】如何发展株洲环保产业?

近几年,随着全社会对生态建设的注重,环保产业成为新一轮蓬勃兴起的产业,株洲有望分一杯羹。要发展环保产业,株洲的着力点在哪里?

笔者认为,环保产业属典型政策驱动型产业,政府的环保政策和行为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分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政府的环境保护诉求是环保产业的发展要素之一。

现在环境质量、污染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这将激发各个细分市场,直接惠及各专业治污企业。

在笔者看来,要将从严的环保要求转化为切实的市场需求,政府至少需要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打开门、把好关。

打开门,就是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才能让企业有参与的渠道。

把好关,则是指严格执法和处罚。毕竟当污染付出的代价不够分量时,天生逐利的企业难以对治理上心,相关的治污需求也就无法得到充分释放。

另一方面,要出台政策服务环保企业的发展。环保的治理需求,是一年年扩大的,目前的市场需求也许还不能完全满足所有企业的胃口,但是,未来的发展前景没有人会怀疑,因此,当下阶段,可以出台适当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练内功,提高环保技术,做优环保产品,为未来抢得先机集聚能量。(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