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蕲春县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八里湖办事处,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蕲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县政府各部门:

《蕲春县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7月26日

蕲春县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步伐,发挥项目带动效应,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关于下发〈2016年度湖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市场主导、抱团发展、务求实效”的原则,以“中国艾都、电商兴县”为基本定位,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发挥政府在整合社会资源的不可替代作用和示范县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电商发展,建立县有中心、镇有站、村有点、户有店的一体化电商体系,促进蕲春电商健康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至2019年底,建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一个智能化的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一个多元包容的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一个“一县一品”线下体验馆;培训各类电商人才10000人次;建成15家乡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200家一类村级服务站,100家二类服务站;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销售额、带动村民创业就业、贫困村电商扶贫、农产品上行等指标步入示范县前列;实现物流快递业务村级全覆盖,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到镇级24小时到达,县级到村级48小时到达,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发挥项目示范效应。

三、重点工作

建立及运营蕲春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利用闲置厂房和空置场地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采取政府投资、公司运营的模式,筛选具有一定实力和电商运营能力的企业具体负责电商入驻、人才培养、创业孵化、品牌推广、在线支付等基础服务。按照县级品牌的规划和要求筛选包装特色产品,培养电商龙头企业,统一仓储配送、统一营销宣传、统一网络策划,做好品牌培育、网站托管、IT外包、美工、客服、线上业务操作、流量管理等工作,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完善镇村服务站服务功能。乡镇级电商服务站是县级综合服务站功能的延伸,主要提供当地特色农产品展示、初级电商基础知识辅导、创业咨询和指导、物流配送和中转、电商氛围营造及宣传、网络代购代销、在线支付等服务,同时提供农资电商服务和生产性贷款服务;村级服务站提供网上代买、农产品上行、快递收发、电商培训人员上报、农产品展示、便民缴费、网络金融服务、青年和种养殖大户创业指导、生产服务等,承担所负责村的农业生产面积或产量、农产品上市时间、质量和技术水平、传统销售渠道及比例、自主品牌拥有等数据统计上报工作,为县级公共服务中心提供大数据支持。

构建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发挥商务部门职能作用,推进阿里巴巴菜鸟物流与县内邮政、申通、圆通、韵达等15家快递企业的合作,实现多站合一、资源整合、市场运作、成本下降;扩大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规模,适时建立冷链仓库,植入物流配送公共信息交换系统和配送终端跟踪查寻系统,提供资质认证、车货交易、定位跟踪、信息发布等服务。在乡镇设立快递物流分发配送中转站,村级设立物流配送点。县级配送中心面积3000平米以上,乡镇服务站50平米以上,村服务点20平米以上,构建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

加快电商人才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样的人群需要补什么样的电商知识”的原则,依托具有资质和知名度的培训机构,充分利用淘宝、京东、1号店等电商平台的培训资源,分批次对政府部门、企业管理人员、电商实操人员、创业青年、大学生、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开展多层次、多维度、有针对性的、实战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带动县域电商快速发展。

加快农产品上行步伐。

1.多平台引进。发挥电商平台的各自优势,加快京东、苏宁易购、供销E家、邮乐购、唯品会、拼多多等众多平台的引进,拓展农特产品B2B、B2C、C2C等销售渠道,带动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标准化,逐步形成开放包容的多平台上行格局。

2.全方位服务。针对不同的农产品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对有优质产品又有电商基础的专业合作社,提供流量获取、搜索优化、爆款打造、直通车等服务;对有产品却缺乏电商经营能力的,其产品交给专业运营公司打造,实现“农民专注种植、专业公司专注上行”的互赢局面。

3.扩大网络营销。组织举办网商采购大会、农特产品网销推介会等双向农网对接活动,鼓励涉农企业与阿里、京东、苏宁易购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合作,使本地更多的农特产品能够上线推广和交易,促进线上线下交易融合,扩大农特产品的上网销量,提高县域电子商务交易额。

4.提供数据服务。定期统计全县农产品生产面积、产量、上市时间、质量和技术水平、传统销售渠道及比例、自主品牌情况、全县快递物流量、村淘、京东等平台销售数据,倒推全县农产品上行主要产品和数量,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加强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加强地标产品的品牌培育。着力提高“三品一标”商品的商品化率,开展地标产品品牌策划、营销、推广和比较优势分析,打造独具本地特色的标志性农产品品牌,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提升农特产品上网、进城的综合竞争力。

2.开展农特产品标准化建设。加强对农特产品全供应链包括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装卸、配送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和监控,积极探索建立“来源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责任可究”的质量保障体系。

3.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和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农户和涉农企业的品牌意识,鼓励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进行有机、绿色及质量体系认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打造精品名牌。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地理标志协会走品牌化网络营销之路,积极争创著名商标,建立体现蕲春特色的公共品牌。加强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质量管控,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编码标识,实现农产品全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监管体系。

建立“一县一品”线下O2O体验馆。按照省网商协会“一县一品”的发展思路,主打“李时珍”品牌和“中国艾都”名片,将全县各企业生产的蕲艾系列产品在体验店进行集中展示,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扎实开展“电商扶贫”。实施“1+2+5+10”工程,每个村级服务站定向跟踪指导2家区域内种养殖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开5个网店、微店,帮助10个贫困户脱贫致富。从免费培训、扶贫贴息、小额信贷、信息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帮助贫困群体、残疾人从事电子商务行业,优先安置贫困户到电商产业园落户创业,广泛开展贫困群体专题培训。服务贫困人群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就业,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安排适当产品、适当岗位帮助低收入人群、残疾人实现就业,创新“电商+基地+农户”模式,引导贫困户产品加入龙头电商企业供应链。鼓励低收入人群、残疾人在网上开店创业,适时举办供销对接会,引导电商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精准对接,定向供应。

四、实施步骤

启动实施阶段。在全县范围内通过电子商务培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全力营造发展电子商务的舆论氛围。按照县政府关于农村电子商务整体规划和目标,统筹利用好发展电子商务有关政策,加快各项工作推进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体系,满足网上购物和营销的需要,迎接国家中期验收。

总结推广阶段。完善已建立的农村电商一体服务体系,拾遗补缺,不断挖掘和借鉴新的、有优势的产业及发展经验,有效促进我县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蕲春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商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牵头负责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事务的组织协调及日常事务的处理工作,负责编制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制定电子商务奖励政策,负责国家和省组织的电子商务项目绩效考核等工作。

强化资金支持。除国家专项资金外,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的配套资金用于重点支持电子商务重大项目建设,农产品上行激励,奖励国家、省、市、县认定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县级示范服务站、村级示范站,支持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加强电子商务相关培训宣传以及电商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监管平台、行业统计、诚信建设等工作。

强化政策支持。对入驻我县的电子商务企业,在土地、资金、人才引进等资源保障方面要给予适度倾斜,对电商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政策,确保项目落地,保障我县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

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县发展电子商务规划和有关政策。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研讨会、座谈会、讲座、创业比赛等活动,提高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提升电商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能力水平,营造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蕲春县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资金使用计划表

附件:

蕲春县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资金使用计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 目

合计

财政资金使用计划

中央

资金

县级

配套

2200

2000

200

1

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费

350

350

2

购买第三方服务商运营服务费

80*2

160

3

公共服务中心,阿里、京东、苏宁、供销E家等运营中心租金、水电、宽带

220

200

20

4

农产品上行营销及宣传

160

100

60

5

农产品品牌培育

50

50

6

乡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

120*2

240

7

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及仓储配送中心建设

400

400

8

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及技能培训

200

200

9

“一县一品”线下O2O体验馆建设

50*2

100

10

电商扶贫和追溯体系建设

120

100

20

11

电子商务宣传推广及其它

50*2

100

12

电商发展专项资金

100

100

2.县级配套资金可用于镇村服务站销售激励、农产品上行奖励、阿里巴巴京东服务中心工作经费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