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武汉市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

目 录

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商务发展的现实条件………………… 2

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体系逐步完备………………… 2

对外贸易成倍增长,外贸结构不断优化………………… 4

内资聚集效应凸显,区域合作上新台阶………………… 5

利用外资质量提升,经济拉动作用显著………………… 6

国际工程成倍增长,境外投资加快拓展………………… 7

口岸建设全面发展,综合功能快速提升………………… 8

二、“十二五”时期武汉商务发展的形势展望…………………10

三、“十二五”时期武汉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2

指导思想……………………………………………………12

发展目标……………………………………………………14

四、“十二五”时期武汉商务发展的主要任务…………………15

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促进城乡市场一体繁荣…………15

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21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24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有效利用外资…………………25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29

加快口岸“大通关”建设,提升口岸服务功能…………32

五、“十二五”时期武汉商务发展的保障措施…………………32

体制保障措施………………………………………………33

政策保障措施………………………………………………33

环境保障措施………………………………………………34

项目保障措施………………………………………………34

人才保障措施………………………………………………35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我市加快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全面贯彻落实湖北省“两圈一带”、“一主两副”、“武汉城市圈”等战略的重要机遇期;也是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商务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商务体制机制创新的攻坚期。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武汉市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本规划是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宏观指导和调控“十二五”时期武汉市商务发展,通过明确商务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将对推进“十二五”时期商务经济跨越式发展,进而带动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商务发展的现实条件

“十一五”时期我市商务实现快速健康发展,为“十二五”时期商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现实条件。“十一五”期间,全市商务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历史机遇,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克难攻坚,创新奋进,坚定实施扩大内需、开放先导战略,积极促进内外贸和内外资统筹发展,大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加速推进商务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提升商务经济发展质量,“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商务发展目标全面超额完成。

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体系逐步完备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8.9亿元,年均增长17.5%。其中,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两千亿元,达到2523.2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23.6%。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列第二。全市流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商业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市场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调控管理体系逐步形成。

到2010年全市各类连锁经营网点发展到6000多个,比“十五”期末增加3倍多。培育壮大了以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中商集团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在本地有号召力的商业连锁企业集团。武商集团、中百集团被列为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流通企业集团;新组建的武汉商联集团,跻身于全国综合商业集团第3名。2010年连锁经营企业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42%,比“十五”期末提高13个百分点。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推进,我市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九州通医药、商贸控股集团成长为“5A”物流企业,商贸控股集团连续三年进入“中国物流企业排名50强”。武钢、武烟、神龙公司获全国电子商务百强企业称号。

现代商贸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商贸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初步构筑起一环线体现繁荣繁华和便民利民、二三环线体现集聚辐射功能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特色鲜明、配套齐全的商业网点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市商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650亿元;重点商业集团向省内各市州县拓展连锁网点254个;社区商业“双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建成“农家店”2200余家,实现乡镇全覆盖,行政村覆盖面达90%;商品批发市场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市登记注册的商品交易市场已达637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70个。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6家百货店经国家商务部认定为“金鼎百货”店,市场消费“放心工程”深入实施,猪肉、豆制品、酒类等流通市场不断净化,二手车交易、典当、拍卖等特许经营行业进一步规范。全市初步建立起重要生活必需品及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在应对2006-2009年粮、油、猪肉价格异常波动和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以及2010年防汛关键时段发挥了保障市场平稳运行的积极作用。

对外贸易成倍增长,外贸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14.7亿美元,年均增长23.9%,其中出口300.1亿美元,年均增长28.1%,进口314.6亿美元,年均增长20.6%,进口主要产品为铁矿砂等资源类产品和国外先进技术设备。2010年我市进出口总额达180.5亿美元,是“十五”期末的2.9倍,其中出口87.5亿美元,是“十五”期末的2.4倍。我市对外贸易在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中稳居首位。全市出口基地建设初显成效,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迅猛,出口大商品大企业明显增多,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良好,服务贸易出口开始起步,我市外贸发展实现明显转变。

经过五年的培育和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科技兴贸基地”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对全市外贸出口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机电、高新产品出口突飞猛进,成为我市外贸出口的主要支柱。2010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63.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3.9亿美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5.7倍和7.3倍,占全市出口的比重分别为72.9%和38.7%,比“十五”末分别提高35.6个和22.4个百分点。出口大商品、大企业大幅增加,出口过亿美元的商品由“十五”期末的5个增加到12个;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由“十五”期末的3家增加到7家。加工贸易突飞猛进,2010年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达47.9亿美元,占全年出口总额的54.7%,是“十五”末的7.6倍。直接与我市发生贸易往来的国家由2005年的173个发展到183个,贸易额超亿美元的国家或地区达13个。欧盟、美国、香港、日本、东盟等5大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6.5%,对非洲、拉美、澳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份额也比“十五”期末有所提升。服务贸易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服务外包企业达到500家,从业人员5万人,服务外包出口2.1亿美元,金融后台服务和研发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IBM武汉软件项目中心、惠普离岸外包研发中心、法国电信联想利泰研发中心等企业研发中心相继在汉营运。

内资聚集效应凸显,区域合作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引进市外资金1690.7亿元,年均增长23.0%,引进总部企业27家,总部经济发展位居中部地区第一。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沿海地区和大中型城市为重点,先后与广州、上海等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战略合作伙伴,积极推动与西安、哈尔滨、长春等城市的战略协作,主动加强与长沙、南昌、郑州、合肥、太原等省会城市的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和参与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武汉区域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推进我市与中央大型企业等的合作,大力引进总部经济。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

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多次受到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表彰。据统计,五年共实施对口支援与帮扶项目193项,援助总金额6100.4万元,其中市财政援助4020万元,其他援助2080.4万元,项目合作金额9.77亿元。帮助解决了郧西、来凤、秭归、兴山、五峰等受援地区群众饮水、就医、教育等民生问题,促进了对口支援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积极参与西藏乃东、新疆博州的对口援建工作。

利用外资质量提升,经济拉动作用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30.5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62.5%,利用外资规模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位居榜首。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911项,投资总额219.8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59.1%,合同外资194.5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倍。

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升,领域进一步拓宽,方式不断更新。外资对全市优势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贡献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新批总投资额过千万美元的大项目182项,较“十五”期间148项增长22.9%;共引进1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汉投资项目33个,较“十五”期间增长了17.9%。引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利用外资项目364个,投资总额42.1亿美元。“两型”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明显增多,共有415个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两型项目”落户武汉,占全市新批项目总数的48%。累计批准外资并购项目60个,是“十五”期间并购项目的4.6倍,通过并购方式共引进外资4.5亿美元。现有企业增资扩股踊跃,累计增资项目449个,较“十五”期间增长39.0%,合同外资增资33.3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2倍。一批优质外资项目的引进,推进了全市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使利用外资成为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十一五”期末与“十五” 期末相比,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收入由1352亿元增至2537亿元,增长87.6%;纳税总额由79.9亿元增至205亿元,增长156.6%;全部企业盈亏相抵盈利由52.3亿元增至167亿元,增长219.3%。“十一五”期间,外商投资企业吸纳就业24.4万人,比“十五”期末净增7.5万人。

国际工程成倍增长,境外投资加快拓展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24.2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4倍多,年均增长52.1%。5年累计对外派出劳务人员17118人次,比“十五”期间增长80.8%。其中2010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2.2亿美元,是“十五”末的7倍多。

五年间,全市外经企业共承接海外承包工程项目158个,累计新签合同额达34亿美元,其中总承包项目57个,占项目总数的36%。对外工程承包出现由低端向高端市场转化,传统市场向多元化市场发展的趋势。承揽合同额过亿美元以上的项目共7个,合同额过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共11个。五年间新增境外投资企业55家,平均单项投资额由“十五”的179万美元增长为309万美元,增长近1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呈现出由贸易型向生产型转变、由一般生产加工型向高新技术研发型转变、由投资制造业向境外资源开发拓展、由投资经济领域向投资文化领域延伸等良性发展态势。外派劳务工种由原来的海员、建筑工、油轮服务生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软件开发、护士、图纸设计等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特别是欧洲和北美地区的高端人才需求,成为我市外派高级劳务人员输出的一个新领域、新亮点。江夏和黄陂两个外派劳务基地的初步建立,为经营公司和劳务人员之间搭建了一个及时有效畅通的沟通和服务平台,形成了经营公司-外派劳务基地-外派劳务人员三环紧扣、密切相关的专业化分工体系。

口岸建设全面发展,综合功能快速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市口岸建设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水港空港并举、铁路公路补充、特殊监管场所为网点的全方位开放、功能布局合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中部枢纽口岸格局。水运口岸通关效率和辐射能力不断增强,航空口岸稳步发展,铁路口岸业务恢复增长,公路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航空口岸开通了武汉至香港、澳门、台北、日本福冈、韩国首尔、越南胡志明市等国际航线,以及武汉—广州—巴黎等17条航班号共享航线和一条货运航线。我市获批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具有航空落地签证权和台湾居民入境签注点的城市,2010年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数为“十五”期末的1.4倍,武汉机场已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的国际航空枢纽港。新开通的香港—武汉—成都国际货运航班,满足了高新技术企业对航空运输的需求。武汉港获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每周武汉至上海港有33个固定班轮,6个直达至上海洋山港的江海班轮。阳逻港口岸联检大楼投入使用,阳逻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开始建设,港口吞吐能力达80万标箱。受益于武汉港开通“江海直达”航线,湖南、重庆、四川、河南等省市的外贸货物在武汉港中转量持续攀升。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投入使用,铁路口岸设施和监管查验设施加紧建设,江岸货站铁路口岸搬迁工作有序开展。公路口岸围网、卡口、熏蒸房、仓库等监管和配套设施已建好并投入使用,2万平方米的联检大楼2010年底建成使用。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封关运作,服务范围涉及湖北、广东、江西等十省市,已为70多家企业提供通关服务,通关量及税款均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内陆海关首位。武汉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全面拓展,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货物查验场地。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全市商务事业坚持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善谋实干的五年;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开放先导战略,积极促进内外贸和内外资统筹发展的五年;是大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各类商务骨干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五年;是商务经济加速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发展质量的五年;也是我市商务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发挥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作用最为有效的五年。武汉商务的长足发展,为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武汉商务发展的形势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时期,我市商务发展将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既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机遇,也要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

从国际看,尽管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够强,主权债务和金融体系风险远未消除,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国际经贸关系更趋复杂,但世界经济逐步调整复苏,全球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酝酿新的重大突破,“内生化”、“低碳化”、“高端化”发展模式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主要发达国家实施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外需、加速国际资本流动的客观作用,对我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从国内看,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国内市场的总需求将不断扩大,居民消费将加快升级,国内市场将更加广阔,有利于我市加快吸收国内外产业投资,有利于我市将市场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有利于我市内生型经济发展获得持续动力。同时,国家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有利于我市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武汉商务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我市看,武汉已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国家多重战略机遇叠加赋予了我市商务发展广阔平台。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产业、科教和人才优势,既有利于争取国家重点产业布局、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又有利加强与武汉城市圈、省域副中心城市、以及沿江城市群开展经济协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着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同时,我市明确“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创新型城市,特别是高铁经济的兴起,将加快我市经济与全国主要经济圈、重要城市的经济融合,这些都将为全市商务经济发展提供最直接、最有效、最强大的支撑。

“十二五”期间我市商务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是: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流通现代化水平和聚集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利用内外资规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推进有待于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有待创新;对外贸易总体规模仍然偏小,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企业“走出去”的竞争意识和能力不够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有待提升;外资、外贸、外经联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商务主管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和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着力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走出一条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流通促进大发展的新路子来解决。

三、“十二五”时期武汉商务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及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协调发展为重点,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坚持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需相结合、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快发展与保障民生相结合、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相结合,不断提升商务经济整体竞争力,开创武汉商务经济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将武汉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时尚消费中心和重要开放型经济中心。

依据以上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商务工作必须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始终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把商务科学发展作为“十二五”商务工作的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着力扩大内需,推动对内对外开放,促进商务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努力推动商务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好商务经济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引领作用。

坚持把商务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十二五”商务工作的主线。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提升流通服务能级。创新“外资、外贸、外经” 联动发展新模式,提升开放水平。以推品牌、筑平台、促联合为抓手提升区域经济合作层次。口岸建设要完善功能,实现口岸综合协调发展。

坚持把商务协调发展作为“十二五”商务工作的重点。统筹协调好商务发展的规模与效益、质量与水平间的关系,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协调好进口与出口的关系;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协调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关系;充分发挥武汉内生型经济为主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内外贸易在拉动消费、引导生产、扩大就业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

坚持把商务创新发展作为“十二五”商务工作的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商务经济模式,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全市商务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集聚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环境,吸引创新人才,努力培育武汉商务国际国内竞争新优势。

坚持把商务整体竞争力提升作为“十二五”商务工作的目标。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努力增强全市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把培育竞争力落实到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上来,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商务经济发展。

发展目标

转变商务发展方式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商务指标在中部地区居领先地位,力争在全国位次有所提升。商务经济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强化,基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流通市场体系,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商贸企业;全市外向型经济有明显提升,对外贸易、利用内外资、对外经济合作有新的突破,开发式对口支援和帮扶取得新进展。

主要指标: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年均增长15%,到2015年突破5000亿元;

——全市商贸企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5%,到2015年突破1500亿元;

——全市对外贸易力争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6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到176亿美元,年均增长15%,进口年均增长15%,保持与出口增长同步。服务外包力争年均增长40%。

——全市利用内资力争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达到1018亿元,引进总部企业100家。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力争年均增长12%,到2015年达到58亿美元,新批合同外资增长15%。

——全市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力争年均增长18%,到2015年达到28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力争年均增长20%以上。外派劳务人数在“十一五”年平均外派劳务人数的基础上增长15%,5年累计派出21114人。

——口岸货物吞吐量力争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达到2000万吨,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数突破100万人次,新开4-7条国际航线。

四、“十二五”时期武汉商务发展的主要任务

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促进城乡市场一体繁荣

1、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完善流通网络

进一步完善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加强特色商圈建设。按照“提升品位、完善功能、丰富业态、美化形态”的思路,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购物便利、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特色商圈,重点提升解放大道中段、江汉路-六渡桥、汉口沿江商务区、王家湾、钟家村、中南路、鲁巷、徐东、武昌临江商务区和红钢城等10大商圈的商贸服务能级。积极培育宝丰、汉西、古田、后湖、黄孝河--竹叶山、二七、五里、墨水湖、街道口、南湖、白沙洲、关山、杨春湖、红卫路、八大家等新兴区域商业中心。以两江四岸江滩为依托,打造有滨江特色的商业带。超前规划“轨道交通商贸业”发展,在轻轨和地铁沿线及其重要节点,规划发展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形成交通流通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武汉王家墩中心商务区建设,尽快建成集金融贸易区、金融博览区和综合居住区于一体,立足华中、辐射全国的金融、保险中心,以企业地区总部办公为主导、服务武汉先进制造业的现代商务区,打造武汉商贸金融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加强远城区商贸体系建设。根据我市“1+6”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推进商业发展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在原有城关镇、中心镇,采取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一批大中型商业发展项目建设。加快远城区中心商业街规划,以及东湖开发区、武汉开发区等新兴城区的商贸网点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完善农副产品产需连接平台,增强批发市场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信息、加工增值、质量安全、商品配送、环境保护的功能,提升农产品流通网络的标准和档次,努力改善农贸市场的经营环境,提高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水平。5年新增和改造升级农家店2000家,其中新增1000家,升级1000家。积极探索农超对接新模式,继续巩固“大中型超市+农产品直采基地”模式,大力发展“大中型超市+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户”模式,深入探索 “大中型超市+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模式。继续推进家电、汽车和摩托车下乡工作。

完善城乡现代批发体系建设。力争形成以中心城区市场和出省主干线周边大型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产地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流通体系。重点发展我市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批发市场和名优特农副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形成功能完备、高效畅通、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现代商品市场网络。重点培育以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中商集团为重点的生活资料市场经营主体;以白沙洲农产品大市场为重点的农副产品批发及冷冻物流市场网络主体;以九州通医药、新龙药业、国药湖北控股集团、同仁堂和工贸家电为代表的专业市场经营主体。

2、发展新型流通业态,促进业态优化升级

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现代流通业态。大力支持大型连锁企业继续加快区域化布局、增强辐射力、扩展网点覆盖面,提升门店经营能力。争取在“十二五”期末连锁等新业态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50%以上。积极引进国外新型流通业态,逐步实现业态多样化,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加快发展中百24小时便民店、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电视购物、邮政购物、直销、自动售货亭等新业态。鼓励大型工商企业集团加快电子商务建设,完善商品供应链。引导中小企业利用国家商务部“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经营规模。加快传统商品交易市场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改造升级,增强批发交易市场信息集成、商品集散功能。结合 “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不断扩展电子商务服务范围,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加快商贸行业节能减排和环保新技术的推广运用,配合“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商业”,引导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力争实现2015年全市商贸业节能降耗在“十一五”基础上再下降18%。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结合大型商业设施建设,重点沿三环线特别是在汉口北、天河、汉西、吴家山、舵落口、白沙洲等批发市场集中地区,加快现代批发物流业发展步伐。力争到2015年全市年交易额过百亿元的大市场突破5个,年交易额超过50亿元的大市场达10家以上。通过资本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传统物流企业改造升级和远城区专业市场改造升级,发展一批大型现代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企业。力争到2015年建成3A级以上大型商贸物流企业30家左右,其中5A级企业5家。有序推进冷链物流发展,积极推广应用冷链物流新技术,完善鲜活农产品加工、储存、配送设施,实现“十二五”期末冷储规模总量达到50万吨以上。探索医药物流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途径,逐步实现医药生产、交易、物流配送一体化。

3、优化商品结构,培育消费热点

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关注消费品市场细分新趋势,积极调整商品结构,适量引入国际大牌商品、高档商品,充分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需求,提升我市消费品市场档次。积极引导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模式。继续促进“节庆”主题消费、文化旅游购物消费,饮食文化消费等消费新模式。提升餐饮消费档次和规模,强化会展功能,拓展会展展销消费。鼓励发展市场主导、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共同参与的消费信贷。大力发展电子配送、网上交易等电子消费方式。

4、拓展服务消费,提升消费质量

围绕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升级,进一步推动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构筑城市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的商业服务体系,满足城乡居民便利消费、舒适消费、时尚消费的需求。

加快市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和新建居民社区服务业网点配套。加快制定生活服务业行业标准,开展企业分等定级工作,规范餐饮、住宿、美容美发等行业发展,着力提升城乡社区商业服务功能。以开展创建绿色饭店、绿色餐饮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打造特色餐饮街区,研发武汉特色菜品,培育一批运作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的餐饮住宿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推进“96580”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工作,采用“三网融合”技术提升服务功能、扩展服务领域、扩大覆盖范围。重点培育一批管理规范、运作高效、示范性强的家政服务业企业,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支持有实力的家政服务企业加强资本运作,深入社区,发展便民服务站点。加强家政服务业行业协会建设,制定行业标准,推进诚信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家政服务体系。

5、加快“老字号工程建设”,打造优势品牌

“十二五”期间,我市要重点发展药业、酒业、烟草、零售等行业老字号优势品牌企业4—5家,发展餐饮服务、食品加工、钟表眼镜、医药等行业老字号优势企业6-8家,扶持2-3家创业时间较长、声誉较好、影响较大而尚处歇业的老字号企业恢复经营。在江南、江北分别规划建设有一定规模、老字号相对集中的“汉商”风情街,集中展示武汉老字号的文化品牌、商旅氛围和风土人情,助推武汉老字号重振雄风。

6、规范特种行业发展,强化市场监控。

进一步规范发展特种商品流通体系及特种行业。加快发展旧货市场。加强拍卖、典当、直销、特许连锁等行业的分类指导和管理。进一步规范二手车交易。积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系统。建立规划统一、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加油站网络体系,调整规范以城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加油站为主导,县、乡道路沿线加油站、水上网点和农村加油点为补充的全市成品油供应网络。

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重要生活必需品及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和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有效实施对市场重要商品供求的调控,确保我市重点部位、重要时段相关物资供应充足、市场平稳、社会稳定。

加快完善我市肉类、酒类、豆制品类“放心工程”市场监督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立肉品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和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形成对问题肉品从零售、批发、屠宰到养殖层层追根溯源的能力,根本杜绝私屠滥宰。不断净化酒类流通市场,提高酒类检测防伪技术,强化完善酒类商品流通动态跟踪机制。积极完善豆制品市场准入制,健全豆制品生产经营监管体制。

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1、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质取胜战略、自主品牌战略,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科技兴贸基地、船舶出口基地以及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建设等,引导企业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发展出口支柱产业。大力推动新型显示、消费数码、光通信、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汽车电子、船舶、光伏产品、电子电器、精细化工、软件设计等产业带动性强和劳动就业贡献大的产品出口。力争2015年基地出口规模占全市出口总值的70%以上,培育出口过亿美元的产品17个,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到80%和50%以上。大力开展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达60%,商务部认定品牌达20个。鼓励和扩大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成套技术设备和高科技产品的进口,积极引进专利技术和技术许可等,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市产业升级和发展。鼓励企业进口国内稀缺原材料、能源等战略性资源,满足我市生产需要,利用扩大进口推动出口。适当扩大高档消费品和新型消费品的进口,促进消费产品质量和结构的升级换代,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推动相关新型产业发展。

2、支持企业开展境内外营销。继续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巩固日韩、欧盟、北美三大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东盟、非洲、拉美、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加强国际经贸展会信息交流和参展团组的服务,积极推动市内企业联合组织推介团,与境外地方政府或商务机构洽谈合作。加大对我市在省外、境外举办展会以及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贸易展会的资助力度,力争每年全市参展企业数、展位数和成交额不断增长。鼓励和支持企业到海外重点市场设立销售子公司、产品分拨中心和售后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租借国外品牌、并购营销网络的营销途径。大力发展新型批发业,培育一批着眼国际、面向全国的专业外贸批发市场。加强对内对外贸易协同发展,组织专业批发市场赴国外参展促销,引导国外采购商到我市专业批发市场设点,打造国际化专业大市场。重点推动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等国际商贸交易中心建设,打造本地化国际采购基地,重点吸引中东、非洲、东盟、独联体等新兴市场专业买家。积极探索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转型升级,发展为以销售中东、非洲等地特色商品为主的海外小商品市场,促进武汉与新兴市场贸易双向交流,进一步提升我市商贸国际化水平。

3、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对重点出口企业、优势出口企业和潜力出口企业的分类指导。到“十二五”期末,力争有3-5家企业进入全国出口“百强企业”行列,培育年出口过50亿美元企业1家,年出口过10亿美元企业3-5家,年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10家以上。引进、培育、发展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自主品牌、营销渠道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出口企业集团。发展壮大以长航、鸿富锦、东风本田、武钢、冠捷、名幸电子、神龙汽车为龙头,以武船、武锅、东风汽车、中石化长燃、一冶、邮科院、长飞光纤等企业为骨干,以凡谷电子、鼎龙化学、天喻信息产业、远大制药等企业为基础的机电、高新产品出口企业集群。完善中小企业专业化服务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之间加强合作。组建中小外贸企业出口“孵化器”,对已登记备案但没有发生进出口业务的中小出口企业在会展活动、融资担保、技术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

4、积极调整贸易结构。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由单一的加工制造功能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领域延伸,由外资企业为主向内外资并举发展。着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商务会展等新型贸易服务,推动服务贸易迈上新台阶,服务外包出口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市出口增速,力争达到40%以上。推动我市离岸服务外包实现战略突破,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有较大国际知名度的离岸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充分利用东西湖保税物流园区功能,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发展国际第三方物流业务、转口及转运业务,使我市成为中部地区的转口贸易中心、国际采购中心、国际货物调配中心。

5、建立解决国际贸易争端长效机制。建立反贸易保护的预警监测机制,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完善争端发生后的快速应对机制,依据相关规则和国际惯例,认真做好磋商或启用争端解决机制的各项工作。支持我市机电、钢铁、船舶和高新技术等行业建立行业协会,共同应对国外对我市相关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等贸易摩擦案件,逐步形成覆盖全市重点行业、敏感产品的反贸易摩擦保护体系。强化规避非技术壁垒意识,主动引导产业向“两型”转移,积极降低单位产品碳能耗。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1、深化与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的经济合作。巩固我市与上海的战略合作,加强我市与广州的友城合作,拓展我市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城市以及重庆、成都、中部省会城市的合作。推动各区与外地城市各功能区的合作。依托武汉经济协作区、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协调会等区域合作组织,加强武汉与区域内城市的交流合作,促进中部地区及长江流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积极参加国家、省以及外地组织的各类大型经贸活动,重点引进国内500强等企业在汉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力争到2015年,在汉投资的中国500强企业达到180家。加大对大项目的引进力度,“十二五”期间,累计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00项;积极推进我市与中央大型企业的合作,新增央企在汉投资项目150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进总部企业100家。建立项目跟踪协调服务机制和信息反馈及通报制度,完善内资统计分析体系和内资项目资料库。

2、进一步推进武汉城市圈市场一体化进程。促进武汉与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发展。鼓励和支持城市圈有实力的企业集团采取总部及研发基地在武汉、生产基地在周边等形式,向城市圈拓展。加大与周边城市对口部门的联系力度,制定专项招商引资合作规划,大力推进重大项目、交通基础设施、要素市场与基地建设、旅游等专项合作。进一步推进城市圈产业“双转移”发展,突出区域协作的企业主体作用,促进城市圈市场一体化进程。

3、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工作。继续做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秭归、兴山、五峰县和对口帮扶来凤、郧西县工作,坚持政府推动和企业参与相结合、资金援助和经济开发相结合,开展“造血式”帮扶。创新对口支援帮扶体制机制,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发展。组织好多种形式的考察洽谈活动,协调项目进展,推动资金落实。认真做好援建项目的科学论证,确保对口支援和帮扶项目落实到位,重点解决受援地区群众饮水、就医、教育等民生问题。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1、突出产业招商。按照 “两型社会”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及我市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科学制定、及时优化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争取我市重点产业进入国家利用外资中西部地区产业指导目录。以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知名企业为重点对象,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效生态农业、低碳循环经济产业,推动我市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引导和推动现有外商投资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设备技术装备水平,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消除污染物排放,及时淘汰关闭高污染、高能耗和国内产能过剩的项目。力争“十二五”期间来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00家,新批投资总额千万美元以上项目突破200项。

2、着力引进现代制造业项目。坚持以大项目为支撑,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着力推进80万吨/年乙烯工程、东风本田二厂、神龙三厂、富士康武汉科技园、中芯国际武汉芯片等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继续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引进高端产业、高新技术、高级人才,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高新产业基地。

3、加快现代服务业开放发展。加快推进宜家购物中心、恒隆广场、武汉阳逻港三期、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韩国乐天百货、世贸嘉年华等项目,进一步促进现代流通、物流、旅游、文化创意、软件及信息、会展、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发展;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总部、区域总部、分支机构、后台服务中心,鼓励境内外资金参股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服务外包,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采购中心、核算中心等机构。

4、积极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准确把握国际资本流动趋势,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引资活动。继续巩固对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重点地区和国家的引资工作。关注台湾大企业的对外投资动向,做好台资重点项目对接。对东南亚国家,以吸引大财团为主,积极引进出口导向型项目、基础设施型项目和商贸物流服务业项目。对欧美国家,以跨国公司为重点,积极引进高科技项目、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认真研究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事故后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特别是日本汽车、化工等耗能产业对外转移情况,积极做好日本工业园规划与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武汉作为国家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政策优势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资源优势,加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统筹规划力度,引导各区开发区、园区结合产业特点,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错位发展,互利共赢。培育和建设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基地,着力抓好承接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区域产业转移工作。

5、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承载力。深入推进东湖开发区、武汉开发区扩园升级工作,大力提升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承载力。紧紧抓住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机遇,科学规划,高水平建设武汉未来科技城、中华科技产业园、光谷生物城、光谷金融港、新能源环保产业园、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等园区建设。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环保、高新技术服务等领域,加强与国内外高技术园区的交流合作,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吸附功能和带动作用。支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壮大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产业规模。支持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努力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生物食品、进出口物流和高新科技机电产品加工基地。

6、整合完善各类开发区功能。支持区位、交通、产业基础较好的工业聚集区开展横向整合,积极申报筹建省级开发区。强化各类开发区的承载能力和配套功能,进一步明确其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开放型经济增长板块。坚持把远城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为抓手,促进远城区工业集约式增长。积极探索直管、托管、代管、共建和一区多园、多区一园等多元化建设模式,鼓励发达地区的政府、社会经济组织、开发区、跨国公司、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共建。建立跨区域联合开发、委托企业成片开发等多元化开发机制,推行开发区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7、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建立科学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按照“招大、引强、选优”和增强产业配套的原则,大力推行组团招商、专题招商、园区招商、产业招商,积极开展委托招商、网络招商、驻点招商,着力推动企业招商、以商引商。切实抓好招商项目策划和储备,加强招商宣传和推介的针对性,扩大招商成果。进一步完善市区各级领导重大项目联系制度,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信息报告制度、重大项目跟踪协调督办制度,抓好重大项目促进和实施。推进利用外资多元化发展,鼓励外资并购和增资扩股,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转让股权产权、吸收风险投资,鼓励境外风险投资公司和机构来汉投资。认真做好国外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中长期项目规划,继续争取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商业性贷款,进一步提高利用国外贷款的规模和效益。强化项目招商,重点推动社会事业、节能减排、职业教育、湖泊和水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项目融资,促进国际资本与我市项目的对接。要树立产业链招商、集群化发展的招商思路,立足产业资源优势,设计、策划和包装一批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大,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重点项目。要把招商责任制与开展产业招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项目招商的考核责任制度,不断提高招商水平。加强招商队伍和网络建设,推进建立覆盖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和新兴资本市场的招商网络和联系交流机制;拓展和发挥我市境外招商首席代表作用,探索建立海外武汉招商队伍,培养一批懂经济、懂政策、懂外语的复合型专业化招商人才。

加快“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1、加快发展对外工程承包。支持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走出去”,着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对能源资源开发、汽车、钢铁、建桥、造船等优势企业及相关工程设计重点团队予以重点扶持,支持企业承揽高附加值的大型工程项目,促进对外承包工程逐步由传统的房屋建筑、道路等土木建设项目向石油化工、通讯电子、电气铁路、矿产资源、环保建设等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转变,不断提高项目规模、档次和效益。引导科研、勘测、设计、施工等优势企业内外联动,实现优势互补,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工程市场,更多地承揽包括勘探、设计、施工等内容的大型国际工程项目,鼓励以对外承包工程带动我市设备和材料出口,鼓励以技术授权、租赁设备、共同投保等非股权方式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力争“十二五”期间对外承包工程带动的货物、设备等出口规模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番。

2、积极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以贸易为先导、市场为依托、输出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管理和设备为重点,鼓励发展境外投资,有效转移我市过剩产能。力争“十二五”期间,境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鼓励以中百为代表的大型内贸企业到境外发展连锁业务,加快推动对外经济合作与内外贸的一体化,培育优势企业发展成为集境内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跨国企业。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引导“走出去”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联合,集群式对外投资,在境外建立工业园区或开发区。支持武汉钢铁公司、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优势企业参与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设立海外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支持企业通过境外投资规避贸易摩擦,获取资源开发权、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营销网络。

3、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多渠道搭建武汉企业对外投资服务平台,定期发布对外投资政策和投资项目信息,积极争取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我市境外投资企业提供广泛、及时、优惠的信贷、保险支持,解决企业融资等问题。加强商标、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在“走出去”中的利用和保护,加大对获得发达国家发明专利权的资助力度,培育和发展我市国际品牌。

4、推进对外劳务合作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对外劳务合作管理体制,提高依法管理对外劳务合作的水平,依法保护外派劳务人员权益。进一步加强对黄陂、江夏、新洲等对外劳务综合服务实践基地、对外劳务服务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打造规范运营、管理有序、监管有力的对外劳务运行机制。以对外劳务综合服务实践基地为重要载体,以对外劳务合作公司为主体,构建对外劳务服务保障体系和应急机制,加强对外劳务纠纷协调与维权,维护外派劳务人员正当权益和社会稳定。在确保外派劳务人员质量,且有安全服务保障前提下,大力拓宽对外劳务合作领域,加快改善外派劳务人员结构,逐步提高技术型外派劳务人员的比重。力争“十二五”期间外派劳务年均增幅达20%以上。

加快口岸 “大通关”建设,提升口岸服务功能

1、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武汉新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铁路口岸、航空物流园、公路运输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吸引外籍航空公司在汉建立基地,增加与亚洲重要国际城市航班,争取开通武汉至欧洲、武汉至美国航线。积极探索和推进水路联运、铁海联运、铁铁联运,积极发展江海直达运输,提升武汉综合交通信息枢纽功能。拓展电子口岸通关信息平台功能,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信息交换、共享,形成政府执法与服务、企业办事与信息查询的通关、贸易、物流一体化大通关信息体系。

2、提升口岸综合服务功能。争取国家尽快批准建设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以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为龙头,促进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武汉出口加工区、武汉天河机场、武汉新港等协同发展。推进口岸、保税监管网点、园区通关联动一体化,落实货物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推行分类通关改革,提高通关效率。实行担保通关,在企业提供银行等金融机构担保的前提下,采取先放后税等快速通关措施。积极争取设立武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争取我市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绿色通道”和直通放行资格、更多名优产品享受出口免验资格。

五、“十二五”时期武汉商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体制保障措施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商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现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转变。加强商务领域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商务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对商品服务市场监督的法制化、常规化,始终保持对各种商业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强化商务行政执法监管,逐步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提高商务执法的规范化水平。

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重视商务公共信息服务,及时向企业发布国家相应政策,提供可靠的境内外市场需求、投资环境、法律法规、企业资信信息。加强国内外市场商品监测,特别是重要消费品价格波动,确保市场平稳发展。

积极探索商务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相关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在协调市场行为、加强对外交涉、开展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形成政府、社会、民间多层商务协调机制。

政策保障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政府有关扩大内需、扩大开放、改善民生的方针政策,全面整合现有各种商务发展扶持政策,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研究出台一批新的促进商务发展的政策扶持措施,不断完善商务促进政策体系。

加强融资担保平台建设,鼓励发展企业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销售,发展出口退税质押担保,推动融资方式创新。

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创业”方针,继续鼓励和扶持民营中小商贸流通和生活服务企业以及外向型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吸引力,引导中小企业入驻发展。积极利用专业市场群以及外贸会展和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开阔眼界,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商贸信息引导作用,推动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结构升级。

环境保障措施

加快构建商务促进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改进服务方式,创造发展条件,完善商务决策机制,打造决策透明、运作公开、政策共享、平等发展的贸易与投资环境。深入推进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的办法,实现“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不断简化审批项目,优化审批程序,创新审批方式,缩减审批时间,减少收费项目,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商务发展环境。加大外商投诉案件的协调处理和督查力度,力争外商投诉回告率、满意率达到100%。

加大对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维护投资者合法利益。严查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商业贿赂和假冒伪劣违法行为。

项目保障措施

高度重视项目对商务工作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商务项目库建设,积极跟进新项目、大力推动已开工项目,准确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做好项目库动态更新工作,确保重点商务项目工作的有序推进。按照我市现代流通和服务业发展趋势,确保每年建成一批、开工一批、策划招商一批、跟踪推动一批、签约成交一批商务重点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市商务系统初步安排重点项目400多个,预计总投资9100亿元左右。其中商业流通项目166个;区域经济协作项目36个;利用外资项目179个;口岸建设项目13个。五年累计商业固定资产投资750亿元以上,年均达到150亿元,其中市级重大商贸项目21个,投资额337亿元。积极策划引进新业态,优化我市业态结构,稳步发展一批业态新、规模大、功能全的大型商贸服务网点。“十二五”期间策划商贸建设项目80多个,新增商贸业营业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人才保障措施

实施“人才强商”战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全面、适应国际国内商务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优化商务干部队伍结构,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加强商务人才储备。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将商务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加快商务机关作风建设,培养执政为民、廉洁自律、服务企业的高素质商务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