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红安打造人才高地 出政策建阵地优环境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作为地处革命老区、大别山区的红安,通过深化改革、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努力破解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难题,积极打造人才高地,推动形成了人才聚集的可喜局面。

深化改革,引才政策提档升级

2015年,红安县率先出台免费提供住宿、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及水电、免费提供公用电脑、桌椅等办公设备等十项免费服务和项目资金支持、创业补贴支持、担保贷款支持、税费优惠支持等八项支持政策,鼓励实习实训大学生来红安干事创业,掀起“创业来到大别山,成就梦想在红安”的创新创业新浪潮。

2016年,红安县又出台了《红安县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实施细则》等系列人才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打通引进高端人才的最后一公里。随后出台的《鼓励支持大学生到红安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的暂行规定》,积极对接各大高校,吸引大学生来红安实习实训。当年,吸引实习实训大学生突破2200多人。在强化软实力的同时,红安县积极完善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的基础设施,持续加强硬件建设,打好了招才引智组合拳,提升了聚才留才向心力。

2017年,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在各地悄然打响。红安县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招才引智新思路,在深入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单位调研的基础上,反复征求意见,经过数异其稿,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办法》,被社会称为“人才新政二十条”。仅2017年,全县引进科技副总和创新团队13个、高技能人才136人。人才集聚效应正在逐步形成。

搭建平台,阵地建设日趋完善

红安县着眼于“打造全省一流的人才创新创业超市”目标,在经济开发区建设1200平方米的人才创新创业超市,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证照代办、投资融资、财税代办、营销策划等40余项服务,致力于将人才超市打造成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孵化服务、经营服务、商务休闲的平台。

走进筑梦红安众创空间,在天天罐养工作室内,十多名员工熟练的将一盒盒罐头打包装箱,工作室内一片繁忙。筑梦红安众创空间前身为红安大学生创业佰昌孵化基地,该县投入80余万元对孵化基地进行了提档升级,设置了“科技企业、文创企业、机械制造企业、互联网+”四大区域,为创客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优质的服务,打造创新创业人才成果孵化的摇篮。

位于红安县城的蜂巢电商孵化器,占地面积7800平方米,目前已有入孵小微企业12家。蜂巢基地采取线上构建“印象红安”平台、线下打造“三一良品”特色农展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模式,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培训、物流、服务网点、产品营销和供应链“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是蜂巢基地给了我实现梦想的舞台,入驻2个月以来,我们的农产品销售突破3000单,销售额达11万元”创客黄冶东高兴地对笔者。

优化环境,人才发展氛围渐浓

“你好,我想了解下办理企业营业执照的具体流程。”准备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李争辉来到人才超市的服务柜台咨询。

“您填下基本信息表,再将身份证复印件提供给我们,我们可以全程代办服务。”人才超市服务人员张薛萍微笑着回答。

为了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红安县建起了人才创新创业超市,以“店小二”的心态为人才创业提供专业服务。

为了支持广大专家干事创业,红安县建立了县委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每名副县级以上领导联系服务两位专家,面对面倾听专家意见建议,帮助解决专家工作生活困难,积极鼓励专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安居才能乐业。近年来,红安县政府先后安排了300套人才公寓,已解决了320多名青年人才的住房之忧。

大力开展红安名师、名医、名匠、民间工艺传承人等评选表彰活动,不仅给予他们经费支持还为获奖者戴缎带、发证书,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对优秀人才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