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在汉开工 存储芯片规模化实现“零”的突破

自今年3月落地以来,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经过近一年的筹备调整,昨日正式在武汉未来科技城开工建设。

它标志着中国集成电路存储芯片产业,在规模化发展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这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有史以来最大单体投资项目,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单体投资高科技产业项目。

紫光集团董事长兼长江存储公司董事长赵伟国表示,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保障着国家信息安全,其中存储器约占集成电路产业的25%。

“这个项目对中国科技事业的意义,不亚于‘辽宁号’航空母舰出海试航。

该基地占地1968亩,由全国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紫光集团,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湖北省地方基金、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主要研发生产以3D NAND技术为核心的存储器芯片。

此前,为该项目组建的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7月成立。

本地最大的集成电路企业武汉新芯,成为长江存储全资子公司。

未来几年,在光谷东这片高科技公司云集的土地上,将建起3座全球单体洁净面积最大的3D NAND Flash FAB厂房、1座总部研发大楼及其他配套设施。

其核心生产厂房和设备,每平方米投资强度超过3万美元,创全国之最。

3D NAND即立体堆叠存储技术。

如果说2D闪存是建平房,3D NAND存储就是盖楼房,现在国际主流产品已经“盖”到48层,未来有可能到96层、128层,存储容量大幅提升。

据悉,存储器基地分三期建设。

一期工程预计明年完工进入设备调试,2018年建成投产,月产晶圆硅片10万片,相当于8.5亿颗芯片。

2020年,三期全部完工后,基地产能将达到每月30万片,年产值将超过100亿美元,形成设计、测试、封装、制造、应用等上下游集群。

大国竞争日趋白热化,紫光集团兼长江存储董事长赵伟国称——

“不做存储,将失集成电路半壁江山”

李墨 张珊妮

据海关统计,去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3139亿块,金额高达2307亿美元,而出口仅为693亿美元。

1614亿美元的进出口逆差,表明国内集成电路产品自给率偏低。

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实现自主可控,重任在肩。

近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出台,同时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旨在发展国产芯片,摆脱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在大国之间日趋白热化的“芯片战争”中,湖北被赋予国家使命——填补我国存储器芯片规模化生产“零”的空白。

昨日,光谷东,1968亩旷野一望无际。

240亿美元总投资中,一期80亿美元已到位。

3年后,这里将崛起一座“航母级芯片工厂”。

紫光集团兼长江存储公司董事长赵伟国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对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多。

当前,存储芯片占整个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约在25%以上,未来5年可能超过45%。

“对中国来讲,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如果不涉足存储领域,将会失去半壁江山。

他说,10年前,中国没有一块手机芯片是自主研发生产的,现在则是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制造商。

集成电路有一个非常残酷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就会迎来一次技术迭代,且投入巨大。

科技领域的发展,“一山放过一山拦”,必定曲折,但如果不做,将永远无法实现自主可控。

存储芯片的技术发展,从老百姓的手机就可反映出来。

32G或64G,这个“G”就是指的存储。

几年后,这个存储能力,也许会达到 1T,相当于1000G。

手机可以存储好多电影,照片也不用频繁删除。

项目全部投产后,基地研发和生产工程师,届时将超过1万人。

“基本没有普通工人”,赵伟国称,就连一线也是生产工程师。

因为从技术难度和投资总量看,这都是一场“世界战争”,它需要全球最好的人才,长江存储很快将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

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的正式动建,成为我省调结构、转型跨越的千亿级重大高科技产业项目,也是“国家战略推动、地方大力支持、企业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全新探索。

此前,我省已拥有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材料等相关企业60多家。

武汉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集成电路四大产业聚区之一。

作为项目承载地,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加快引进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环节的重点企业,积极构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体系,同时组建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工业研究院、国家IP交易中心,努力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