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仙桃市:开放发展,县域经济风起帆张

湖北日报讯图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邓伟周文霞代表(中)、庄光明代表(右)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访谈。

开放发展,风起帆张。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如何融入全面开放新格局,县域经济如何在开放发展中提质增量?

敢为人先激活开放发展基因

记者:仙桃是除武汉之外,省内最大的台商聚集地,天门也有“内陆侨都”之称。请问这种开放式发展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周文霞:旺旺集团是首家落户仙桃的台企,2001年建厂,经过10多年发展,一厂变八厂,年上缴税收由50多万元增长到1.2亿元,成为全市工业企业第一纳税大户。在旺旺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台企纷纷抢滩仙桃。

仙桃把对台招商作为主攻方向,主要是产业高度契合。台湾产业处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端,先进制造业比较发达,特别是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研发生产水平,其产业特质、层次水平与仙桃产业提升发展的方向十分契合。仙桃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紧靠武汉,有“昆山之于上海、萧山之于杭州”的区位优势。鉴于以上分析,仙桃确立“巩固三地、主攻台资、突破日韩、承接武汉”的招商引资思路,将台资作为主攻方向。

庄光明:天门是内陆最大侨乡,28万天门侨胞旅居世界40多个国家,拥有强大的实力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形成了“敢为人先、敢闯天下”的侨乡精神。

天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具备了侨胞回乡安居、回乡兴业的基础条件。我们积极搭建与侨胞沟通的平台,通过天商联合会组建海外天门商会、成立东盟湖北同乡会,启动侨胞回归工程,策划“侨乡风情园”项目,鼓励侨胞回乡发展。

去年7月,天门举办首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恳谈会,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代表和国际友人、国家“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专家代表等近600人出席大会。52个项目现场签约,协议总投资额286.5亿元。

用心服务台商侨胞引进来留得住

记者:仙桃和天门都是内陆地区,如何让台商侨胞更加热爱这片土地,心甘情愿留下来创业守业?

周文霞:之所以能创造台资扎堆集聚、台企扎根壮大的“仙桃现象”,关键在于历届仙桃市委市政府对台资企业始终如一的真情服务。

在服务台企上,仙桃坚持有求必应、无求也应,对台商台企做到情况第一时间了解、困难第一时间解决、需求第一时间满足。在仙桃职院开设各种培训班,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招工,目前为止没有让一家台企缺工。对落户台企,为其量身订制支持方案,“扶上马、送一程”。这几年,仙桃依托38平方公里的南城新区高标准建设仙桃国家高新区,同步规划建设台商工业园和电子电路产业园,为台企落户提供设施完善、环境一流的发展平台。突破体制束缚,促成仙桃海关开关运营,开启仙桃至阳逻港直通式通关,为台企提供经济、便利、高效的通关服务。坚持把台商当家人,把台企的事当家务事,让台商感受到“家人”般的关心,“家庭”般的温馨。

庄光明:天门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吸引侨胞回乡创业守业:交通区位良好,产业特色鲜明,投资平台完善。

天门是“1+8”武汉城市圈成员,拥有高速、铁路、水运、航空的综合交通格局,已形成纺织服装、机电汽配、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和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等两个新兴产业,还打造16个“园中园”,为中小企业轻资产进驻搭建了良好的投资平台。成立了东盟湖北同乡会,由麒麟(国际)投资项目咨询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麒麟(天门人)担任会长。聘请9名知名人士担任海外招商大使,进一步联络广大侨胞,宣传和推介天门投资环境、投资政策、重点发展产业和招商引资项目。做好侨商“安商”服务,对他们在产业资金扶持、行政审批、项目建设方面实施多种优惠,为侨商节约投资成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提质增效增加经济发展含金量

记者:如何抓住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契机,用开放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使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含金量更足?

周文霞: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仙桃要以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开放,努力推动仙桃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抓招商引资。聚焦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省”目标,大力推动企业设备更新、机器换人、技改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擦亮“沔阳智造”名片。把仙桃国家高新区建设作为主战场,以仙桃港口、仙桃海关、仙桃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争取将仙桃口岸纳入国家开放口岸规划。以更大力度推进“放管服”改革,把仙桃建成全省服务最优、效率最高、审批最少的投资洼地。仙桃与武汉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要主动对接武汉、积极融入武汉,推动仙桃与武汉同城一体化发展。

庄光明:天门有开放的基因,也应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来谋划新的发展。

首先要扩大区域交流合作,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湖北自贸区”和“一主两副多极”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融入圈域一体化发展。同时,把招商引资作为撬动天门经济发展的“第一杠杆”,在提高增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大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不断提高招商能力。继续出台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等,提升招商竞争力。力争年内新签协议项目220个,实际到位资金220亿元。此外,加大“一区三园”和重点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外资项目的会商研判,做好跟踪服务,促进外资项目落地,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培育外贸企业及出口产品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