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下午从湖北省经信委了解到:一季度,全省工业总产值、增加值两大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1573.9亿元,增长13.4%,同比、环比分别加快5.4和1.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也由前两个月的7.2%,回升至7.6%,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这两大指标表明,全省工业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其中,“好”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首先,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1至3月,受环保整治、压减产能以及价格核算等因素影响,冶金、石化、建材行业整体回落,原材料增加值增长2.3%,同比回落10个百分点。受原材料涨价、沿江生态整治等因素影响,化工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全行业增速大幅下滑,同比回落9.2个百分点。而建材行业,也受投资增速回落等因素影响,行业增速同比、环比分别回落6和2.2个百分点。
高耗能产业的增速放缓,为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提供了市场空间。去年,全省出台新经济16条,传统产业改造15条等措施,在壮大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两方面齐发力,为产业转型,提供政策保障。今年一季度,效果便显现。从新兴动能看,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达到14.8%,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0.8%,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受益光缆、计算机等电子产品需求旺盛,以及华星光电、惠科电子等重大项目投产,增加值增长29.7%,同比加快11.6个百分点。
从传统产业看,技术改造所带来的效果也很明显。食品行业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增加值10.2%,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汽车行业高速增长势头不减,行业增加值增长16.6%,同比加快3.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
深入行业内部分析,全省监测的406种工业产品中,242种产量实现增长,增产面为60%,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全省工业机器人增速由负转正,产量是2508套,增长21%,民营船舶产量为40.5万载重吨,增长33.7%,载货车的市场,也逐渐回暖,产量增长46.6%。光缆、计算机、平板电脑等,保持了去年的增长态势,产量分别增长了31.1%,19.9%和16.4%。
从各市州的增速看,一季度,全省各市州分化势头有所缓解。全省17个市州中,一个负增长,十个市州环比上升。增加值增速在10%以上有2个,其中,十堰取得了近7年来最好的成绩,工业增速排名全省一。这得益于占到全市工业八成以上的东风系列车企的发展势头,所带来的效果。
而荆门受益于重资产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新型招商模式,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增加值增速在8%-10%之间的,有5个地市州。其中,神农架林区表现抢眼,完成了9.8%的工业增速。在“一主两副”中心城市中,武汉增长6.1%,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5个百分点;襄阳、宜昌分别增长8.9%和7.7%,同比分别回落1.1和2.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