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从产业、创新、思路看县域经济差异发展

阅读提示:2016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1亿元。瞩目成绩的背后,是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提供的充足动力。各县市区各打特色牌,推进产业创新,狠抓项目投资、产业转型、改革创新、贴心服务,为实现荆门在湖北中部崛起提供了坚实支撑。

京山县的智能制造,钟祥市的数控装备与长寿食品,沙洋县的新兴建材,东宝区的电子信息,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的新能源新材料,漳河新区的通用航空,屈家岭管理区的生态农产品加工……我市县域经济各展所长,各显神通。差异化发展,推动着荆门跻身全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级市行列。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荆门,近年来招商引资与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6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1亿元,增长8.5%;完成财政总收入180.94亿元,增长1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73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23亿元,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7%。从全省排位情况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实有企业类市场主体、公共资源交易规模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征地报批量居全省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思路创新

地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的荆门市,下辖的县市区地理分布并不均衡,各自经济实力也不均衡。如何让县市区发挥优势,错位发展,进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我市制定了明晰的发展路径——

在“三大定位、三个率先”目标引领下,明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始终坚持“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加快补齐短板、奋力换道超越的新发展思路,开启荆门在湖北中部崛起的新征程。

有了战略蓝图,仗就好打。各县市区创新思维,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各打特色牌:钟祥“无中生有”,引进投资10亿元的大连数控机床项目,吸引企业“拎包入驻”;京山依托京山轻机,布局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引进投资50亿元的长丰猎豹……

县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有效激发出县市区的活力,在差异化发展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

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背后,是我市站在全局高度上的统一规划,引领着县市区在产业格局上创新图强。

支持钟祥市建设全国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县,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支持京山县建设华中地区智能产业城,在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争先进位;支持沙洋县建设汉江流域临港经济示范区,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支持东宝区建设江汉平原“五化”同步发展先行区,在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争先进位;支持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冲刺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支持漳河新区打造通用航空新城、绿色生态新区,成为荆门城市新中心;支持屈家岭管理区建设国家农业公园;支持柴湖振兴发展,建成“中国花城”,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移民发展样板区、民生改善先行区。

全市重点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化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大健康等七大主导产业,着力建设“四基地三城”,即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全国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全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和通用航空新城、健康产业城、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和“通用航空新城”两张名片。

措施创新

投资,转型,改革,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举措创新,是荆门实现在湖北中部崛起的源泉动力。

把项目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完善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800亿元。

把产业转型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抓手”。以发展新经济为方向,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大力实施“百企技改”“机器换人”“电商换市”行动,开展百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完成技改投资32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新能源汽车企业1-2家、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2家、通用航空制造企业3家。

把改革创新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动力”。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兼并重组企业不少于20家,压减低端化肥产能50万吨。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1+N”产业发展基金体系,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把贴心服务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暖气候”。继续推行“六个一”工业经济组织领导服务机制、“千名干部进千企”常态化服务机制等,建立新型政商关系,持续营造亲商重商的发展环境。继续打好降低制度性交易、人工、物流、财务等成本和税费负担“组合拳”,为企业降费让利10亿元以上。加强企业家队伍的培训,成立企业家俱乐部、行业联盟,帮助企业家转变理念、创新思维、提升素质。

回望过去,我市的县域经济在差异化发展中一路向前;展望未来,县域经济一定能为荆门实现在湖北中部崛起提供更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