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湖北武汉“三重”并举筑牢发展新底盘

武汉历史上每一次转折性发展,都与国家战略密不可分。

1953年,年轻的新中国播下充满希望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一批武字头企业迅速崛起。那些年,重工业是大武汉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脊梁。

今天,40多项国家战略与改革试点,在武汉叠加:

长江经济带、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湖北自由贸易区武汉片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这一次,大武汉能否再次把握住历史机遇?

夏末初秋,漫步东湖绿道,听碧波拍岸、草木拔节;穿梭中山大道,忆汉腔汉味、百年弄堂。

从机场T3到航运中心,从外环东扩到四环绕城,城市建设的“筋骨脊梁”,每天不一样。

治堵、治霾、治水,顺的是民意;经济建设不忘养老服务,从的是民心。

过去两年,武汉围绕重大产业、重大城建项目和重要民生工作,走上了一条“三重”并举的发展之路。

产业转型,国家战略下的武汉作为

集成电路与显示屏,新时期的国之重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进口国,存储器关系国家信息安全。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都没有摆脱“缺芯少屏”的格局。

承担国家战略,武汉抢占存储器产业制高点。

2016年12月30日,总投资1600亿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在东湖高新区动工建设。明年底建成投产后,将月产晶圆硅片10万片、约8.5亿颗三维闪存芯片,广泛应用于手机、U盘、电脑、服务器等电子设备。

这是我省建国以来最大单体投资高科技项目,也标志着中国集成电路存储芯片产业,在规模化发展上实现突破。

存储芯片之外,多条显示面板生产线,也在东湖高新区和临空港经济开发区上马。

发展智能终端产业,武汉不能只做组装基地,还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完善显示产业链。今年6月,我国中小尺寸“面板大王”武汉华星光电,在光谷正式动建第6代LTPS-AMOLED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这条总投资350亿元的生产线,主攻高分辨率柔性可折叠式智能手机显示面板的研发制造,是国内首条折叠显示屏生产线。达产后,年均销售额预计将超过百亿元。

TCL集团董事长兼CEO、华星光电董事长李东生表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在光谷形成“芯片—显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打造一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

另一艘百亿级显示面板“航母”——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也已点亮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并将于年内投产。

8月,京东方科技集团与武汉市政府、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签署投资框架协议,在临空港(东西湖)开发区打造10.5代TFT-LCD生产线,生产65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面板。460亿元投资总额,再次刷新武汉显示面板项目单笔投资之最。

至此,国内显示面板“三巨头”,全部在汉集结。李东生不无感慨:“在一座城市建3条最先进显示面板生产线,武汉是唯一一个。”

武汉是一个老工业基地。直至“十一五”末期,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仍是武汉主要的产业结构。2011年,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仅占37.7%。而去年,这一比重快速跃升至63.6%。

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国家网络安全基地,近两年,四大国家级新基地建设在武汉次第展开,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重要新底盘。

“武汉产业结构正悄然生变。”武汉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武汉完成了“老工业”向“新工业”的转身。

今年1-7月,工业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8.4%。按照经济规律,几年后城市工业榜单将重新排位,“第一方阵”武汉志在必得。

12下页 在本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