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一号工程”筑牢临空港“三港联动”基座

8个月协议引资额破3000亿元

湖北日报讯图为:武汉四环线即将通车,临空港又添交通新通道

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汇聚,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

图为:中金数据

图为:金银湖科技园上海欧地希机电武汉公司展示的新型机器人焊接机组。

图为:首届国际机器人网络安全大赛。

临空副城。临空制造港、网络安全产业港、现代健康食品产业港。武汉临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新的历史使命。

承载新使命,建设临空副城,实现“三港联动”,工业,是重中之重。

项目,工业之基。抓工业,既要立足当前抓招商,增动力;又要着眼长远,储备项目,增后劲。

工业项目,来自投资。临空港经开区敢为人先,紧盯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抓铁有痕,狠抓工业项目落地,创造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临空港速度”,筑起“临空三港”坚实基座。

数据诠释了临空港人的非凡开拓。

——今年前8个月,全区签约引进项目46个,协议投资额3007.74亿元,首破千亿大关,并连上两级,突破3千亿元大关。而此前最好的年份,不到400亿元。

——在46个项目中,投资过百亿元的有7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有4个。成功引进2家世界500强研发机构,引进央企投资项目5个。

——新注册项目37个,新开工项目36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74.6亿元。

——葛洲坝装备产业园项目,元月份洽谈,2月份签约,5月份动工建设,预计年底部分投产,创造投资过50亿元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临空港速度”。

——跟踪在谈亿元以上项目186个,1至5亿元项目86个,5亿元以上项目100个。

数据的背后,是临空港人围绕全产业链、城市功能链、创新链招商,发挥“四支招商大军”独特作用,创新完善“五大机制”,赶超拼搏、努力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的精彩实践。

快、准、狠

——招商引资抢先一步

招商引资,惟有快人一步,才能抢得先机。

同样条件、同样资源禀赋,谁盯得紧、抓得牢,谁就赢得主动。

年初,葛洲坝集团开始与临空港接触,意欲在临空港注册3个公司。相关部门马上意识到,这是个招商引资的大机遇。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变注册项目为引进投资项目:向葛洲坝集团重点宣讲投资项目落户的优惠政策,以及区委、区政府创新观念,重视招商引资的理念。

不久,葛洲坝集团高管主动约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经过几轮洽谈,葛洲坝集团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落户临空港。

3月4日,项目签约。5月31日,项目开工。从签约到开工,用时不过百余天。

葛洲坝高端装备产业园,总投资56亿元,是武汉市今年新签约项目中,首个超过50亿元的投资项目。现已完成桩基施工,24米高的厂房正在建设,拟于11月份建成,计划年底部分投产,创造了投资过50亿元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临空港速度”。

招商引资,抢先一步。

2月3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临空港便召开部署会,提出招商引资,等不得、慢不得,要只争朝夕、拼搏赶超。全区随即进入紧张“倒计时”:区主要领导带头,赴外地招商,吸引外地优质客商洽谈。

得知北京中金数据在中部投资的意向,临空港招商团队立即联系中金数据高层,约定次日上午10时登门拜访。谁知当晚暴雨,航班取消,只得改乘第二天最早的高铁赴京。此时,正值暑运高峰,一票难求,只能买站票上车,区领导及10多个部门的同志,在高铁的餐车上待了四个多小时,按时赴约。

临空港人招商引资的诚意,打动了中金数据高层,最终赢得中金数据项目的落户。

为留出白天的宝贵时间调研洽谈,招商团队主动乘坐“红眼航班”往返。7月5日21时55分,招商团队在区主要领导带队下乘机前往深圳。次日凌晨2时到达目的地后,6日22时20分再搭乘“红眼航班”返汉。在24小时时间,中兴新材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生产基地项目顺利签约。

2016年2月15日,大年初八。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时,临空港的招商团队,在区委书记的带领下,赶赴深圳拜访时任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侯为贵感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勤政的招商团队,这份诚意着实让人感动。项目放在东西湖,放心!”他当即决定,组建考察团随招商团队赶赴武汉调研、洽谈。3月2日,投资76.7亿元的中兴通讯高能电池项目落户临空港。

招商引资抢先一步,造就了拼搏赶超的“临空港速度”。

1至8月,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值421.16亿元,同比增长11.5%;新签约项目46个,投资额达3007.74亿元;新开工产业项目39个,协议投资额333.23亿元。

6月,武汉市“抓工业月”。临空港一鼓作气,30天内引进工业投资591.2亿元。

精细、灵活、长远

——招商引资各方协同

8月10日,京东方第10.5代液晶面板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临空港。

这个大型项目预计2017年第四季度开工、两年后投产。

洽谈京东方时,临空港组织全区十几个部门量身定制对接方案,水文、地质、气象、消防、交通、港口、航运、航空、海关、行政审批、项目拆迁等15大类、近200多项资料清单一并提交。京东方为临空港精细的准备所折服,项目最终顺利签约。

招商引资,临空港建立了精准招商、快速联动、强化激励、政策保障等工作机制,特别强调各方协同、快速联动。一线招商人员一旦发现好的项目,立马请示区委书记赶赴第一现场支援,获知情况后,区委书记立即组织区政府相关部门集体会见。

无锡“视美乐”总经理来湖北选址,准备建设新生产线。他最后一站,来到了临空港。碰巧,区商务局主要负责人出差在外,一位工作人员接待了他。“视美乐”是目前行业前三强,激光显示行业处于爆发期,其产品供不应求。这位工作人员感到这是个好项目,企业的投资意愿也很强烈。

“视美乐”总经理一行人,已购买下午离汉的火车票。为了留住项目,工作人员果断越级联系区委书记,赶在他们离开前见了书记一面,介绍了项目情况、投资打算。区委书记对该项目非常支持,总经理当场表态,落户临空港。

招商引资,犹如战场,必须一鼓作气,否则再而衰、三而竭。很多项目都是在犹豫不决、议而不决、决而无果中贻误战机的。为此,临空港建立了快速决策的反应机制。每周三由区委书记主持召开,区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常务副区长、分管招商的副区长、分管国土的副区长、分管建设的副区长,以及发改、财政、经信、商务、国土、建设、人社、组织部、纪委等单位参加的开发区主任办公会,决策推进招商引资项目。今年,这样的会议召开了18次,协调解决了120个项目的400多个问题,实现了项目当周洽谈、次周决策、当月签约、当年开工的“临空港速度”。

葛洲坝高端装备制造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开工建设用时100天;中兴高能电池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30天;京东方10.5代液晶面板项目,60天便实现从洽谈到签约落户。

围绕全产业链、创新链招商

——“四支招商大军”齐发力

9月21日上午,首届国际机器人网络安全大赛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研究与应用峰会在临空港举行。

足球比赛不用脚,乒乓球比赛不用球拍……给人们现场呈现了只有在科幻大片中,才能看到的机器人黑客对决的精彩场景。

去年9月,中央网信办复函武汉,支持临空港打造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今年8月23日,国家网络安全学院以及相关5个项目同步开工,投资总额约216亿元。

国家网安基地集聚了一批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网络安全企业、产业和人才。目前,已签约项目10个、注册项目21个,进入实质性洽谈阶段的项目40余个。

中金武汉超算(数据)中心总投资105亿元,规划建设在岸数据中心、离岸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应用中心。2019年10月全部建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数据中心。启迪网安科技孵化园投资30亿元,将整体引入园区企业200余家,培育上下游百亿产值生态链条……

业界专家、北京永信至诚科技公司高级副总裁潘柱廷说,国家网安基地“聚人、会言、合战”,“未来国家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将在此得到集聚”。

现代经济越来越依赖资源要素的生态链。在各种资源要素中,在整个生态链条上,资本具有极其重要的吸附力和黏合性。招商引资的态势,是资本在选择城市,选择环境。资本不会自动流到家门口,特别是优质的、有效的资本。

针对招商引资内涵的变化,临空港围绕全产业链、城市功能链、创新链招商,通过专业队伍、企业家、投资人、校友“四支招商大军”齐发力,努力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

机器人网络安全大赛的同一天,全国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临空港成立。中广核、中海油、上海电气、东风、宇通、华电等该领域的40余家著名企业参与发起,共同努力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此前一天,来自德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和国内的350余位专家、企业界人士、投资机构的代表汇聚临空港,交流液态有机储氢技术的最新进展,探讨其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的应用,并共同见证了武汉第二代氢燃料电池客车“氢扬号”的发布。

“氢扬号”,氢阳能源与扬子江汽车合作的产物。因为扬子江汽车——这个华中最大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的存在,引来氢阳能源——从江苏整体搬迁至临空港。

氢阳能源研发了常温常压高效储氢技术,突破了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瓶颈。氢阳能源与扬子江汽车实现合作,使氢燃料电池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也使临空港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9月19日,国内首家空地宽带互联通讯项目签约落户临空港。航广卫星网络公司投资50亿元,在网安基地建设ATG空地无线宽带及广电通讯网络信息项目全球总部、全球运营中心、全球研发中心、机载航电设备核心部件生产维护中心、大数据云计算处理中心。项目投产后,将解决在飞机上通宽带的技术及安全问题,让民航客机机舱不再是通讯孤岛。

空地宽带互联通讯项目,与临空港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为临空产业的战略布局和提档升级带来新契机、新发展。

8月20日,总投资350亿元大健康产业综合体项目落户。项目占地约5000亩,预计总投资350亿元,将围绕“医药大健康”主题,布局智能生产、智慧物流、智能体验和大数据四大板块。预计三年建成投产后,总产值将达到千亿规模。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签约的46个项目中,投资过100亿元的有7个,50亿元以上的有4个;引进2家世界500强研发机构,央企投资项目5个。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将临空港经开区与光谷、沌口定位为三大副城。建设临空副城,打造临空制造港、网络安全产业港、现代健康食品产业港,促进“三港联动”,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筑起“临空三港”坚实基座。

策划:章建育

撰文:李静彭吉松方懿

摄影:徐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