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经济发展壮起来——漳河新区党建联产业,打造致富共同体

荆门地处祖国的中部之中,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唐朝诗人王维曾在这里留下了"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历史名句。

现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和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荆门高新区,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

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被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成立之初的漳河新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偏小、方式单一、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并存,发展步伐缓慢。

为了把村集体发展的短板变为特色和强项,近年来,新区以村级组织为保证、以党员干部为先锋,坚持将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壮大。

“双进五联” 引领发展

2015年,双喜街道双井村西瓜专业合作社实现亩平年纯收入1.2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刘伟通过带领全村400户农户发展西瓜种植,村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双井西瓜获得继国宝桥米之后的全市第二个国家地理标志,双井西瓜专业合作社获得“全国示范合作社”荣誉称号。

这是怎么做到的?在支部书记刘伟的带领下,双井村通过采取村党组织和合作社党组织联合共建的模式,实现合作社经济发展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同步发展、互利双赢。

2016年9月,按照省市关于开展“两新”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百日攻坚行动”要求,新区以产业链为纽带,把支部建在产业上,采取“双进五联”的方式,构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为依托、党员产业大户为纽带、普通党员为主体、广大群众为基础的党群致富联合体。

所谓“双进五联”,“双进”即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农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实行致富能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合作社党组织书记、理事长四个职务“一肩挑”。

“五联”,即实行组织联网、党员联动、阵地联建、发展联姻、服务联手。

以“一村一个产业带头人”为目标,新区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以苏池富、张晓春、苏军、袁涛、靳其华等为代表的生产型、经营型、服务型农村实用人才选入村级领导班子,达到“培育一个农村实用人才,兴起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效果。

目前,新区18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已建立党组织或派驻党建工作联络员,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荆双井西瓜、双福农业生态观光园、金袁集草莓、漳河绿盛柑橘、京河葡萄、兰轩花卉苗木等45家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党组织,143家专业合作社派驻了党建工作联络员。

融入互联 助推发展

“互联网+”发展模式下,足不出户的农民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连接了起来。

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

新区把“互联网+”作为党建促发展的重要抓手,不失时机地引导集体经济上台阶。

2016年5月,又到一年西瓜成熟时。

市民品尝“荆双井”西瓜又多一条途径:轻点手机下单,刚从大棚采摘的西瓜就会送货上门。

今年,刘伟西瓜专业合作社开通了“瑞丰大庄园”微信公众号,实行网上卖瓜。

全新的B2C模式,让“荆双井”西瓜拓宽了销售渠道,减少了流通环节,提高了种植效益。

双喜街道周河村采取支部牵头、集体经济控股、农民流转土地参股的“1+3”“双带”致富模式,推动该村百合花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6年,通过与武汉电商合作,周河村卉茗轩花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卉茗轩网站,开拓了网上销售渠道,销售覆盖各大县市,解决了当地100多人就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实现50万元的突破。

如今,在新区各村,电子商务网站已逐步覆盖到位。

为鼓励电子商务发展,新区还出台了鼓励扶持大学生村官发展电子商务、创办网店的实施意见。

借助互联网平台,袁集草莓、车桥果蔬、漳河柑橘、京河葡萄、迎接茶叶等一批新区特色农产品展示和销售都已拓展到线上。

新区的资源优势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村集体和村民致富。

目前,漳河新区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将原来的“一村一品”延伸为“一村一品一店”。

补短扬长 差异发展

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集体经济收入缺乏活力……新区村级经济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更有个性。

破难题,补短板,新区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差异发展、融合发展。

明确短在哪里,难在何处,才能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为此,新区结合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分类探索城中村、城郊村、库区村等增收途径,探索集体三资占有权、使用权分离。

在新城核心区,双喜、响岭等村组建起村级实业公司,按小村100亩、大村300亩预留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同时按人均10平方米确定商业建筑面积,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实行股份分红。

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步伐中,双喜村除了对村集体所有资产实行商业化运作之外,更侧重于服务发展,探索全体村民入股的模式,成立公司参与到新区建设中的土石方工程、园林绿化、装饰装潢等项目施工中来。

截至目前,新区已引导双喜、响岭、迎接、苏院等村留地发展,组建实体企业35家、专业合作社188个。

在西外环现代农业带,新区则依托西外环沿线规划建设了安河油茶、双仙果茶、车桥果蔬、双井西瓜等八个现代特色农业社区,着力打造“中国特色瓜果之乡”。

车桥、谭店村则分别依托昕泰休闲采摘园和谭店双福生态观光园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土地入股、返聘务工,构建了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农业保障金等村民多元增收体系。

结合漳河水库“三圈”保护,新区对11个库区村规划配建旅游服务中心,打造雨淋漳河人家、香山霜染红枫、付集十里画廊等库区“九朵金花”特色村旅游品牌。

位于漳河水库北端的肖岗村,由于交通区位因素,集体经济发展缓慢。

2015年4月,肖岗村引进香港可可集团,规划建设以农业产业为主导,集果蔬产品研发、农科观光、采摘游乐、农趣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产业。

村民不仅能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参与经营,还可在可可集团务工增加收入。

村集体将80亩柑橘园以股份形式流转给可可集团,并合办企业,仅此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新区4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过500万元的有1个,过200万元的有3个,过100万元的有7个,过50万元的有16个。

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凝聚村民群众的基础,也是解决村集体“有钱办事”的根本途径,补齐村集体经济收入短板,就能使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漳河新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解决分散低效、适应互联互通、释放产业红利方面,不仅可以保障有力,而且创意无限、大有作为。

邓琳 汪志华 郑皓匀 张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