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重资产建设,引领荆门经济逆势而进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市打破传统思维,争取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量身定制厂房等重资产,让产品有市场的企业购买设备即可生产,减轻企业投资负担,大幅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这种引金融之“水”、浇实业之“田”的举措,赢得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企业双方叫好,既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又显着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今年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第二;地方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三;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全省第四。

顺时应势的抉择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我市发展而言,既是严峻挑战,也蕴藏着弯道超越、换道超越的机遇。探索推行“重资产招商”,是政府的顺时应势之举。

从全国来讲,实体经济企业亟需“冬天里的一把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8.2%,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7.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断崖式下滑,反映出实体经济企业投资意愿低迷。

从市场主体看,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全国带共性的问题。究其原因,表象上是银行贷款不给力,实质上是在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存在融资信用“死结”。银行业出于风险考虑,从制度设计上对不良贷款容忍度很低,所以不敢贷款给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导致市场失灵。如何解开这个结?政府必须架起一座“桥梁”,一头为企业增信,一头帮银行分担风险。

从荆门市情看,我市产业结构不优、工业结构单一,长期依靠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支撑;新兴产业虽然势头好,但总量小,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增速回落的缺口。若按照先政府“引凤”再企业“筑巢”的路子培育新企业、新产业,那么新动能真正发挥支撑作用则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反之,先建重资产、“栽下梧桐树”,再引“金凤凰”,有利于培育新动能,缩短“阵痛期”,实现“换挡不失速”。

积极审慎的探索

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政府是环境的缔造者。

改革创新,不忘初心,是大趋势,是天时;荆门是中国最宜开设工厂的20个城市之一,是地利;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传承,是最具力量的人和。

我市吹响“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的号角,以决胜决心打赢“招商引资”等六大攻坚战,全面推进重资产建设,为荆门换道超越聚集了力量。

我市制订并出台《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重资产贷款方案》,明确政府性重资产建设必须坚持六条原则,确保建设方向和质效。全市突出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化工、电子信息、大健康、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等七大主导产业,坚决改变过去产业扶持“撒胡椒面”、招商引资“捡到篮子就是菜”的做法。

重资产建设以投资建设工业厂房为主。在按照入驻企业需求建设工业厂房的同时,综合考虑配套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特别优质的项目可以配套采购关键设备,以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目前,全市已有32个重资产项目开工建设,共建成140栋个性化定制厂房,并配套建设了人才公寓、金融服务中心、众创空间等一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以政府投融资平台为融资主体。全市已建成东宝区北诚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钟祥市钟瑞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京山县京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16个政府投融资平台。其中,北诚产业投资公司先行配套4000万元项目资本金,工商银行按1:5比例放大,落实2亿元的项目建设资金,申请贷款18亿元,获批17亿元。

对入驻企业的管理,实行准入制。按照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收支平衡的原则,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厂房,通过收取租金或约定回购年限、分期回购的方式实现收益。入驻政府性厂房的企业,由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把关是否符合条件,由特色园区的产业投资公司核定项目实际厂房面积需求。项目入驻政府性厂房后,每年对项目的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厂房利用率等指标进行考核,作为是否继续享受优惠政策或进行清退的标准。

这种对企业和国有资产负责的服务,赢得了政府、银行、企业及民间投资者的多方认同。去年以来,全市共策划重资产项目62个,计划投资552亿元,开工建设300万平方米,其中建成125万平方米,厂房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市招商局局长姜云说,重资产建设有效帮助有意扩大投资的企业避了险、解了渴、救了急,使项目投产实现“零等待”,成为荆门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的关键一招。今年1—9月,全市新签约项目433个,同比增加113个;签约总额2144.1亿元,同比增长10.8%;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73个,同比增加26个。

令人欣喜的收获

重资产建设打通了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既得到金融机构鼎力支持,也俘获了民营企业的“芳心”,更使全市经济发展逆势而进。

“过去一个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一般要2年。”东宝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吴兴盛说,企业征地建厂房投入大,短贷长投,资金链风险加大。此外,政府以优惠地价、税费等政策吸引企业落户也存在政策风险。

东宝区最初规划的粤商电子产业园,因投资商资金链断裂闲置,政府回购续建,以此招商,一炮打响,沿海电子企业纷至沓来。

政府建重资产,搭平台,也增强了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信心。“利用政府信用可争取中长期贷款,助有产品、有市场的企业迅速成长。”钟祥市钟瑞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永忠说。

在钟祥,政府重资产建设带动社会资本跟进。目前,钟祥市企业参与的重资产项目7个,总投资65亿元。东宝将政府重资产打包装入产投公司,由其负责运营和管理,通过收取租金实现收益。定制重资产,企业分期回购;政府代购设备,企业按期回购并支付财务费用。

政府为“媒”,整合资源,搭建产业集聚发展平台,集中资金投向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产业链项目,明显加快了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全市已初步形成智能制造、长寿食品、电子信息、新能源、通用航空等20个专业园区。投资200亿元的北京神雾80万吨煤基聚乙烯多联产项目、50亿元的长丰猎豹汽车项目、30亿元的中航工业重载飞艇和轻型运动飞机制造项目、30亿元的泰富重装制造基地项目、20亿元的上海拖拉机项目、10亿元的大连数控机床产业园项目、25亿元的金泉新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32亿元的山东万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产业园项目,等等,纷纷落户荆门。

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重量级项目落户荆门,正逐步改变荆门工业格局、改写荆门工业历史。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荆门打造全国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国家通用航空新城、健康产业城、循环经济示范城的愿景就能成为现实。

重资产建设的荆门实践,正催化着产业裂变,成长为快速发展的加油站,引领着荆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