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乘势而上兴工业 十堰工业发展十年回眸

  10年弹指一挥,10年沧桑巨变。

  回眸十堰市工业经济十年来的发展道路,很是不平凡。就在这十年,十堰市工业经济从昔日的“小舢板”,裂变成如今的“工业巨轮”,工业经济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史册上留下了精彩一笔。

  主导产业华丽转身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然而,随着东风两个“总部”搬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带来的部分产业发展受限、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十堰工业经济向何处去?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大力推进工业兴市战略,始终坚持“两个不动摇”,即大力支持服务东风公司做强做大不动摇,突破性发展地方工业不动摇。秉承“尽善尽美服务,至真至诚合作”理念,建立了市领导联系东风公司重大项目制度和政企高层联席会、政企共建领导小组会和政企共建办主任工作例会制度,全力服务东风公司“863振兴计划”和“61行动计划”,对东风公司建设项目实行“特事特办”,确保东风公司一系列重大项目在十堰顺利建设投产。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又确定“一主(汽车及零部件)四大(旅游、水电、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战略目标,把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服务东风公司,以东风公司实施“863振兴计划”为契机,努力做强做大十堰主导产业,全面提升汽车城地位,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实的政企共建,既巩固了十堰“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地位,也使十堰汽车汽配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跻身全国乃至世界汽车重要生产基地行列。

  涅槃后的重生,换来了汽车产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目前,十堰市已形成了以整车和汽车零部件良性互动的产业体系,汽车产业产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产品覆盖重型车、中型车、轻型车、微型车、客车、低速货车等系列及各类改装车,几乎覆盖整个商用车领域,实现了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汽车工业产值四个翻番,创造了湖北制造的“十堰速度”。

  2010年10月,十堰市荣膺“中国卡车之都”称号。

  双亿企业茁壮成长

  对十堰市来说,“双亿工程”从提出到实施,是决战“废都论”的一次破冰之举。

  十堰市于2006年开始实施“ 双亿工程”,重点扶持一批投资过亿元及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为激励双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十堰市建立了“双亿工程”考核机制,每年拿出巨资奖励双亿企业。

  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一批双亿企业茁壮成长。2010年十堰市过亿元企业达到130家,比2005年新增90家;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16家,比2005年新增12家;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比2005年新增5家;过2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比2005年新增3家;新增过40亿元企业1家,新增过50亿元企业1家。

  一批重点项目从谋划、建设到投产,厚积薄发,成长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如东风渝安微型车跻身行业前三,万向通达的燃油箱和消声器、郧县佳恒的汽车液压装置、华昌达的汽车生产线制造、正和的车身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十堰。如双星东风600万套半钢、100万套全钢轮胎扩能项目;总投资4.8亿元的东风渝安公司20万辆微型车扩能项目;总投资7.21亿元的湖北三环专汽年产6万辆专用车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东风实业(十堰)车辆有限公司3万辆专用车扩能项目……

  如今,双亿企业已撑起十堰地方工业的半壁江山,成为十堰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为十堰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十堰市将继续实施“双亿工程”,力争5年左右培育3—5家百亿元企业,50家以上10亿元企业,300家以上亿元企业,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工业园区快速崛起

  进入新世纪,当工业园区这个全新的发展概念付诸实践时,十堰市的决策者们敏锐地觉察到,工业园区的用途相当多元,除了工厂、厂办等一般工业设施之外,也可供高科技产业使用,甚至有研究机构与学术机构进驻。工业园区会发展成为一个产业聚群,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早在2003年,十堰经济开发区第一个工业园——占地300亩的余家湾民营工业园就在白浪街办白浪村12组一片菜地上开工建设。建成之初,9家汽配企业入驻该园区,产值不足亿元。经过多年探索,十堰经济开发区按照“功能互补、资源共享、集约经营、一区多园”的原则,把重点园区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主阵地,大力培育骨干园区,大力发展支柱产业,突出引进现代产业,为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这只是十堰市发展工业园区的一个缩影。如今,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十堰壮大工业经济的坚实平台。十堰经济开发区、东城开发区、西城开发区“一主两冀”新型工业园区格局已经成型。丹江口市、郧县以与城区、东风公司比邻的优势,大力发展与汽车工业配套的工业园区;房县建设以黄酒、医药等为主的医药食品工业园,以纺织、服装为主的纺织工业园;竹山建设绿松石工业园;竹溪建设以中药材、魔芋、茶叶、豆制品等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园……一座座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鄂西北绵延的山脉之中。

  工业园区的飞速发展,为十堰工业起到了显著的“强筋壮骨”作用。到“十二五”末,全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面积将达到15000公顷以上,园区企业占工业企业总数6成以上。园区工业产值将达到1300亿元以上,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成以上。厚积薄发的十堰工业,正朝着更高的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