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荆门借智营销中国农谷 借力引爆乡村旅游

金秋时节,中国农谷·荆门国际乡村旅游论坛暨全省休闲农业培训会,在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举行。来自荷兰瓦宁根大学、韩国江源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的知名教授,以及国内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知名专家学者、管理人士等300多人,围绕国际国内乡村旅游趋势、中国农谷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的发展理念,作了主题演讲。  我市与中国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签订了中国农谷乡村旅游发展产学研合作协议,还与省旅游局签订了支持中国农谷旅游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亚太旅游协会授予我市“中国农谷乡村旅游观察点”匾牌。  目前我市正全力推进中国农谷建设,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休闲农业规模逐年扩大。这次活动,借助名家精英带来的这场智慧大餐、思想盛宴,为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来前沿理念、先进思路和宝贵经验。  创意产业 美丽乡村  国际乡村旅游论坛起源于欧洲,旨在通过开发乡村旅游,最终实现扶贫发展这一长远目标。此前,安徽黄山、贵州贵阳、四川成都等地先后举办过此类论坛,我省还是首次举办。  旅游的本质是什么?乡村旅游的产业价值何在?如何改进乡村旅游?论坛上,学者们针对这些话题,进行辨析,为中国农谷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诸多启示。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认为,人类旅游的本质是为交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乡村旅游特色的生命线在“乡村”,是以乡村风情为吸引物,与农村、农业、农民息息相关的乡村原有生产和生活、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的组合。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突出特色,开发出系列配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富有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才能充满魅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台湾东吴大学教授诺木汗以台湾民俗这一类似内地农家乐的乡村旅游形式,讲述成熟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民俗是以涵盖人文、自然景观、生态、农林渔牧、经营服务等作为综合评价指数的乡村旅游新模式。  作为一种推动农民增收的经济模式,乡村旅游在国内外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欧洲乡村地区年旅游收入总额为1000亿欧元,约为欧洲旅游总收入的15%;在英国、西班牙等国,三分之一的农户参加乡村旅游活动,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乡村旅游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力引擎,这对于正在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径的中国农谷来说,是一个极佳平台。我市举办国际乡村旅游论坛,其目的是为了搭建一个政界、学界、业界交流的平台,为中国农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智力支撑。  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便是中国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与我市签订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制定荆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同时,还将组建“中国农谷乡村旅游研究所”,协力打造旅游产品知名品牌。  在借助外力的同时,我市也加快旅游强市建设步伐,明确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制定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把旅游业发展指标纳入对县市区领导班子目标考核体系。  中国农谷 美景无限  沙洋油菜花海、屈家岭万亩桃园、彭墩乡村世界……中国农谷·荆门,正以其独特而优质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享誉荆楚大地。  目前,荆门有国家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9个,星级农家乐380家。休闲农业规模逐年扩大,功能日益拓展,模式丰富多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市休闲农业经营面积达5万亩,资产总额达30亿元,营业收入13亿元,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的休闲点有30个;经营品牌化。彭墩村和丁家冲休闲观光园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漳河昕泰休闲采摘园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全市共有1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位居全省前列。  如今,荆门油菜花旅游节、屈家岭桃花节、钟祥长寿文化节等已成为休闲农业和知名节庆品牌。2011年,荆门市1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营业收入6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4亿元,占总收入的66%,吸纳农民就业13404人,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步伐。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中国农谷省级战略的决议,省旅游局与市政府签订支持中国农谷旅游发展战略框架协议,出台5项政策措施扶持荆门旅游业发展。首先,将我市作为重点,纳入全省旅游业发展规划,支持将“中国农谷”旅游打造成为全省具有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国内知名的中国农谷生态旅游示范区。其次,支持我市旅游规划编制,指导和支持中国农谷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第三,支持荆门市重大旅游项目和旅游标准化建设。四是支持我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支持我市旅游营销推广工作。  借助论坛,我市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外部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内外发力,中国农谷将美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