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许示范发〔2017〕1号中共许昌市示范区工委 许昌市示范区管委会关于做好示范区2017年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推进郑许融合发展的关键之年,是示范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做好2017年各项工作,制定2017年工作意见如下。一、总体要求示范区2017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动跨越发展总目标,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郑许融合发展新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兴产业,强配套,聚人气,铸新城,全力打造全市重要经济增长极、创新开放新高地、宜居宜业新城区。“兴产业”,就是始终把产业作为示范区发展的主要基础,依托中原电气谷许继新能源产业园、许继智能电网产业园、许昌智慧信息产业园、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烟草科技产业园等八大专业园区,大力发展电力装备主导产业和烟草特色产业,打造电力装备主导产业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烟草产业链最完整的烟草特色产业生产基地;依托商务中心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咨询设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网络经济活跃区域,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配套”,就是加快完善医疗、教育、商业、酒店、对外开放平台等各项配套设施,实现和协医院开工建设;示范区实验学校建成并实现招生,省实验学校许昌中学主体建成,大徐小学、尚东小学开工建设;园林精品酒店开工建设;中轴商业街完成规划设计,争取开工建设;引进最新的无干扰地岩热利用技术,解决区域内居民采暖问题。通过这一批配套项目的实施,加快完善区域配套设施。“聚人气”,就是通过引进更多的工业和服务业项目引人,通过地块的有序开发住人,通过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留人,使示范区尽快成为吸引全市人民的宜业宜居区。“铸新城”,就是围绕“十年铸新城”发展目标,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市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城乡统筹发展的明日新城。二、工作目标2017年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示范区代管区域2017年生产总值增长4.5%,达到8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达到1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达到170.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达到1.84亿元。中原电气谷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达到1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达到17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达到169亿元。商务中心区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12.5亿元;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税收达到7500万元,从业人员达到3000人。--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70个,计划总投资370亿元以上,2017年度计划投资120亿元以上。--全年实现签约各类项目30个以上,实现合同签约总额70亿元以上。--确保商务中心区达到省服务业“两区”一星级标准、力争达到二星级标准,国家高新区创建摘牌,中医药产业园首批项目开工,示范区“双创”基地实现落地。三、重点工作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具体化”的要求,紧紧围绕实现跨越发展,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突出项目带动,提升综合实力。2017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70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20亿元以上,年内有27个项目建成投用,43个项目掀起施工高潮。1.扎实做好项目前期。深入研究项目建设规律,加快推进项目规划、土地、招商、可研、环评、立项等各项前期工作,对每一个环节要明确节点,提前介入,充分准备,确保沃特玛许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许昌市文化艺术中心、东街安置社区、魏文路等33个重点项目按计划实质性开工建设。加快启动中医药产业园建设,尽快完成园区一期土地利用规划调整,谋划推进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套及首批入驻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玉兰路、昌盛路主干道路以及中医药产业园棚户区项目顺利开工,北京中医院许昌分院、会展中心、中医药博物馆、五星级酒店、中医药职业学院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实质性进展。2.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实行领导干部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坚持重大疑难问题主要领导靠前协调解决,建立重点项目月进度台账,倒排工期,科学调度,交叉施工,强化对工程质量、项目进度、安全生产、施工环境、工程监理等重要环节的监管,确保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电网装备制造基地、众信国际大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宏达路等27个重点项目年内建成投用。3.深度谋划储备项目。抢抓郑许融合发展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的机遇,发挥好示范区比较优势,结合壮大提升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项目储备库,实施动态管理,重点推进中医药产业园起步区、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8个重点前期项目的运作,储备一批前景广、效益好、带动强的优质项目,确保项目尽早落地。强化载体支撑,做强做大产业。坚持拉高标杆、做强产业、两手发力、加快发展,强化中原电气谷和商务中心区产业载体支撑,夯实电力装备制造业主导地位,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4.持续加快中原电气谷发展。中原电气谷2017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4个,总投资229亿元,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63.5亿元。围绕“一主一特”产业布局,持续做大总量,延伸产业链条,突出产业集群、创新、智能化发展方向,着力提升电力装备主导产业和烟草特色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产业实力。确保天昌复烤厂易地建设、许昌信息产业园等已开工项目顺利推进;硕森通讯、许继智能科技公司年产50000套电力能源装备等6个重点工业项目按照计划开工建设;河南森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年产20万辆纯电动汽车及50万套核心零部件项目、开普国家级电工电子产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7个重点工业项目主要工程建成投用或部分厂房完工;许继风电、许继电源、许继智能科技、瑞尔电气等重点企业持续提升效益,努力把中原电气谷打造成为电力装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电力装备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系统集成中心和重要的电力装备出口基地。5.强力推进商务中心区建设。2017年,商务中心区实施重点服务业项目21个,总投资78.9亿元,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31.5亿元。围绕生产力服务中心功能定位,加快推进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跨境及国内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高端现代服务产业发展,不断聚集商气人气,提升商务中心区竞争力。重点加快环芙蓉湖楼宇开发建设,确保东方珠宝馆、许昌美术馆、钧瓷艺术馆、许昌英才港等8个项目2017年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用;黄河大厦、森源大厦、工商大厦等13个项目2017年年内实质性开工建设并形成立体形象,把商务中心区打造成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网络经济活跃区域。坚持融合发展,提升承载能力。按照“依托郑州、对接空港、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入研究郑许一体化发展、许港融合产业带建设规律,加强与省、市发改部门的汇报对接,谋划好示范区在融合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发展方向。6.突出产业对接。持续强化中原电气谷的支撑带动作用,积极推动与港区的产业对接,充分利用许昌海关优势,加快保税物流园申报、许昌海关监管查验中心项目建设,建设一批物流加工、临空经济等与港区配套的专业园区,打造许港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和许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板块。加快商务中心区作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的各项基础建设,完善阿里巴巴许昌跨境电商产业带、许昌电商基地等平台服务功能,积极培育跨境及国内电子商务、电商产业配套、服务外包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打造服务许昌、对接郑州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7.完善交通对接。2017年实施道路基础设施项目16个,年度完成投资11.18亿元。围绕高铁、快速通道、城际铁路等郑许一体化重大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积极参与郑许城际轻轨建设线路、站点规划,完善主中心路网结构,提升东扩区基础设施承载力,积极推进永兴路东延及地下综合管廊、忠武路及地下综合管廊等主干道路建设,与我市重大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主动融入郑许交通一体化进程,构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8.加快平台对接。立足许昌全域,加快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积极争取跨境电商示范区、各类口岸等“国”字号平台落户示范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申报力度,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示范区大发展。强化开放招商,增强发展活力。2017年大力实施“3070”招商引资计划,即签约各类招商项目30个以上,全年实现合同签约总额70亿元以上。9.围绕产业招商。围绕中原电气谷装备制造主导产业上下游链开展针对性招商,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引项目,紧盯特变电工特高压输变电整套设备、广州白云电气设备制造、厦门麦克奥迪特种电气绝缘部件制造、明阳新能源发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上海玖行精制能源设备制造、浙江嘉兴氢能源发电机等6个项目,争取2017年签约落地。围绕商务中心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出口贸易等细分领域引进服务业企业,洽谈对接滨水商业街、商业综合体、园林式酒店等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重点面向金融、商贸、外贸、物流、工程设计及各类事务所等行业,加大二次招商工作力度。10.提升招商实效。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依托商会及行业协会,采取委托招商、驻地招商、以商招商、产学研招商等方式,强化“二分之一工作法”,实行招商引资领导分包、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升事前、事中、事后招商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好服务外包类、电子信息类、电气装备制造类3场专题招商活动,赴欧洲、北美和东亚等境外国家和地区,针对美国伊顿电气、西门子波兰风电公司、韩国力奥集团、富士康集团等目标企业组织3次境外龙头企业考察对接活动,着力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保障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实施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1.加快安置社区建设。按照城市社区建设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安置社区建设步伐,2017年陆续完成郭甄、黄庄、后街3个村居民入住尚东小区,大新村、郭楼村居民入住大新佳苑、魏昌佳苑;开工建设芙蓉佳苑、大徐佳苑剩余3栋楼,实现大徐佳苑具备入住条件、芙蓉佳苑主体封顶。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计划,明确尚集东西街、宋庄以及魏武大道两侧共10个行政村改造时间表,稳步有序推进区域内棚户区改造。12.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创新创业,重点打造2个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打造1个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重点开发推介创业项目10个,深入开展互联网+创业就业服务,全年开展服务1000人次以上,开展具有示范区特色的电商创业培训3000人次,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实施许昌英才计划,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突出抓好示范区实验学校、示范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实验学校许昌中学等教育项目建设,提升办学条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抓好和协医院等医疗卫生项目建设,落实好计划生育奖扶政策,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及体育健身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1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施策、合力攻坚,确保2017年底所有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实施全面参保登记计划,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缴费办法。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14.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共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深入推进平安示范区建设,加强治安技防物防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整治重点项目周边环境。全力抓好信访稳定,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全方位加强各领域安全监管,重点抓好建筑工地、企业车间、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监管,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15.推动绿色发展。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碧水工程,加强河湖水系管护,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彰显生态效应。深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群众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环境。16.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建管并重,深入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五城联创”,健全完善数字化管理系统,推行精细化管理,做好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管护、渣土运输、夜景灯饰亮化等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品位。统筹农村发展,促进城乡一体。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增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对乡村道路、卫生、教育、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7.推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以郑许融合生态对接为着力点,根据示范区土地利用规划及全区农业发展实际需要,推动土地有序流转,沿“东翼”生态廊道,合理规划布局生态景观型、体验参与型、高科技设施型、休闲观光型、特色精品型等都市生态农业,谋划打造全市乃至全省休闲、娱乐、养老等服务中心,努力打造郑州市民休闲、旅游、居住、养生目的地。18.扎实做好农村农业服务。加大农村道路建设投入,2017年建成投用农村道路19.3公里,改善群众出行条件。2017年全面完成4个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争取林业工作中心站落户示范区。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处,新增供水人口3300人,提升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处,提升改造供水人口7200人。健全完善乡村环境保洁机制,增设环卫设施,在每个村合理布局垃圾收集点,建立专职农村保洁员队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农业抗旱防汛、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等。全力破解难题,强化综合保障。坚持创新思路,强化措施,解决好资金、土地、拆迁清表等难题,为示范区发展提供综合保障。19.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关注金融政策走向,抢抓政策机遇,加大对棚户区改造资金、郑许融合基金、华夏银行基础设施基金等国家、省各类专项资金的争取,确保2017年全年至少融资到位25亿元。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力争2017年新区建设投资公司名下资产达到30亿元以上,信用评级达到2A级。20.强力推进拆迁清表。围绕项目落地,坚持标准统一,加快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拆迁清表,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扎实做好制止私搭乱建工作,保持整治私搭乱建高压态势,坚持依法依规,加强动态管理,确保示范区建设依法有序。21.强化土地保障。加大土地收储、出让力度,盘活土地存量,科学运作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根据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落地时序,排好土地报批次序,明确报批时间,科学拟定土地报批计划,2017年报批土地4688.50亩。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全力推动土地卫片违法用地的立案查处和拆除复耕工作,加强对供应后土地的监管,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四、工作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要以大力实施“立根铸魂、固本强基、强筋壮骨、清风莲城”党建四大工程为抓手,从严从实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各项规定,健全和规范“三会一课”等制度。要扎实做好镇政府、人大班子换届和村组织换届等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换届纪律,切实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惩处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力、作风不实、纪律不严、贪污腐败等问题,为示范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纪律保障。创新体制机制。树牢问题导向,坚持统筹、精干、灵活、高效的原则,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坚持重要事项共同审议、议定事项定期碰头等制度,健全工作推进、财税、统计体系、城市管理、投融资、社会事务、农村农业、社会治理等管理体制,完善推动工作落实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机制,激发动力活力。打造精干团队。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严格干部选拨任用程序,认真落实党员干部队伍从严管理十项制度,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各级党员干部要强化执行落实、履职尽责、求实求效,始终保持拼劲、狠劲、韧劲,发扬不怕困难、敢拼会赢的精神,塑造党员干部自身良好形象,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全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全市重要经济增长极、创新开放新高地、宜居宜业新城区,实现示范区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