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健康城市的实施意见

濮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健康城市的实施意见各县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我市全面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广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活动,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城市环境卫生面貌不断改善,市民健康自我管理技能和健康素养有效提升,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健康社会,营造健康环境,提供健康服务,倡导健康文化,提高濮阳人民的健康水平,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健康城市示范市。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建设“健康中国”的部署和要求,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以各类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坚持健康优先理念,不断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营造健康文化,发展健康产业,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健康城市,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促进濮阳经济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

工作目标

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创建成果,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动员、市民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和体系,健全保障和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完善健康支持性环境,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强化社区、村镇和单位参与,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社会文化,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2016年,启动建设健康城市示范市,2020年建成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

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依托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的社会动员平台,充分整合各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的行政资源与技术资源,创新协作联动形式,培育全民参与机制。

二是问题导向,持续提高原则。找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阶段性目标和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阶段性评估,为下一阶段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循序渐进推动健康城市建设不断发展。

三是全面提高,重点突破原则。把握影响不同地区、领域和人群的突出健康问题,科学决策,专项破题。

四是城乡统筹,联动发展原则。坚持城乡联动,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生活条件,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实现城乡健康服务和健康管理均等化。

三、工作任务

倡导和发展健康文化

通过正确的新闻舆论宣传和文化导向,着力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改变不文明的陈规陋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进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健康文化。加大卫生新闻宣传力度,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卫生宣传,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健康价值观。用健康文化丰富、发展和提升健康促进活动,把健康科学知识转变为群众能够理解接受、愿意参与、实际有效的良好行为习惯。健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健康制度,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序良俗,将健康理念渗透到千家万户。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以健康社区、健康村和健康单位为重点,积极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筑牢健康城市基础。

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做到科学合理、兼顾长远。统筹城市建成区提升和示范区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有序推进城市立体开发,提升城市品质。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环境、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加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推进生态园林建设。加快城市公厕建设,彻底消除旱厕,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城市公厕服务体系。加大村镇垃圾清运设备和中转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坚持统筹协调、因地制宜、整村推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建设村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确保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施蓝天工程,加强生产性污染、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秸秆焚烧等综合整治,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明显提高。实施碧水工程,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防止地下水污染,推进重点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开展城市河流清洁行动,全面消除城市河流黑臭水体。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土壤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推进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建设,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和预警体系,有效防止和遏制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加强生态体系建设

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城市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构建形成多层次、网络化、功能符合的生态系统。加快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打造沿黄河、金堤河、马颊河、引黄入冀工程“两横两纵”四大生态走廊。加快生态湿地保护区建设,推进濮阳县、台前县等湿地公园建设,增强生态涵养功能。按照“三带一圈”的林业生态空间布局,构建高效多能可持续的林业生态产业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为重点,加大城乡环境卫生综合管理力度,提高环卫保洁质量,加大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等重点地区市容顽症的整治力度,着力解决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涂乱画等违规行为。建立健全病媒生物监测网络,有效降低“四害”密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创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市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保洁制度,推行县域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和整体风貌建设,建设村容整洁、环境清新、秩序井然、民风可亲的美好家园。广泛开展卫生创建活动。将卫生创建作为健康城市建设的基础,健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卫生乡镇、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

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将工作重点和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倾斜,不断提高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水平。优化医疗机构区域布局,做大做强市级医疗机构,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下沉。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科学布局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资源,以社区为单位基本实现“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全覆盖。提高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查处违法违规行医行为,维护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根据当地重点公共卫生问题,调整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流动人口公平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监测和干预能力,积极防治传染病、寄生虫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机制,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及时处置传染病疫情。支持开展疾病筛查及早期干预项目,预防和减少过早发病及死亡。稳步提高儿童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加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和报告,加大对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早期发现和综合干预。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展居民心理健康干预,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和管理。控制烟草危害。加大烟草危害宣传教育力度,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加快控烟立法,推进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建立严格控烟工作机制,持续创建无烟机关、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企业等无烟场所,充分发挥医生、教师、公务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广戒烟门诊和戒烟热线服务,加强烟草流行监测,减少二手烟危害,降低烟草相关疾病发病水平。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建设健康步道、健康广场、健康主题公园、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等支持性环境,在新建和改扩建小区按国家要求配建居民健身场地设施,推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构建10—15分钟健身圈,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指导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参与性强、普及面广、简便易行的群众性健身活动,鼓励和支持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实行工间操制度,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开足开齐中小学体育课时,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基本覆盖。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公共租赁用房,切实改善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条件。普及高质量基础教育,推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化,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劳动就业、创业体系和平台建设,创造平等就业机会,促进各类人群充分就业,提高城镇居民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

构建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应急防控体系,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强化治安防控、交通和消防管理,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控职业危害因素,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和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放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减少伤害发生。

四、工作要求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研究政策,制订方案。相关单位要全力支持和配合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市爱卫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完善条块结合、部门协作的合力推进机制。

完善政策,保障经费

要根据健康城市建设要求,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人员,保障经费,切实落实区域内健康城市创建任务和责任。财政部门要把健康城市创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责任单位要加大经费投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类活动顺利开展。

健全机制,强化督查

建立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汇报制度,市爱卫会定期听取各级各部门工作汇报,通报工作进程,协调解决问题,部署各阶段工作任务。建立建设工作台账,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爱卫办要对各级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公布督查结果,推动工作扎实开展。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新闻单位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优势,制订宣传计划,设立专题、专栏,制作专题节目和公益广告,大力宣传健康城市建设意义和工作举措,为健康城市建设工作营造氛围,形成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

2016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