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金融对鹤壁市畜牧业发展的支持

鹤壁市畜牧业产业化升级以来,畜牧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畜产品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逐步成为我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初步形成。全市人均肉蛋奶产量连续十几年位居全省首位。在畜牧业篷勃发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虽然金融机构不断增加信贷投入,基本满足了现代畜牧业资金需求,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现代畜牧业发展中还存在贷款难、贷款贵、有效担保不足等问题。 据对全市50个不同规模养殖企业三年的抽样调查显示:贷款难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制约养殖场扩大生产规模的首要因素。许多养殖场由于受投入不足的影响,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不足或陈旧的矛盾十分突出。 由此看来, 融资难是制约畜牧业生产提质增效的瓶颈。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贷款难、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一直存在。 金融支持与现代养殖业发展速度不匹配。金融机构对农牧业的支持仍停留在“应急”支持层面上,不能针对农牧业的发展特点对养殖户进行有效引导,尤其在对市场体系的建立、相关信息的提供方面缺乏针对性的支持。 畜牧业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龙头企业贷款资金需求满足程度相对较高,而处于创业初期、经营规模小的养殖户、合作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相对较低。 抵押物不足。从畜牧业的特点来看:其资产主要沉淀在活禽、活畜,而固定资产方面,养殖户的厂房多为简单的框架结构,价值较低且土地等生产资料多为租赁所得,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这些因素使得养殖户难以提供符合贷款需求的抵押物,制约了畜牧业贷款满足率的提升。 由于养殖业投资风险大、周期长、回报率低,对社会闲散资金的吸引力不足,多渠道投入的机制较难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 金融部门对畜牧企业的支持由“应急”式转变为“精准”式。 金融部门对各类型企业应根据自身资金状况灵活安排,建议各金融机构应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在支持“三农”的信贷资金中专列畜牧业贷款规模,或者设定畜牧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最低比例。 继续创新信贷方式,降低信贷门槛。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功能,拓展金融部门支持畜牧业的广度和深度。积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利用境内、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支持畜牧业的积极性。继续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完善农业保险系统,在充分发挥政策性保险的同时,积极尝试开展商业性保险,真正建立起以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畜牧业保险体系,有效分担畜牧业的自然灾害风险。 励和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开发畜牧业保险市场,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业保险,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畜禽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化,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