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优质专用小麦发展态势良好 但制约因素亟需着力破解

为深入了解河南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状况, 近期省地调队对10个省辖市22个县(市)的71个种粮大户、家庭农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种植主力军,优质专用小麦销路好、收益高,未来发展态势良好,但制约发展因素不容忽视,亟需着力破解。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种植主力军。 调查表明,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新发展理念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政府动员和宣传引导下担当起了优质专用小麦种植的先锋队、主力军。被调查的71个种粮大户、家庭农场2016年户均经营耕地662亩,户均种植小麦600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440亩,占比达73.3%。 优质专用小麦销路好、收益高。 调查显示,优质专用小麦比普通小麦种植收益明显较高。被调查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2017年收获的优质专用小麦平均出售价格为2.52元/公斤,和普通麦子2.34元/公斤的出售价格相比,高出0.18元/公斤,高7.7%。并且普遍反映供不应求、销路好。 种植面积呈稳定增加态势。 被调查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2017年计划种植小麦50261亩,其中优质小麦38482亩,占76.6%,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在具体的种植计划中,继续扩大面积的有30户,占42.3%;稳定面积的有33户占46.5%;减少种植的有4户,占5.6%;还有4户调查时还说不准,占5.6%。据调查,随着政府宣传引导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各种优惠政策的不断完善,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将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亟需破解的制约因素。 调查同时表明,在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过程当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品种不过关、种植收益不稳定,53.5%的被调查者有此看法。这是目前制约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据调查了解,目前我省各地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虽然在正常年景收益较好,但是由于其抗病、抗倒伏性能较差,若遇异常天气,发生病虫害和倒伏的风险比普通麦子偏大,收益无法保证;二是认为专项补贴低,占36.6%;三是认为基层政府推动不够和压价收购,同占31%;四是认为生产投入偏大,占25.4%;五是认为管理过程复杂,占 23.9%。 种植者的期盼。 调查同时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有何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调查了解, 结果表明,他们主要有以下期盼: 一是 期盼加快培育性能更加优良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在产量提高的同时增加抵御自然灾害和抗病虫害能力,确保其真正优质专用的品质; 二是 期盼政府在种子、化肥及农药等生产资料上增加补贴,并在保险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三是 期盼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降低土地流转成本,为集中连片种植提供条件; 四是 期盼政府制定优质专用小麦保护价格,确保种粮大户的基本收益; 五是 期盼农技部门开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技术培训,并加强技术指导,确保稳产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