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2017年1-9月份原阳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力调结构、促转型,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狠抓园区建设,突出项目建设,强化综合协调服务,多措并举,元-9月份,全县规模工业经济增长稳中求进。但同时国内外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工业发展面临较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诸多挑战。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运行平稳 元-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5059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22.8%,增速居七县(市)第1位,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416036万元、完成销售产值1411559万元,与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2%和22.8%。产销衔接较为良好,产销率为99.7%,与同期基本持平。 分行业看,元-9月份,全县规上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2763万元,同比增长65.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1%;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2296万元,同比增长1.1%,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9.9%,轻重工业的增幅差距有所缩小。2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除纺织服装、服饰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和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这9个行业大类比去年同期下降外,其余12个行业全部实现增长,其中家具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增幅在20%以上。 (二)支柱产业支撑明显,贡献突出 今年元-9月份,全县主要支柱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家俱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增势强劲,拉动经济作用加大。家具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5395万元,同比增长307.4%,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19.4%,贡献率为81.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8.5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1005万元,同比增长53.1%,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14.4%,贡献率为26.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9253万元,同比增长35.3%,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6.8%,贡献率为9.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汽车零部件行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9401万元,同比下降8.1%,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24.3%。 (三)非公有制工业继续高速增长 从所有制看,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8421万元,同比增长34.4%,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95.6%,对全县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 元-9月份,全县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722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3%,高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长水平3.5个百分点,对全县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达24.4个百分点。 (四)产销衔接较好 元-9月份,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411559万元,增长22.8%,完成工业产品销售率99.7%,产销衔接较好。 (五)产业集聚区带动作用明显 9月份,产业集聚区工业生产稳步提升,当月实现工业增加值27862万元,较去年同月增长40.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0.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61581万元,同比增长33.3%,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1.9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1.8%,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34%,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达30.6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 与产值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工业经济效益也实现了平稳发展。元-9月份,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37089万元,实现利润28845万元,实现利税总额为56906万元,与同期相比,增速分别为22.8%、0.3%、0.8%。三大主要经济指标与元-8月份增速相比,分别增加了4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度不高,配套能力不强 产品市场销售分散,集中度偏低,主导产业、拳头产品未能形成一定规模,优势产品没有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四大主导产业缺乏核心企业群和产品群,产业间密切度低,配套不衔接,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小而散”企业数量多,形不成规模效应,大中型企业与小企业间缺乏专业化协作,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化、低档化,企业效益不高。 (二)转型升级还需提速,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依然在原阳县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钢压延加工、复合肥制造、水泥生产等重工业行业发展比较滞后,现有主导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循环可持续发展步伐缓慢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原阳县工业经济抗拒市场风险、化解危机的综合能力,亟待加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促进全县工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三)研发能力滞后,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健全 目前,原阳县国家、省、市级技术中心还是空白,多数规模企业处于无研发机构、无研发人员、无研发经费的“三无状态”,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档次的名牌产品。 四、下步工作措施 (一)实施大企业带动,壮大产业集群 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扶优扶强,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一是实施产权重组,壮大一批核心企业。通过与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国有大企业以及同行业龙头攀亲结贵,吸纳域外资本对条件成熟的企业实施重组整合,带动存量调整和产业升级,打造一批龙头企业群体。二是实施要素整合,培植四大产业集群。发挥河南万向系统制动器有限公司龙头带动作用和原阳县伟航制动器有限公司、河南星光制动器有限公司、原阳县万安制动器有限公司、新乡市斯凯特汽车管路有限公司的支撑带动作用,做大做强交通运输装备产业;以新乡市黄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以河南省银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佐今明药业原阳分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主体,全力推进氟化工、医药化工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精细化工产业;以河南威仕德木业有限公司、顶好家具、河南省大自然室鑫家具有限公司为龙头,突出抓好家具制造产品集群,重点推动食品行业向产业基地方向发展,做大做强农副产品深加工。 (二)实施大项目拉动,集聚发展优势 按照“以大项目催生大企业,以大企业支撑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的思路,筛选一批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实行严格的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逐项抓落地、抓开工、抓投产、抓达效,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建设率,争取早日投产达效,形成新的税源增长点。 (三)实施创新推动,增强发展内力 按照“行业抓重点,企业抓骨干,产品抓名牌,技术抓关键”的整体思路,实施“科技兴工”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速发展。鼓励引导企业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技术合作,增强企业整合内外技术资源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积极培育名牌产品和品牌经济,争取年内重点发展一批世界先进水平和填补国内、省内空白的高科技产品。 (四)实施民营联动,壮大经济总量 以民营经济大发展扩充经济总量,将点多面广的民营企业培育成有序步入规模企业的大梯队。一是强化服务。举办民营企业产学研洽谈会、人才招聘会、商品展销会,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技术交流、创业导向、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对外合作等服务,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讨解决中小企业土地、厂房产权不清问题,通过联户联保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民营企业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股份公司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大力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鼓励民营企业与大企业、大公司挂靠联合,实现高位嫁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对大中型企业的专业化配套和服务,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