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服务业助推濮阳经济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濮阳市在新发展理念,再创全国文明城市,推进美丽濮阳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服务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助推全市经济增长明显。前三季度,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01.14亿元,同比增长11.6%,居全省第二位,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4.1个百分点。 一、服务业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长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拉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96.92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服务业增加值401.14亿元,增长11.6%,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出3.1个百分点,比全国和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3.8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服务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服务业税收收入达46.77亿元,占全市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57.4%,比第二产业高出14.8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稳中向好。前三季度,全市458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09亿元,同比增长24.7%,比二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企业累计实现营业利润10.90亿元,增长45.9%,较二季度提高37.2个百分点;应付职工薪酬14.89亿元,增长0.4%;从业人数4.55万人,增长2.8%。从规模以上服务业行业大类来看,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的行业有: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管道运输业、体育、仓储业,分别增长530%、527.6%、250.0%和212.5%。 (三)服务业对投资的吸引力持续增强,项目推动催化服务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1.78亿元,同比增长26.5%,增幅高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4.1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5%,比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194个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中,服务业重点项目达96个,占比49.5%。大数据智慧生态园、恒丰中央广场、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恒大悦龙台商业综合体、龙都瑞璞公司汽车小镇、台辉高速公路豫鲁省界至范县段项目、汽车零部件产业孵化器建设项目、豫北商贸物流园区、瑞璞汽车电商产业园、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豫粮集团濮阳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等一大批服务业建设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服务业加快发展。 (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各项政策落地生效,企业降成本、减税负、去库存成效显现。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费用73.6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元,较二季度降低2.28元。受国家“营改增”税收政策和税收科目调整的影响,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缴税1.22亿元,降低11.6%,增幅较二季度减少8.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减少79.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濮阳房地产市场持续走热,市场“消化力”不断加强,“去库存”持续发力。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5.34亿元,同比增长15.8%,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224.94万平方米,增长36.8%,高于全省17.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实际销售面积216.02万平方米,增长39.7%;全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金额88.24亿元,增长38.5%,其中:住宅实际销售金额84.45亿元,增长42.9%。 二、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服务业发展任重道远。濮阳市是石油化工城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偏小,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服务业发展任重道远。前三季度,从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来看,仅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2.9%;从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5%,分别低于全国19.4个百分点,比全省低8.4个百分点。 (二)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乏力。近年来,濮阳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大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产业链条较短,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缺乏辐射能力强的企业集团与品牌效应。前三季度,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58家。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及以上的企业仅有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2.0%,主要集中在电信行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在5000万及以上的企业也只有17家,占比3.7%,74.0%的企业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 (三)城区服务业发展速度较慢。前三季度,从县域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情况来看,各县(区)发展不平衡。一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来看,全市458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华龙区及濮阳县,达187家,占比40.8%。其中华龙区最多,达到10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的22.7%;其次是濮阳县,达到83家,占比18.1%;最少的是台前县,只有33家,仅占7.2%。二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来看,营业收入最多的是华龙区,达到36.9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43.9%;其次是开发区,达到19.48亿元,占比23.2%;最少的是清丰县,仅有1.56亿元,其占比只有1.9个百分点。三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来看,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是南乐县,同比增长77.6%;其次是开发区,增长55.8%;营业收入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是华龙区和台前县,分别增长5.0%和13.3%。 三、加快濮阳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服务业发展。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养老产业、“营改增”等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文件;省委、省政府相继推出发展服务业的《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河南省推进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总体方案》等相关文件;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市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濮阳市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试行办法》等有关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文件。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县(区)应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加紧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或者本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为动力,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业态,大力培育新兴业态,持续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继续鼓励引导服务业投资,不断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服务业企业九成以上为中小微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服务业领域资金投入力度。一是继续加大政府对服务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二是坚持政府投入为导向,金融信贷为支持,民间投入为主体的原则,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互联网+金融的服务业投资体系。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服务垄断行业,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新兴服务业,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三是加大企业整合力度。对于规模小而散的企业,如小微型物流业企业、科技服务业企业、居民服务业企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等,可以尝试组建行业集团公司,实施集群发展。 (三)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配套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和省配套支持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因地制宜,结合濮阳经济发展实际,实施现代服务业与智能制造“双轮驱动”,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打造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智能制造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及工业地产升级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适当配套发展高品质的文化创意、全域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