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南阳市财税收入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南阳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交通等优势,抓住“中部崛起”、“南水北调”等战略机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招商引资,加快转型升级,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地方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但与先进城市的发展相比,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力需要相比,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加大情况下,我市财税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增收乏力,传统财源萎缩、后续财源不足,财政可持续发展正遭受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强化财源建设,推动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和促进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阳财政税收基本情况 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3118.8亿元,增长8.5%,规模居全省第3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15.5亿元、1362.63亿元、1240.65亿元。2016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7.1亿元,增长8.3%;税收收入完成105.6亿元,税收比重为63.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规模均居全省第3位。2012-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居省辖市第9位,收入规模从全省第5位提高到第3位,总量占全省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年均增长6.3%,比全省平均水平慢3.8个百分点,居省辖市第16位,税收收入总量占全省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 二、南阳市财政税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税收入与经济发展不匹配,人均收入偏少。2016年,虽然全市经济规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3位,但经济总量占全省的7.7%,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占全省的5.3%,税收收入只占全省的4.9%,比经济总量占比分别低2.4个和2.8个百分点。特别是税收收入收入从2012年占全省税收的5.6%下滑到2016年的4.9%,占全省比重持续减小,与经济总量占比的差距越拉越大。从人均财政收入情况看,2016年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59元,在全省排第14位,比全省平均数3308元少1649元,只占全省平均数的50.1%;人均税收收入为1049元,在全省排第15位,比全省平均数2264元少1215元,只占全省平均数的46.3%。 (二)财政收入增长后劲不足。2012-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为19.1%、19.2%、14.1%、11.4%和6.4%,从19.1%下滑到同口径增长8.3%,降低10.8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增速从2012年的22.3%下滑到2016年的4.5%,降低17.8个百分点,财税收入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增势疲软,后劲明显不足。 (三)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偏低,收入质量不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79.6%下降到2016年63.2%,下降16.4个百分点,比全省68.4%的平均税比低5.2个百分点,居全省最后一位。税收作为筹集财政收入主渠道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财政收入增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过大,财政收入质量不高,结构不优。 (四)主体税种收入偏小,支撑作用减弱。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与建设税5个税种的主体税种,与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密切相关。2016年我市主体税种收入65.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9.2%,比全省平均占比低4.7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12位。而且,与2012年比,全市主体税种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下降了9.8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下滑4个位次,主体税收对财政税收的支撑作用呈现越来越弱的走势。 (五)产业税收贡献度不高,万元增加值税收贡献额逐年下降。2016年,全市第二产业每万元增加值贡献税收748.6元,比全省平均835.1元少86.5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9.6%;第三产业每万元增加值贡献税收852元,比全省平均1440.1元少588.4元,为全省平均值的59.2%。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贡献税收从最高时2013年的871.7元,连续4年逐年下降,减少123.2元,降幅达14.1%。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贡献税收从最高时2013年1098.6元,也是连续4年下降,减少246.6元,降幅达22.4%。 (六)重点企业税收贡献较弱,支柱行业税收减收较多。 近年来,受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受到了很大冲击,生产效益持续走低,税收贡献连年减少。2016年,石油开采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4.1%,税收下降41.6%,减收2.4亿元,自2012年以来年均下降32.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12.4%,自2012年以来年均下降19.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2.6%,自2012年以来年均下降12.9%。全市其他传统重点行业税收也比2012年下降较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我市传统产业,也是我市增加值最多的行业,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高达16.5%,税收贡献6.2亿元,2012年以来税收年均下降5.9%,此外,纺织业税收年均下降4%,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税收年均下降3.1%。工业大类中的制造业、电力生产业税收虽然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偏低。其中,2016年,制造业税收比上年下降4.5%,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仅0.7%;电力生产业税收比上年下降14.3%,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仅4.3%。 总体而言,近5年来全市财税发展状况呈现以下基本特征:规模上,财政收入总量不断扩大, 在全省的比重略有提高,但规模和全省占比仍然偏小,人均收入水平处于全省后列;速度上,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增速逐年下降,呈前高后低的走势,形势不容乐观;质量上,税收比重持续下滑,财政收入结构失衡;产业上,工业税收短板明显, 5年来提供的税收不增反减;第三产业中重点行业数量少,税收增长有限;行业上,纳税千万元以上企业集中在石油、电力、烟草、装备制造、化工、金融、建筑、房地产等传统行业,新增优势财源比较匮乏。 三、对策和建议 (一)实施项目带动,把项目建设作为财源建设的具体抓手。项目是资金、人才、技术乃至产业的载体,加快项目建设是赢得发展先机、促进赶超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根本路径。一是要扩大开放招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认真研究招商政策,研究产业转移规律,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特别要注重加大工业项目的招引力度,借助外力解决好投资难题。二是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国家政策投资方向,熟悉掌握、深入了解国家资金投放渠道,深入挖掘寻找项目的机会,积极跟进,主动争取。通过一批国家基础建设项目,改善我市基础设施条件,争取承接产业转移新优势,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新提升,改善民生的新工程。三是要积极推动大众创业。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健全完善鼓励大众创业的政策,搭建创业平台,完善创业服务,创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激发社会创业的热情和活力。同时,要放宽市场准入领域,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加强对我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四是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牢牢抓住项目,真正做实项目,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进项目早日达产达效。五是要认真谋划储备项目。围绕主导产业,着力谋划一批项目,既要注重谋划工业项目,也要谋划基础设施项目,争取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把工业作为财源建设的重中之重。201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163.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7.3%,在我们南阳这样一个既非政治和文化中心,又非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旅游业又不很发达的地区,工业占比明显偏低,因为在我们南阳这类地区,第三产业无法游离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之外独立发展,要发展经济,必须把工业放在首要位置,只要工业发展上去,加上科学引导,第三产业也随之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加快各地产业集聚区建设,尤其要抓好大个优质工业项目入驻,引领我市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培育持续健康的后续财源。一是推进现有工业向先进制造业的优化升级。依托现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南阳行动,制定实施年度行动计划,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绿色食品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改造提升油碱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努力打造一批产值突破百亿元的骨干企业,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工业新格局。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科技专项资金和各类产业引导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加快发展光电、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产业链前端产品研发和后端推广应用支持力度,推动光电显示、信息记录材料、光电转换、新能源、二氧化碳综合利用、超硬材料等一批高技术企业的产业化发展。三是促进中小企业和集群经济发展。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投入,重点支持成长型企业、微小和初创企业以及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各类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扶持中小企业及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支持做大做强各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增强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服务能力。充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发挥企业周转“过桥资金”作用,支持解决中小企业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 (三)引导第三产业发展,逐步提高第三产业财政贡献。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附加值高、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因此,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引导第三产业发展,尤其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发展,逐步提高第三产业的税收贡献。一是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生态文化旅游、生命健康五大主导产业,建设豫鄂陕区域性商都。注重发挥南阳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一批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品牌企业。积极发展信息、科技服务、交通运输、电子商务、餐饮娱乐等服务业,推动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提质发展,构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二是支持金融业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各家银行加大对我市财源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企业上市辅导,推动企业上市融资。三是支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积极筹措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资金,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支持挖掘开发南阳特色文化,培育发展文化企业集团,打造文化产业基地,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发挥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优势,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加大宣传力度,以筹办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为契机,在全国打响“水源地”和“中线渠首”品牌,使其成为南阳旅游的一张名片,大力增加文化旅游产业税收贡献。四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和引进城市运营商,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向主业突出、多业兼营的集团化发展。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开拓和搞活房地产市场,统筹规划,完善政策,促进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协调发展,保持房地产业税收的稳定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