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通过以大蒜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不仅打造了“大蒜之乡”的名片,同时极大改善了杞县的经济结构,加速了杞县经济腾飞的步伐,绘就了强县富民新篇章。
大蒜产业辐射带动
杞县大蒜
近几年,通过政府推动,大蒜这个小小的经济作物,已经成为杞县声名赫赫的特色产业和“经济名片”,不仅造福了杞县人民,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还成就了杞县“大蒜之乡”的美誉。“金杞”牌大蒜经国家质检局审核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原产地标志认证的蒜类产品。农业部于2009年7月14日对“杞县大蒜”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通过近几年的政府引导和龙头带动,杞县大蒜产业越做越大。小蒜头,成就了杞县大蒜经营的大产业。杞县发展150多个大蒜生产专业村、15个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大蒜保鲜与恒温冷藏库650多座,年储存能力达50万吨,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拥有大蒜贸易企业130家,专业大蒜经纪人1万多人;大蒜每年直接、间接出口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出口量稳定在16万吨左右,直接、间接出口金额2.4亿美元左右。
记者日前从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了解到,截至8月底,该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9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完成税收收入10.1亿元。
“这是我们被省政府授予‘2015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称号之后,通过拉长、增粗产业链,培育形成产品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产业结构突出的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体现。”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高帆说。
近年来,该集聚区坚持面向“三要”,即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四驱动”,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消费驱动;达到“双上台阶”,即兼顾培育产业和市场,从而达到总量、效益“双上台阶”,先后荣获“省十优产业集聚区”“省十先产业集聚区”“省十强产业集聚区”“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等称号。
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通过集群招商模式,实施针对性招商、精细化招商、专业化招商,紧盯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着力引进高端战略合作者,实现了招大引强、集群招商、知名品牌三大突破。今年以来,实际利用外资9600万美元,同比增长58.7%。德豪光电、祥华汽车、奇瑞配套等50多个工业项目已成为该集聚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加力园区建设
汴西产业集聚区坚持把功能园区作为建设的主阵地、产业发展的大平台、高新企业的孵化器,加快培育汽车农机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科技、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战略新兴产业。其中汽车农机零部件产业园已引进企业77家,总投资140亿元,建成投产52家,被命名为第四批河南省出口基地;电子商务产业园被商务部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德豪光电科技园已安装LED照明流水生产线20条,将建成全省最大的LED科技生产研发基地;开封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成功征集项目近200项,成立团队80多家,入驻中小初创企业36家。
在创新发展中持续支撑发展平台
汴西产业集聚区倾全力搭建了科技创新、产业基金、公共服务三大平台,解决该集聚区发展中的问题。首先,搭建好科技创新平台。建成了奇瑞卡车研发中心、中阀科技阀门及国家级研发中心等各类科研平台、产学研机构22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其次,搭建好产业基金平台,以新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开封德豪光电科技园有限公司作为基金主发起人,国控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和基金管理人,积极做好河南省国控新惠德豪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实现分期募集基金规模10亿元,为企业注入发展活力,吸引了一批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落户集聚区。第三,搭建好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市民之家”,着力打造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便民服务、综合政务、行政监督五大平台,推行“一楼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次性收费、一网式运行”和“首席代表”的运作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阳光服务、人性化服务。
杞县公共资源中心大蒜主题展厅
如今,全国近1/3的大蒜通过杞县发出,杞县大蒜不仅在全国大蒜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杞县大蒜产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市县的大蒜生产,而且极大改善了杞县的经济结构,加速了杞县经济腾飞的步伐。2015年全县全年生产总值达265.4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年均增长11.2%。
“杞县始终把大蒜产业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来抓,让农民从大蒜产业中不断得到更多实惠。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金杞’大蒜品牌影响力,着力抓好基地建设与龙头带动工作,不断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益。在大蒜产业的推动下,努力将杞县建设成为一二三产融合的示范县。”杞县县委书记李明哲信心百倍地告诉记者。
交通建设开拓大格局
杞县城市格局规划
近年来,杞县抢抓历史机遇,努力争取交通项目投资,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步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杞县境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市道路互联互通,快速便捷的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当交通不再是瓶颈时,杞县的未来发展之路,将因日趋完善的交通大格局的构建而纵情延伸!”杞县县委书记李明哲兴奋地告诉记者。
年以前,杞县交通条件非常滞后,是全省为数不多的不通高速公路的县市之一,也是我市唯一不通高速公路的县。由于车流量大,道路经常堵塞,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杞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审时度势,认真谋划,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势必要让杞县接轨高速公路,打通制约经济发展的新脉络。2012年6月初,商登高速公路杞县段开工。经过3年多的紧张施工,2015年12月,商登高速竣工通车。当蓝图变成现实、梦想成真之时,杞县沸腾了!2013年9月,郑民高速(二期)开工。截至目前,郑民高速(二期)建设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8%以上,通车指日可待。商登高速、郑民高速(二期)两条高速公路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倚居杞县县城南北成呼应之势,好似杞县经济发展的两条主动脉,更像是杞县经济腾飞的双翼。
商登高速杞县段、郑民高速(二期)杞县段开工建设同时,杞县实施了城市建设“一年大突破、两年大提升、三年展新貌”三年攻坚计划,完成了金城大道、银河路、建设路、复兴路、文化路、兴隆路、西关大街等重要城内主干道的升级改造,高标准配套实施了绿化、照明、亮化工程。大南环已经全线贯通;建成了高标准的杞柳大道;经五路、金城大道西延工程先后建成通车;S213杞县段已经竣工;S327正在升级改造……“一核心、二轴线、六组团”的40平方公里的县城框架、九纵六横的路网框架已经跃然眼前。
工业腾飞带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以杞县产业集聚区为引领的杞县工业逐步完善、规模逐步扩大,发展势头强劲。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83家。集聚区初步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2013年新材料新能源和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对规模工业产值贡献率达到65%。龙晶新材料工程研发中心、国家粮食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了产业集聚区的企业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
杞县茂盛集团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唯一一个国家级研发中心,承载着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近年通过招“才”引“智”,科技研发,多项研究成果成为业内标杆,茂盛粮机也逐步从一个乡镇企业转变成我国粮机行业的骨干企业。
杞县茂盛集团
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多晶硅锭、多晶硅片和石英坩埚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总部横店东磁集团公司是第一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全国磁性行业的龙头企业。连续多年跨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行列,中国新能源50强。公司产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等质量认证。杞县东磁公司于2010年建成投产,2011年列入“河南省新能源10强企业”,“开封市双30重点企业”。
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
开封龙宇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科研平台的创新建设、知识产权的保护、科技成果的转化,年产聚甲醛6万吨,开展各类创新科技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230多项。今年以来,该企业投入技术和产品研发资金630万元,产生直接效益8000万元。杞县在不断加强研发平台建设过程中,突出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改善科研、实验条件,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开封龙宇化工有限公司
杞县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助力经济腾飞,造福了一方百姓,更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中国绿色名县”、“河南省优化发展环境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蒜出口先进县”、“杞县大蒜荣获首届中原经济区100名片中原特产第二名”、“全省小农水重点县”、“河南省产粮大县”等称号、2012年杞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杞县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等荣誉称号。在今后的发展中,杞县将继续唱响经济发展、富民强县的最强音,向着新时代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