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济源:转型升级 挺起产业集聚的“脊梁”

产城融合,离不开产业支撑。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产业集聚(开发)区建设是重头戏。产业集聚(开发)区如何发展,预示着我们将以什么样的产业体系支撑未来的发展与繁荣。

在“一核两带多点”的空间格局中,产业集聚(开发)区是“一核”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制度创新、营造产业生态环境,在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征程中,产业集聚(开发)区承担着重要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

《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指出,虎岭经济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产业,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玉川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循环经济、能源及新能源等产业,打造千亿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开发)区是产业发展的主载体和主阵地,《实施方案》制定的产业集聚(开发)区的发展目标紧扣济源市发展实际。”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刘万玉认为,近年,济源市产业集聚(开发)区快速发展,有色金属冶炼、装备制造、钢铁、化工等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迅速崛起。2016年,产业集聚(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7亿元,税收26.5亿元。“产城融合就是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发展动力持续转换,进一步放大产业发展优势,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刘万玉说

方案所指,行动所向。产业集聚(开发)区的产业发展之路具体该如何走?

虎岭经济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四战表示,虎岭(高新)将依托济源钢铁、中原特钢、力帆新能源、中国煤科等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和富士康、金马能源、河南纳米、清水源等新兴产业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强力招商引资,拉长产业链条,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培育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以主导产业集聚加快城镇化进程。玉川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尹晖表示,要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高、大、长”做文章,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高”就是项目要立足于高新技术企业。“大”就是要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长”,就是要拉长产业链条。玉川积极推进江森蓄电池、豫光金铅再生铅资源循环化改造高效清洁生产技改等项目落地,努力打造千亿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强化支撑增强产业集群发展能力

“产城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区域经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城市品质,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产业集聚(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一致认为,济源市产业集聚(开发)区的发展基础雄厚、态势良好、前景广阔,大有文章可做。

推进产城融合,产业集聚(开发)区的软硬件支撑能力不容忽视。《实施方案》指出,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要推动产业集聚(开发)区、专业园区空间整合、职能优化,推进周边镇与产业集聚(开发)区融合发展,统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生产生活空间,强化产业集群发展支撑能力。在加强支撑能力建设方面,产业集聚(开发)区又该如何作为?

从打造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布局、完善服务配套等方面加快推进产业融合。”王四战表示,虎岭(高新)将以两区融合为契机,全方位优化空间布局,科学划分功能区,积极实施“退二进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产业集群承载能力;将依托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创客小镇,建设智慧园区,形成“创业+生活+社交”360°的全资源服务平台;将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打造融居住、商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产城融合样板工程;将立足辖区企业、学校等区位优势,搞好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建设宜居宜业新城区。尹晖表示:“玉川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规划产城融合方案,积极完善玉川大道沿线的企业带供水、供热以及雨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玉川三、四号线的贯通工作。切实规划玉川大道沿线的住宅小区、餐饮、悠闲、娱乐等配套设施,为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带动园区就业、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