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农民工专项赛全国半决赛在郑州圆满落幕。经过三天激烈角逐,100个参赛项目中,20个项目脱颖而出,入围全国总决赛,其中包括河南的两个。
创业创新氛围趋浓
“感谢创业创新大赛这个平台,让我们的御笔坊毛笔有了展示平台,让更多公众认识我们。”河南省御笔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带来的项目成功晋级决赛,该公司总经理刘建朋介绍,他所在的项城市汝阳刘村是“毛笔之乡”,家家户户制作毛笔,他的团队有效利用本地资源,注册了品牌,吸纳当地农民200多人稳定就业,2015年销售毛笔500万支,销售额2000多万元。
“本次全国赛事在河南举办,是我省推进和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崔建军说,近年来,我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为我省就业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规划,今年我省要开展创业培训16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亿元。目前,全省已实现创业培训12.6万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64亿元,帮助8.3万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22.5万人,创业创新氛围趋浓。
收获远远大于比赛
“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开赛以来,全省各地选手积极参与。经过一轮轮路演的竞争,选手们得到了专业评委的点评,也接受了各种培训与指导。对他们来说,比赛的收获远远大于参加一场比赛。
作为浚县“泥咕咕”泥塑制作的传承人,河南省憨刀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宋楷战立志将这门传统艺术发扬光大。说起比赛的感受,宋楷战说:“比赛中得到了评委的建议,我们不断调整思路,对于怎么将艺术与商业结合起来、有效开发市场作了重点补充,最终顺利晋级决赛。”
来自承德市平泉县的“95后”李然感触颇深。她说,在这里她结识了更多创业成功者,视野得到提升;并在寻找合作伙伴上取得进展,已初步和一些经营生态园林、循环农业、园区种植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有助于自己今后的创业之路走得更远。
担任评委的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创业导师童科认为,从成效看,本次大赛体现了几个亮点:一是创业者年纪轻、创意新,创业项目有效利用电子商务、互联网、大数据等工具;二是“三业联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是基础,拉动就业是民生保障;三是新型农民在外积累了资金、经验,在依托家乡人力、资源创业的同时,体现了一种可贵的“情怀”。
参赛重在选准角度
比赛成绩出来后,郑州云工社社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张树林觉得有点遗憾。他们带来的“群体性共享创业平台”本来是省里重点推荐和寄予厚望的项目,但最终止步半决赛。
“要在五分钟路演的时间内让评委眼前一亮,就抓住项目的创新点、盈利点、经济社会价值,关键之一是必须选准项目的角度。”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分析说,以云工社为例,平台上拥有几十万农民工会员,立足已经做好的,比展示一个未来的规划更有说服力。
谈到比赛的关键,来自郑州启迪科技园的一位评委说,选手赛前的精准培训很关键,需要注意“四态”:调整好心态,注意演讲仪态和语态,保持选手自身和项目的常态。另外,对自己的项目要准确评价,既不过分拔高,也决不自降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