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专家解析河南对接”一带一路“:物流“前沿高地”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自从两大倡议提出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相关讨论如火如荼,十分热烈。随着各省区市、中央部委、国有企事业单位在10月份前陆续出台对接方案,在2015年下半年可能会掀起一场"一带一路"建设的高潮,并吸引其他沿线国家竞相跟进。"一带一路"正在从中国倡议的愿景转变为共商、共建、共享的积极行动,它必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秩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为给"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科学的指导,凤凰国际智库高级研究员赵可金对中央部委、各省市区、企业、媒体、大学、智库和非政府组织如何对接"一带一路"进行了系统研究,实地调研对接方案,并作出若干点评。凤凰国际智库将定期发布相关调研成果,供有关机构和社会各界参考。

作为中原大省,河南地理区位优越,是中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历来被视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早就有逐鹿中原之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同时,作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重要经济大省,2014年,河南省总人口10662万人,粮食产量1154.46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9.5%,国内生产总值3.49亿元,位居中国第五位。不过,河南省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在改革开放以来,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河南尽管总量很大,但在中国发展中的影响力并不突出,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也不显要。"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河南在中国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河南不仅是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增长极,而且还是"一带一路"寻求中路突破的必经之地。尤其是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和河南国际保税物流中心的启动,河南地处中原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地位使得河南一下子从改革开放的"内陆腹地"转变为"一带一路"的"前沿高地",如何释放河南作为内陆开放型新高地的能量,为"一带一路"战略助力,成为河南对接"一带一路"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带一路"物流通道枢纽:地理区位优势得到强劲释放

回顾历史,河南早在东汉时期就因定都洛阳而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唐以后,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洛阳成为沟通南北的中心,到北宋年间,开封人口达100多万,为当时中国第一大都市,商业贸易额占全国的一半。南宋以后,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向南方偏移,长江三角洲取代河南成为中国新的经济文化中心,河南失去以往的繁华鼎盛,除了仍然作为重要的人口集中地和粮食主产区外,作为内陆人口大省的河南一直没有复兴历史上的辉煌。

当然,造成河南发展落后于其他发达省份的原因是复杂的,最关键的还是河南缺乏国际视野,在改革开放上思想不够解放,没有将河南发展放在全球化的平台上。事实上,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陇海铁路、郑太铁路、京九铁路、郑万铁路、郑济铁路、郑合铁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密集成网,且内部自然、人口、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理应成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领头羊。然而,河南由于地处内陆腹地,民众思想保守,小富即满、小得即安和固守现状的心理根深蒂固,在发展思路上过于强调依靠资源开发、资本原始积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发展路径,缺乏大胆创新和积极进取的冒险精神和超前眼光。尽管从2004年起中央就谋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在2006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建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并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但始终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河南发展一直缺乏亮点,没有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可能成为河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河南作为中原通衢的地理区位优势正在得到强劲的释放。尤其是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实验区以及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开始发力,吸引了一大批国际投资合作项目,推动中原地区迅速从"内陆腹地"摇身一变成为"开放高地","买全球卖全球"成为河南国际陆港的一句响亮口号。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视察河南考察期间,强调河南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这为河南对接"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

从河南省制定的实施方案来看,对打造"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也是十分明确的,提出了建设"两通道一枢纽"(东联西进的陆路通道、贯通全球的空中通道以及内陆开放的战略枢纽)的目标,希望建成以航空港为龙头的"铁公机海"四港联动、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格局。总体来看,这一思路还是强调"基础设施推动"的思路,这种思路尽管是对接"一带一路"的物质基础,但并非"一带一路"的全部,甚至不是"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内容。从国家对"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愿景来看,"一带一路"重在以"五通",推动建立区域合作架构,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找到一条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的道路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建议河南省从"一带一路"的全局出发,牢牢把握"物流通道枢纽"这一核心,在推动基础设施联通的基础上,将注意力转移到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融合、发展规划对接、发展理念互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互联互通上,真正将物流通道枢纽作为一篇大文章来做,不仅仅是某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而是瞄准在"一带一路"的平台上充分释放河南的地理区位优势、人口和资源优势,将这些资源优势通过创新发展战略转化为河南当地发展优势,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巩固自身的比较优势。

"一带一路"的内陆腹地支点:中原城市群经济圈

释放河南区位优势、人口和资源优势,需要打造联通全球、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显然,仅靠地理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等条件,河南无法将"一带一路"的战略优势转化为当地发展优势,河南固然可以通过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来打造物流通道枢纽,但无法将这一枢纽转化为带动本地发展的引擎。为此,河南需要打破条条框框,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带动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城市,推动中原城市群深度一体化,以抱团取暖的方式,构建中原城市群经济圈,以城镇化战略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带动河南辖区各地市、县、乡镇、村实现共同发展,打造中原经济增长极,这是河南对接"一带一路"的核心任务。

其实,关于中原城市群的构想,早在2003年就由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首次提出来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在2014年出炉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明确将中原城市群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中西部地区三大跨省级城市群之一。在国务院授权三部委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中原城市群与内陆地区其他四个城市群一起,作为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的地区增长极,郑州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节点城市。可见,中原城市群经济圈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河南省应该确立对接"一带一路"、内联中原城市群经济圈的战略思路,通过建设物流通道枢纽带动产业集群式发展,通过产业集群式发展带动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拓展,进而形成带动河南振兴乃至辐射中部地区崛起的强大地区增长极。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建设物流通道枢纽带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在"一带一路"的总体布局中,河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的物流通道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重要平台,最大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机遇就是释放物流通道的能量。因此,建议河南确立以仓储、物流、保税、通关、检验、检疫等为中心,搭建服务"一带一路"的物流枢纽,发展以物流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以物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要充分发挥铁公机海四港一体化运行的优势,以自由贸易区的标准建设物流园区和仓储基地,通过提供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服务,推动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河南交通四通发达的优势,构建"米"字型发展轴,发展临轨经济、路域经济、临港经济等,培育新的发展轴,形成"米"字形重点开发地带,带动其他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此外,还要加强与沿海港口、重要口岸、跨国公司和外国产业园区的伙伴合作,谈判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产业集群式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形成连接东中西、沟通境内外、支撑经济走廊的核心发展区域。河南省提出的构建"一区三圈八轴带"发展格局,承载的是产业带和城市群,体现的是资源共享、互相促进,符合发展规律,是正确的选择,要千方百计地将亿万河南人口大军按照市场规律,有组织、有秩序地转移到"一带一路"产业集群式发展体系上来,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产业发展优势。尤其是以物流产业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的吸纳力非常高,河南应该抓住这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