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产业为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最根本的是以人为本。

  科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我省将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让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新型城镇化产业为基

  地上无山、地下无矿的临颍县,短短5年便建成了名企云集、规模庞大、种类齐全、链条完整的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得益于产业

  集聚区的发展,临颍县城区面积由14平方公里扩充至29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4万增加至24万。

  不只是临颍县。上亿人口的农业大省,县域经济的嬗变就在这短短几年间,强劲动力来自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服务功能集合构建、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以产业集聚壮大城市发展基础,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支撑产业发展,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机制。

  统计表明,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集聚区高技术和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41.6%、21.6%,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4%。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我省有在省内就业的1500万人需要解决城镇户籍,仍然生活在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要逐步转移出来,1100万在外省务工的人如果回省内工作,纳入城镇化范围也是一个大问题。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根据所在城镇的承载能力,逐步将他们中有意愿的转为城镇户籍人口,将城中村、产业集聚区已在二三产业就业的人成建制转为城镇人口。

  新型城镇化就业为本

  寒冬时节,周口市川汇区产业集聚区的生产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张二光是当地城北办事处黄庄村的村民,在产业集聚区的华发食品公司上班。川汇区产业集聚区伴随着53个项目的竣工投产,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提高,主要从业人员均为附近村民。目前周口市11个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达28万多人。

  我省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了吸纳就业的内生能力。省统计局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305.94万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2.3%。

  产业是城镇化的“火车头”,提高城镇吸纳就业能力是吸引和支撑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基本前提。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就要把推进工业化、发展产业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带动人口向城镇集中。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省将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着力做强高成长性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围绕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提升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充分发挥服务业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生计为先

  义马市总人口17万人,仅有3万多农民,发展城乡一体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市按照城市生活小区建设标准启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建设集中居住区,把农村融进城市,让农民住进城市,并在城乡居民低保、医疗、保障、教育、养老保险等方面消除了城乡差别,实行了统一标准、统一待遇。

  推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既要“进得来”,还要“落得住”。农民在城镇就业后最紧迫的是房子问题,安居才能乐业;其次是子女教育问题,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吸引农民进城落户的重要因素。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了方向:深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尽快建立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给体系,解决城镇贫困家庭和农业转移人口居住问题;把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城镇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顺应人民想过好日子、能过好日子的愿望,未来的日子里,我省将推动新型城镇化更稳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