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拉长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为“原字号”插上腾飞翅膀

深度挖潜“原字号”,佳木斯市抓住“头”的基础和优势,着力在补齐“尾”的产业化短板上下功夫。踏实写好“三篇大文章”,在黑土地上记录着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实践答案,为“原字号”插上振飞之翼。

做大做强玉米深加工产业,延长玉米淀粉产业链条,下游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厦门象屿集团这头亚洲“巨象”入驻富锦市,纵深发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向全产业链深加工精准发力。

2016年10月,随着富锦象屿金谷玉米深加工项目一期顺利投产运行,每天2000吨商品玉米通过投料坑进入车间进行加工生产,被取消了保护价的玉米有了着落,农民悬着的心也落了地。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玉米深加工产业,园区将依托象屿金谷生化20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玉米淀粉产业园。通过建设物料综合管廊下游企业提供淀粉、蒸汽、电力、给排水等生产资料,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吸引企业投资建厂,推进下游产业集聚发展;以资源、产业、产品和市场为依托,集中发展结晶葡萄糖、赖氨酸、酒精、植酸钙等下游深加工产品及配套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淀粉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玉米淀粉城”。

一粒水稻吃干榨净的“旅程”在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足迹可寻。

每到收获季,在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都会上演壮观之景,厂区门前一辆辆载粮大货车排成长龙,厂区内的筒仓堆起金山。用“农民订单——精深加工——产品名牌化——副产品综合利用——高科技研发”就是这家企业激活“原字号”潜力的新产业模式。

精米生产车间轰鸣的机器正在将稻壳源源不断卷入滚筒送往锅炉车间,它们将被转化为热能用来发电。稻壳发电“变废为宝”并非终点,以水稻为链的优势产业在这里得到再延伸。稻壳燃烧后产生稻壳灰,经过企业技术研发,他们在稻壳灰中提取到白炭黑和活性炭两种物质,分别延展了两个深度分支。益海粮油公司与全球知名品牌固特异轮胎合作的基石就是高精度白炭黑。

稻米褪去“外衣”,还有一层米糠长期被农民当作猪饲料,但是在这里却被注入新的价值。经过米厂加工后的副产品米糠被送到浸油车间提炼毛米糠油,再经过加工,变成营养价值极高且具有保健功能的优质米糠食用油,目前集团生产的“金龙鱼”稻米油已投放市场。榨油后形成的米糠粕,可继续深加工和提炼出米糠蛋白、膳食纤维、肌醇。油脂精炼后的副产品再提取出卵磷脂、甾醇、谷维素等高附加值产品,还可加工成保健食品,大大提高了米糠的价值。

除了“老三样”,佳木斯市对于“原字号”的挖潜还体现在补齐非粮农业经济短板上。紧扣市场需求,以乳品、肉类、菌类、山特产品等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积极引进发展非粮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生成建设一批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和畜牧产业化项目,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结构。

同样栽培木耳,不把重点放在数量上,汤原县波巴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在食用菌生产创新寻变上努力探索。棚室里,挂袋木耳朵朵“盛开”,棚室外,一片片木耳“躺”在阳光里等待“蜕变”。让种了几十年木耳的农民心服口服的不仅是木耳质量好、出耳率高的技术,还有木耳变身后的多种可能性。

科技是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的关键要素。这个企业与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设立研企合作食用菌科研基地,与佳木斯大学校企合作建立了博士生导师工作站,共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共建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培养科技人才。

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再到产品展示区,记者看到了固体菌种到液体菌种、菌棒培养到装袋运输的全过程,各个步骤高标准环环紧扣,全程工厂化,效率更高。在产品展示区,记者看到,木耳“变身”为木耳饮料、木耳脆片、木耳醋等深加工产品。企业正在挖掘木耳产品的深加工潜力,提高木耳附加值,把产品与市场牢牢锁在一起。目前,企业与教科院所共同设立研究课题,推行科技转化,进一步实现对富硒木耳和木耳其他品类的深加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