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调结构撬动大市场奔富路释放大动能 刘明军和他的“农头工尾”产业链

家家砖瓦房,户户小轿车,全村580户村民近一半是百万富翁,15户是千万富翁!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宝清县宝清镇和平村!村民们说:“这得感谢刘明军啊!他脑筋活、思路新,带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刘明军是村民眼里的“潮人”,村民对他的评价是,跟得上形势,满脑子都是新点子!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众筹、电商……对于这些时髦的概念,刘明军不仅理解,而且运用起来游刃有余。

早在2003年,刘明军就创办了全县第一家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年利润逾40万元,成为全市农村致富奔小康的“状元户”。2005年,刘明军毅然挑起了和平村村长的重担,带领村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凯歌。

多年来,“调结构”深深厚植于刘明军的心中,他和村民们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撬动大市场。上任伊始,刘明军就说服村民摒弃传统的漫撒籽种植模式,建起了水稻育秧大棚,当年,全村水稻亩均增产400斤,最高垧产达到2万斤!

刘明军经常开导村民:“无工不富,无贸不活。农民想致富必须用活土地,勇闯市场!”他带头组建了合作社,锁定“农头工尾”产业链,目前,全村540垧地95%实现了流转。

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村民们在刘明军的引领下投身商海,上项目、办企业、闯市场,各显神通,释放大动能。如今,和平村村民有400户经营农副产品收购,120户从事农产品加工,30户做起了运输……村民的腰包鼓了,小日子越过越红火。2013年,我省在三江平原发现罕见富硒带,宝清县位于富硒核心区。刘明军敏锐地洞察到了富硒产业的发展前景。当多数人还在观望“行不行”的时候,刘明军果断地拍板“我要干”!他率先带领村民试种富硒水稻,并注册了“冷泥”富硒米商标。

供给侧改革,粮食产业怎么做?刘明军有自己的理解:“供给侧改革就是让百姓吃的好、吃的安全。我们就做百姓放心、市场需要的富硒绿色有机食品。”2015年,为保证大米的硒含量和绿色无公害,合作社采用了成本较高的生物菌肥,并在宝清县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全省最大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冷泥”牌富硒大米一上市就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远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供不应求,高端富硒米售价达100元/斤,合作社2015年纯收入2000万元,社员人均收入近3万元。

今年,意识超前的刘明军又搭上了“互联网+农业”这趟发展快车,在网上建起了“冷泥商城”,富硒米等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甚至销到国外,月销售额达64万元。他还“众筹”40多万元,自己出资70多万元,购买了8架无人机及配套设施,其中6架用于作业,2架用于航拍。谈起未来的发展,刘明军信心十足。他说:“我们要继续按市场需求调结构,在致富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短评:

开启小康村的“金钥匙”

全村580户村民近一半是百万富翁,15户资产过千万……一串让人感叹的数字,极具说服力地展现了宝清县宝清镇和平村的发展硕果。在村长刘明军的带动下,上项目、办企业,闯市场、树品牌,和平村摒弃传统的种植模式,在不断调整中开发“原字号”,炼出“农头工尾”的金色产业链,开启农业未来发展的“金钥匙”,“小康村”的名号当之无愧。

思路决定出路。路子对头,事半功倍。在新常态、新要求面前,转换思路、更新观念引领发展是大势所趋、群众所盼,考验着基层干部的智慧与担当。顺利完成由全市农村致富“状元户”到农民致富带头人身份转变的刘明军,同许许多多的基层干部一样,一直在探索,在努力。作为扎根泥土的老村长,他深深了解,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家乡,还有那渴盼小康的父老乡亲,他有责任帮助大家把日子越过越好。老刘率先实践,调结构,开发“原字号”,做活“农头工尾”这篇大文章。

观念越调越新,思路越调越宽,办法越调越管用,行动越调越明确,劲头越调越足,调整越快路径越多……实践证明,和平村成功了,刘明军成功了,紧盯市场,解放思想,快速调整,不断创新作为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的“金钥匙”,引领农民们走出一片又一片新天地,日子越过越红火。有了蓬勃的产业、美丽的家园、鼓鼓的腰包,对农民来说,才有了“体面”,有了盼头,才有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生生不息播撒幸福的动力与支撑。新理念催生新发展,新思维传播新希望,刘明军是和平村的带头人,更是众多农民学习的榜样,相信这把“金钥匙”会开启无数“小康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释放更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