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黑龙江大力扶持境外产业园建设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境外经贸合作区契合了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诉求,也是中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承接平台。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沿线国家中有7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在14个国家建设了17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近年来,在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的经贸往来也从最初的资源型产品互换,发展为更深层次的资本运营,依托俄境内丰富的资源,设立境外产业园就是中俄资本成功运营的标志。作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枢纽,黑龙江发展境外产业园区已经“领跑”中国。

东宁市跨境加工产业转型发展

从俄罗斯波尔塔夫卡口岸出发,驱车仅半个小时,就来到了位于滨海边疆区十月区的俄滨海华宇经贸合作区。在华益电力互感器厂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精心组装准备销往俄罗斯各地的互感器,他们从东宁多家企业购进生产原材料、半成品,采取跨境连锁加工的模式,凭借成熟的技术、精干的团队、高效的生产,填补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电力设备市场的空白。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东宁市积极推进俄罗斯粮食、海产品、木屑、宝玉石、危化品等特色商品进口及口岸建设,依托东宁经济开发区和在俄罗斯建设的4个境外园区,为国内企业“走出去”以及资源能源“运回来”提供了理想平台。通过打造以农业、林业、食品、能源、矿产资源为重点的跨境产业链,建设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的跨境加工特色产业聚集区,使东宁成为了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示范区。

据了解,东宁市在俄罗斯建设了4个境外园区,其中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和中俄(滨海边疆区)现代农业合作区为国家级境外园区。截至2016年底,2个工业园区共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人民币,累计产值达到57.6亿元人民币。2个农业园区,即华信中俄(滨海边疆区)现代农业合作区和华洋境外绿色农业园区,累计投资7.13亿元,累计产值17.06亿元人民币,各园区累计向俄方纳税超过15亿卢布。2016年,安排中方赴俄劳务1120人、俄方就业588人。

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是2006年经商务部批准建设的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目前来自国内各地的9家企业落户于此。2015年建成投产的利杰尔东方钢铁有限公司(彩钢厂),是黑龙江省首个入驻“自由港”企业,享受着税费减免优惠政策,今年开工以来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万吨左右。

同江市对俄经贸交流持续深入

在同江,正在建设中的首座跨中俄界江铁路大桥引人瞩目。而近年来,同江市通过与对岸俄方城市经贸交流的持续深入,不断提档升级,早已在两地之间筑起了一座无形的“发展之桥”。

同江市加快境外园区建设,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开拓俄罗斯市场,先后在俄罗斯境内建设了阿穆尔综合园区、俄下列农业示范园区、哈巴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基地、哈巴家居产品展示中心、北方水泥营销中心、比罗比詹钢结构园区等一批境外园区基地。

据了解,“阿穆尔—兴港”跨越发展区是俄罗斯联邦政府在远东地区正式批准设立的第十三个跨越式发展区,范围包括犹太州列宁区、十月区和比罗比詹市。今后10年,在跨越发展区境内的种植、畜牧、采矿、加工木材等13种创业活动将享受特殊政策。目前,跨越发展区内共有4家企业在运营,其中有3家同江市企业建设的境外园区。

阿穆尔综合园区拥有阿穆尔工业责任公司和物流公司两家企业,位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列宁区,距离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6.7公里。运营采取“园区+基地+运营”模式,是“一园多区”综合经济体。加工区部分占地面积189公顷,计划投资7.9亿元,主要从事农牧业产品加工、工业产品加工、农机展销、仓储物流及生活服务项目;种养殖基地部分占地面积2.2万公顷,计划投资3亿元,主要从事有机农牧业开发,着力打造俄罗斯远东区域最大的农牧业种养殖基地。依托园区的生产加工能力,园区成立了“农牧业产业联盟”,对犹太自治州农牧业产品统一订单、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形成了“种养加”农牧业产业循环经济链条。2016年,园区的两家公司被俄联邦政府批复为“社会经济跨越式超前发展区”。

为扶持境外园区企业强筋壮骨,同江市将境外园区列入该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定期跟踪问效,并出台了《2016年扶持口岸外经贸发展奖励政策(试行)》等政策,对列入该市境外重点推进的加工、仓储、物流和服务项目的外经贸企业,完成年初计划任务的给予一定奖励。对市属外经贸企业在境外从事经济技术合作并完成投资的,给予企业一定的奖励扶持。同时为境外企业人员提供通关便利。

2016年以来,同江市共实现对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36项,合同金额超1.5亿美元,外派劳务达5000多人次。项目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的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鄂姆斯克州以及堪察加州等地。主要在俄开展农业种植、钢结构厂、工程承包、建筑建材、循环经济、木材加工和服务业等合资合作项目。

牡丹江市对俄农业合作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以来,牡丹江市对俄农业合作开发热潮由东宁、绥芬河口岸城市向牡丹江内陆县(市)迅速扩展,成为本地许多大型企业增收、种田能手致富的重要渠道。目前由牡丹江市部分企业、农民在俄罗斯租赁的土地面积约占黑龙江省境外农业合作开发总面积的2/3,从境外农业开发规模、境外园区经营水平看,牡丹江市对俄农业合作走在了全国地级城市的前列。

据了解,作为“中国境外农业开发第一县”,今年东宁市企业、部分农民在境外租赁土地340万亩,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通过畜牧业“过腹增值”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使牡丹江市境外园区生产的部分绿色有机食品打入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消费市场。

绥芬河市宝国公司与广东侨兴集团合作,在俄远东地区租赁土地20万亩种植农作物,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通过打造境外种植、境内加工产业链条,与绥芬河市当地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了协作配套关系。

宁安、海林等内陆县(市)积极组织种田能手携带大型农机具出国赚钱,使分布在境内外的劳力、资本、农机、土地等生产要素得到有效利用,出国种地农民月平均工资达到4000多元。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产业联盟负责人表示,以牡丹江企业为核心,目前该产业联盟会员单位已经发展到近百家,分布于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领域,成为推动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开发升级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