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盎然,新绿吐翠。走进黑龙江黑河市区的大小早市,最受市民青睐的是地产蔬菜。新鲜味正的韭菜、青翠欲滴的黄瓜、鲜嫩可口的小白菜等都是大家争相选购的主打品种。尤其是过去只能产在南方的茼蒿、油麦菜、茴香等蔬菜,如今都成为了地产的当家菜。就连南方来黑河的大爷大娘们,也喜欢吃地产的菜。他们说:“当地的菜,吃着好吃,吃着放心。”
黑河市区地处高纬寒地,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一些蔬菜早春和晚秋较难实现本地化生产,市民只得大量吃外进菜。能吃上新鲜、绿色、无公害的地产菜是城市居民多年的热切期盼。怎样把群众的“菜篮子”装满,怎样把北国边陲变为塞北的江南,一直是市区两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工程。
近年来,爱辉区依托市区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不断强化“菜篮子”工程建设,把加快近郊蔬菜产业开发和远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近郊特色农业,努力变依赖外运为依靠自产。实现了地产蔬菜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使市民的“菜篮子”更丰富、更优质。
瑷珲、西岗子、上马厂等乡镇过去长期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缺乏种植蔬菜的经验,农民更没有种植蔬菜的积极性。爱辉区以调整远郊农业种植结构为突破口,组织各涉农部门采取进村入户、座谈讨论、科技培训等方式,向农民宣传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普及种植技术知识,通过与农民算账对比,调动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的热情。区政府还积极组织乡村干部、种植大户、农民代表赴外地学习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帮助农民了解周边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和规模,形成产业发展共识,初步形成了由“田间地头”向“市场端头”的生产方式转变。
区委、区政府着眼整体布局,制定了全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力打造蔬菜科技示范园、果蔬观光采摘园、蔬菜种植专业村、特色蔬菜生产带的发展布局,引导蔬菜生产向规模化、差异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市、区两级政府设立优质绿色“菜篮子工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蔬菜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质量安全、先进奖励等。到目前已投入资金2180万元,其中市政府投入1500万元,爱辉区投入680万元。出台蔬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生产配套设备、水电基础建设、质量检验检测、科技服务体系等给予专项补贴,强化“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快推进爱辉区优质绿色“菜篮子”工程建设。
现在,爱辉区已先后与兴安岭食品生产有限公司、益民储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原料收购及加工订单,订单面积达5000亩以上,解决了卖菜难的问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兵食用菌基地、高地营子果蔬观光采摘园,“菜篮子”标准化示范基地达到7个,面积0.5万亩,带动全区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逐年提高。地产蔬菜有46个品种获得省级无公害体系认证,80%产品达到绿色A级标准。日辉草莓打入俄罗斯、日本市场,列入清华大学绿色食品基地;骏通经贸公司成功登陆“新四板”,成为黑河市首家上市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
如今,爱辉区各蔬菜生产基地已建蔬菜温室520栋、大棚1125栋,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2.62万亩,形成了以近郊幸福乡、四嘉子乡为主,瑷珲镇、西岗子镇、上马厂乡为辅的地产蔬菜种植格局,年供应蔬菜量达4万多吨,占市民消费量的60%以上。实现了地产蔬菜生产供应期由原来的120天提高到210天,供给率由原有的33%提高到60%的发展目标。
今年,爱辉区还将建设大棚9万平方米,温室5000平方米,不断完善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新技术新品种示范体系、销售网络体系及培育和壮大贮藏保鲜、干制腌制等加工企业,并针对俄罗斯果蔬市场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胡萝卜、元葱、西红柿等种植。预计到年末,蔬菜供给率超65%,绿色A级达到100%,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绿色优质“放心菜”,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