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富锦开启绿色生态农业之门

富锦市智能化水稻育秧基地。

从玉米到大豆,从“增肥”到“减肥”,富锦市景志玉米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优良的新路。实施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三减”的社员们今年的收入比去年整整翻上一番。在富锦市,当地农业部门积极与农户对接,让土地“减肥”不减产,在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效益的同时,找到一把打开绿色生态农业大门的金钥匙。

去年,通过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富锦市景志玉米专业合作社将原有的5500亩玉米改成了种植大豆,为了让大豆增产增收,社员们本想着要往地里多下些“肥料”助长。这时,富锦市农业部门提议让他们实施农业“三减”,这对于很多老农民来说,心里一下泛起了嘀咕。富锦市景志玉米专业合作社社员蔡景志说,政府说要减肥量,当时心里的确没底,这肥量减下去了,产量还能保证吗?

面对农户的疑惑,在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帮助下,景志玉米专业合作社对土地进行了科学测土,因地施肥,缺什么补什么,改变了原来的施肥方法。慢慢的,大家在实践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施肥多不如巧。

据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站长张明秀介绍,先施底肥,然后再追肥,这样后期产量高。这样的施肥方式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使其完全按照作物施肥规律来进行。多余的肥一概不施,这样对作物品质会有很大提高。

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师张羽介绍说,从开春开始农技人员一直跟踪调查,虽然说化肥、农药还有除草剂减量了,但长势与常规地块区别不大,秋天的产量与常规地块基本也差不多。

今年,富锦市景志玉米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业“三减”,直接节约资金近20万元,在“减肥”的同时,大豆的品质也得到了提高,找到了更好的销路,通过政府的引导,黑龙江金玛农业集团包销了合作社500亩大豆用来做豆粉与豆浆。几个月后,这里的优质大豆就将走进大连、上海等地百姓的家中。

由于肥量直降,优质大豆摇身变金豆。黑龙江金玛农业集团副董事长李国华表示,明年企业将把这5500亩都按“三减”标准种植绿色大豆和有机大豆。然后,按照这两个标准进行全面合作,真正打造出一个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的特色示范基地。

富锦市景志玉米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路,今年,全社总体收入增加近600万。

景志玉米专业合作社仅仅是富锦农业“三减”的一个缩影。应用正确的“三减”技术,探索出了农业“三减”成功的路子,找到一把打开绿色生态农业大门的金钥匙。目前带动全市“三减”面积达到67万亩。2015年,富锦市“三减”示范基地化肥、农药、除草剂施用量分别下降17%、19%和11%,实现了低污染、低残留、低药害,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同时,凸显了“三减”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投入810万元,把27个市镇两级“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同步打造成“三减”示范基地(每个基地30万元),以科学整地、秸秆还田、测土施肥、绿色植保为核心,制定比较全面的“三减”技术方案,下发至11个镇级农服中心和8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由市镇两级领导干部与这8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一对一包保责任制,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多方式、大信息量培训的前提下,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做到“三减”技术应用不跑粗、不走样。

如今,手握金钥匙的富锦市农民正期盼着丰收的硕果。试验示范以生态共生为核心的蟹稻、鱼稻、鸭稻、鹅玉米等生态共生的“三减”模式,7块总面积达到3万亩的生态共生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已经敲定,蟹、鱼、鸭、鹅苗种已经选定,继续推广玉米110厘米免耕播种栽培技术、推进以秸秆还田为中心的玉米秸秆养殖食用菌试验和玉米免耕示范等“三减”美景正待明年春耕期间同步推进。